专用空调节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152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专用空调节能器,是由主风机及其控制部件1、节能控制部件3和节能执行部件2构成,其原理是在秋冬季时节引入室外的干冷空气进行室外循环降温,让制冷系统处于休眠状态来实现降低能耗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安装方便、节能效果好等特点,能广泛适用于要求恒温、恒湿、且长期连续工作的诸如军事设施、电信部门的程控交换机房等重要场所的空调系统。(*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节能装置,特别是一种专用空调节能器。对于一些要求恒温、恒湿、且长期连续工作的重要场所,如军事设施、电信部门的程控交换机房等,由于其自身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而引起室内温度升高,故需要大容量的制冷设备来降温,而大容量制冷设备常年累月地制冷,其能源消耗又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对此,有许多人在这方面从事着节能降耗的攻关,但大多是在制冷设备的选型和提高制冷效率等方面徘徊,其降耗效果甚微。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现有的专用空调配套使用,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安装方便、节能效果好的节能装置。本技术的设计思路是在秋、冬季将与室内空气有较大温差的空外干冷空气引入室内,来降低室内温度,从而减少制冷设备的运转时间,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其具体结构是这样来实现的包括主风机及其控制部件(1),还有节能控制部件(3)和节能执行部件(2);a、节能控制部件(3)包括稳压电源(8)和控制信号部件(7);控制信号部件(7)由集成块IC2、继电器J1、J2、J3、J4、J5的线圈和信号源(4)、(5)、(6)组成;稳压电源(8)由电源引入,经降压、整流、稳压后,其输出负端接IC2的第⑧脚,其正端一方面接.IC2的第⑨脚,另一方面分别经继电器J1、J2、J3、J4、J5的线圈后接IC2的第 脚;信号源(4)、(5)、(6)分别接IC2的第①脚、第②和⑤脚、第③和④脚;b、节能执行部件(2)分为三个组件,其一是继电器J2、J3的常闭触点以及继电器J6的线圈、限位开关K1依次串接在电路里;其二是继电器J4、J5的常开触点并联后与继电器J7的线圈以及限位开关K2串接在电路里;其三是继电器J6、J7的常开触点的一端接同一相线,另一端并联在风门控制电机S的起动电容C1的两端,电机S的另一端接零线;c、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与主风机MF的控制回路里的接触器JMF的线圈串接。稳压电源(8)包括由熔断器RD、电容C2、压敏电阻Rv、变压器B1构成的电源输入器和由二极管D1、D2、D3、D4组成的桥式整流器以及由三端稳压块IC1居中、电容C3和C4、C5和C6分置于两端的“兀”型滤波器。在风门控制电机S中,还包括一个由电机S,齿轮Z1、Z2、Z3、Z4组成的减速装置,开启螺杆(9),拨杆(11),风门(10)以及限位开关K1和K2构成的风门控制构件(13);拨杆(11)与风门(10)为刚性联体,拨杆(11)的端头有可转动的螺母(12)。本技术的节能器,由于是在秋、冬季节时,将制冷系统的空气室内循环改为室外循环,利用室外的干冷空气取代制冷空气,从而大大减少了制冷设备的工作时间,降低了电耗,因而,其节能效果很好。又由于本技术的节能器,仅仅是在原制冷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节能控制部件、一个节能执行部件以及一个风门控制构件和循环风道,故其结构比较简单,造价也较低,而且,其安装也比较方便。据测试,一个中等县城电信局的程控交换机房,在室外气温为4℃时,尚需二台博特LD46A空调机制冷来降温,实际每小时消耗电能24kwh,平均月耗电17280kwh;而使用本技术的节能器后,每天只需功率为3kw的主风机工作8小时,月耗电约720kwh,可见,月节省电能可达1.6万多kwh。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原理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风门控制构件的原理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包括空调系统和主风机及其控制部件1、节能控制部件3和节能执行部件2。空调系统为现有的,其现有的低温报警信号源4和高湿报警信号源5分别接入节能控制部件3中。主风机及其控制部件1包括有主风机MF、保护器15、起动接触器JMF、控制部分16和主令开关K。节能控制部件3包括由熔断器RD、旁滤电容C2、压敏电阻Rv、降压变压器B1、四个二极管D1、D2、D3、D4组成的桥式整流器以及电容C3和C4、C5和C6分别居于三端稳压块IC1两端的“兀“型整流滤波器组成的稳压电源8和由集成块IC2、继电器J1、J2、J3、J4、J5以及信号源4、5和室外温控信号源6组成的信号控制部件7。C4和C6选电解电容,IC1选“7812”型号,IC2选“2003”型号,稳压电源8的正、负输出端分别接IC2的第⑨、⑧脚、继电器J1、J2、J3、J4、J5线圈的一端都接稳压电源8的正输出端,另一端分别接IC2的第 脚;来自空调系统的低温报警信号源4和高湿报警信号源5分接IC2的第①脚、第②和⑤脚;来自室外的温控信号源6接IC2的第③和④脚。节能执行部件2分为三个回路,第一个回路是由继电器J2、J3的常闭触点以及继电器J6的线圈和限位开关K1依次串联而成;第二个回路是由继电器J4和J5的常开触点并联后与继电器J7的线圈以及限位开关K2依次串联而成;第三个回路是由继电器J6和J7的常开触点的一端并接、另一端并联在风门控制电机S的起动电容C1的两端而成,电机S的第三端接零线;在风门控制电机S中,还包括有由电机S、减速齿轮Z1、Z2、Z3、Z4组成的减速装置(该减速装置也可由蜗轮、蜗杆机构来代替)以及开启螺杆9、风门10、拨杆11,装于拨杆11端部可转动的开启螺母12,限位开关K1、K2构成的风门控制构件13,风门10装在循环风道14中;风道14有三个开口,其下端开口接空调系统的进风口,侧口为室内空气进口,右端为室外空气进口。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串接在主风机MF的控制回路中接触器JNF的线圈与主令开关K之间。使用时,当室外空气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本实施例设定为18℃)时,湿度低于设定的湿度(本实施例设定为55%)时,IC2的各脚均不导致,因而,继电器J1~J5的线圈均不通电,其常开触点断开;此时,一方面J1的常闭触点闭合,JMF的线圈通电,其常开触点闭合,主风机MF通电运转,另一方面J2和J3的常闭触点闭合,J6的线圈通电,其常开触点闭合,电机S正向转动,开启螺杆9带动拨杆11和风门10作逆时针方向转动,将风道14的侧口堵住,打开右端进当风门10到位时,拨杆11触断限位开关K1,使J6的线圈断电而使电机S停转,这样以来,室外的干冷空气被连续不断地抽进室内进行室外循环降温,让制冷系统处于休眠状态,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当室内温度达到低温报警值时,空调系统的信号源4发出报警信号,IC2的第 脚导通,J1的线圈通电,其常闭触点断开,使得JMF的线圈断电而使主风机停止工作,从而达到保持室内恒温的目的。当环境温度高于18℃时(或湿度大于55%时),IC2的第 脚(或第 脚)导通,使得J3和J4(或J2和J5)的线圈通电,这时,一方面J3(或J2)的常闭触点断开,J6的线圈断电,J6的常开触点断开,另一方面,J4(或J5)的常开触点闭合,使得J7的线圈通电,J7的常开触点闭合,电机S反向转动,开启螺杆9带动拨杆11和风门10作顺时针方向转动,堵住风道14的右端进口,而打开其侧口,当风门10平位时,拨杆11触断限位开关K2,使电机S停转,这时,空调系统的制冷系统启动,并进行室内循环制冷,保持原空调性能不变。本技术的节能器,在南方每年可使用4~5个月,在北方则可使用更长的时间。权利要求1.一种专用空调节能器,包括主风机及其控制部件(1),其特征在于还有节能控制部件(3)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专用空调节能器,包括主风机及其控制部件(1),其特征在于:还有节能控制部件(3)和节能执行部件(2);a、节能控制部件(3)包括稳压电源(8)和控制信号部件(7);控制信号部件(7)由集成块IC↓[2]、继电器J↓[1]、J↓[2] 、J↓[3]、J↓[4]、J↓[5]的线圈和信号源(4)、(5)、(6)组成;稳压电源(8)由电源引入,经降压、整流、稳压后,其输出负端接IC↓[2]的第⑧脚,其正端一方面接IC↓[2]的第⑨脚,另一方面分别经继电器J↓[1]、J↓[2]、J↓[3]、J↓[4]、J↓[5]的线圈后接IC↓[2]的第*、*、*、*、*脚;信号源(4)、(5)、(6)分别接IC↓[2]的第①脚、第②和⑤脚、第③和④脚;b、节能执行部件(2)分为三个组件,其一是继电器J↓[2]、J↓[3]的常 闭触点以及继电器J↓[6]的线圈、限位开关K↓[1]依次串接在电路里;其二是继电器J↓[4]、J↓[5]的常开触点并联后与继电器J↓[7]的线圈以及限位开关K↓[2]串接在电路里;其三是继电器J↓[6]、J↓[7]的常开触点的一端接同一相线,另一端并联在风门控制电机S的起动电容C↓[1]的两端,电机S的另一端接零线;c、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与主风机MF的控制回路里的接触器JMF的线圈串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求明
申请(专利权)人:祁阳县电信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