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TFT控制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2897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打印TFT控制屏,包括固定机架和补光机构,所述固定机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显示屏主体,所述固定机架的上端边缘安装有阻尼转轴,且阻尼转轴的上方连接有活动板,所述补光机构位于活动板的内壁,所述活动板的内部排列分布有散热孔。该3D打印TFT控制屏能够避免闲置状态下的显示屏主体表面沾染灰尘,提高了该装置的防尘、防水性,通过底座、盖板、转轴、固定螺丝和孔槽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补光灯稳定安装于活动板的内壁,当外界光线不足时,可通过补光灯对整个装置进行补光操作,补光灯可调控该装置的亮度,便于该装置在不同环境下使用,补光灯工作过程中残留的热量可通过散热孔排向外界,提高了该装置的散热性。

A TFT control panel for 3D pri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TFT控制屏
本技术涉及3D打印设备
,具体为一种3D打印TFT控制屏。
技术介绍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之前需要在TFT控制屏上选择需要打印的图像,TFT即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所谓薄膜晶体管,是指液晶显示器上的每一液晶象素点都是由集成在其后的薄膜晶体管来驱动,从而可以做到高速度、高亮度、高对比度显示屏幕信息。现有的3D打印控制屏闲置状态下不具有防水、防尘效果,且一般的3D打印控制屏在使用过程中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外界光线的强弱能够影响使用者观看控制屏的视觉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3D打印TFT控制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TFT控制屏,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一般的3D打印控制屏闲置状态下不具有防水、防尘效果,且一般的3D打印控制屏在使用过程中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外界光线的强弱能够影响使用者观看控制屏的视觉效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TFT控制屏,包括固定机架和补光机构,所述固定机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显示屏主体,且显示屏主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方形槽,所述固定机架的上端边缘安装有阻尼转轴,且阻尼转轴的上方连接有活动板,所述补光机构位于活动板的内壁,所述活动板的内部排列分布有散热孔。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架与显示屏主体之间构成半包围结构,且方形槽之间关于固定机架的竖直中心线对称。>优选的,所述活动板通过阻尼转轴与固定机架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活动板的下表面面积与固定机架的上表面面积相等。优选的,所述补光机构包括底座、软垫层、补光灯、盖板、转轴、固定螺丝和孔槽,且底座的内部一体化安装有软垫层,所述软垫层的下方安装有补光灯,且补光灯的下方覆盖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轴,且盖板的另一端贯穿有固定螺丝,所述固定螺丝的末端外侧设置有孔槽。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形状设置为“凹”字型结构,且底座之间相互平行,而且底座通过转轴与盖板之间构成转动结构,并且盖板通过固定螺丝和孔槽与底座之间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散热孔沿活动板的内部竖直方向均匀分布,且散热孔之间相互平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3D打印TFT控制屏通过活动板和固定机架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显示屏主体完全被覆盖,该项设置能够避免闲置状态下的显示屏主体表面沾染灰尘,提高了该装置的防尘、防水性,当外界光线较强时,将活动板转动至不同的角度,能够对显示屏主体进行遮光,便于使用者清楚的观测显示屏主体上的信息;通过底座、盖板、转轴、固定螺丝和孔槽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补光灯稳定安装于活动板的内壁,当外界光线不足时,可通过补光灯对整个装置进行补光操作,补光灯可调控该装置的亮度,便于该装置在不同环境下使用;散热孔的一端位于补光灯处,且散热孔的另一端延伸至外界,因此将活动板按压在固定机架上方时,补光机构进入方形槽中,补光灯工作过程中残留的热量可通过散热孔排向外界,提高了该装置的散热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固定机架与活动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散热孔排列分布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机架;2、显示屏主体;3、方形槽;4、阻尼转轴;5、活动板;6、补光机构;7、底座;8、软垫层;9、补光灯;10、盖板;11、转轴;12、固定螺丝;13、孔槽;14、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TFT控制屏,包括固定机架1和补光机构6,固定机架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显示屏主体2,且显示屏主体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方形槽3,固定机架1与显示屏主体2之间构成半包围结构,且方形槽3之间关于固定机架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该装置中显示屏主体2未直接暴露在外界,通过固定机架1对显示屏主体2进行全方位的防护,活动板5通过阻尼转轴4与固定机架1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活动板5的下表面面积与固定机架1的上表面面积相等,当该装置使用完毕后,可将活动板5通过阻尼转轴4向下转动,直至活动板5覆盖于显示屏主体2的表面,通过活动板5和固定机架1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显示屏主体2完全被覆盖,该项设置能够避免闲置状态下的显示屏主体2表面沾染灰尘,提高了该装置的防尘、防水性,当外界光线较强时,将活动板5转动至不同的角度,能够对显示屏主体2进行遮光,便于使用者清楚的观测显示屏主体2上的信息;固定机架1的上端边缘安装有阻尼转轴4,且阻尼转轴4的上方连接有活动板5,补光机构6位于活动板5的内壁,补光机构6包括底座7、软垫层8、补光灯9、盖板10、转轴11、固定螺丝12和孔槽13,且底座7的内部一体化安装有软垫层8,软垫层8的下方安装有补光灯9,且补光灯9的下方覆盖有盖板10,盖板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轴11,且盖板10的另一端贯穿有固定螺丝12,固定螺丝12的末端外侧设置有孔槽13,底座7的形状设置为“凹”字型结构,且底座7之间相互平行,而且底座7通过转轴11与盖板10之间构成转动结构,并且盖板10通过固定螺丝12和孔槽13与底座7之间螺纹连接,在使用该装置时,首先将补光灯9贴合放置于底座7中,随后将盖板10通过转轴11向补光灯9方向转动,直至盖板10贴合在补光灯9的下表面,再将固定螺丝12顺时针拧动,直至固定螺丝12的末端进入底座7内部,通过底座7、盖板10、转轴11、固定螺丝12和孔槽13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补光灯9稳定安装于活动板5的内壁,当外界光线不足时,可通过补光灯9对整个装置进行补光操作,补光灯9可调控该装置的亮度,便于该装置在不同环境下使用;活动板5的内部排列分布有散热孔14,散热孔14沿活动板5的内部竖直方向均匀分布,且散热孔14之间相互平行,该装置中活动板5与底座7的内部均设置有散热孔14,散热孔14的一端位于补光灯9处,且散热孔14的另一端延伸至外界,因此将活动板5按压在固定机架1上方时,补光机构6进入方形槽3中,补光灯9工作过程中残留的热量可通过散热孔14排向外界,提高了该装置的散热性。工作原理:在使用该3D打印TFT控制屏时,首先将补光灯9贴合放置于底座7中,随后将盖板10通过转轴11向补光灯9方向转动,直至盖板10贴合在补光灯9的下表面,再将固定螺丝12顺时针拧动,直至固定螺丝12的末端进入底座7内部,通过底座7、盖板10、转轴11、固定螺丝12和孔槽13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补光灯9稳定安装于活动板5的内壁,该装置中显示屏主体2未直接暴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TFT控制屏,包括固定机架(1)和补光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架(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显示屏主体(2),且显示屏主体(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方形槽(3),所述固定机架(1)的上端边缘安装有阻尼转轴(4),且阻尼转轴(4)的上方连接有活动板(5),所述补光机构(6)位于活动板(5)的内壁,所述活动板(5)的内部排列分布有散热孔(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TFT控制屏,包括固定机架(1)和补光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架(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显示屏主体(2),且显示屏主体(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方形槽(3),所述固定机架(1)的上端边缘安装有阻尼转轴(4),且阻尼转轴(4)的上方连接有活动板(5),所述补光机构(6)位于活动板(5)的内壁,所述活动板(5)的内部排列分布有散热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TFT控制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架(1)与显示屏主体(2)之间构成半包围结构,且方形槽(3)之间关于固定机架(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TFT控制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5)通过阻尼转轴(4)与固定机架(1)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活动板(5)的下表面面积与固定机架(1)的上表面面积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TFT控制屏,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谦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