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型雨水排水装置
本技术属于雨水排水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生态型雨水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对雨水污水管道进行了分流,雨水管一般直接排入自然水体中,初期雨水携带污染性气体和硬质铺装的垃圾等经雨水管直排入河道,给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目前可采用初期弃流过滤装置,对污水进行截留排入污水管网,但初期弃流过滤装置仍存在诸多不足,首先弃流装置一般布置在收水口处,收水口较为分散,多位于城市建成区,设置不便;其次弃流装置周边需要有相应的污水管线接口,受到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生态型雨水排水装置,本技术能够对雨水出水口的初期雨水进行一定的处理,减少了向自然水体中排放的污染物,有利于提高自然水体的水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生态型雨水排水装置,包括雨水管、沉淀池及水生植物过滤池,所述雨水管连通雨水的收水口,所述雨水管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第一滤水篦子,所述第一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型雨水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管(1)、沉淀池(2)及水生植物过滤池(3),所述雨水管(1)连通雨水的收水口,所述雨水管(1)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沉淀池(2),所述沉淀池(2)内设置有第一滤水篦子(5),所述第一滤水篦子(5)的上方设置有碎石过滤层(7),所述第一滤水篦子(5)的下方形成沉淀区(8),所述沉淀区(8)通过连通管(4)与所述水生植物过滤池(3)连通,所述沉淀池(2)的顶端靠近所述水生植物过滤池(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滤水篦子(6),所述水生植物过滤池(3)沿河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水生植物过滤池(3)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种植基质层(9)、粗砂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型雨水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管(1)、沉淀池(2)及水生植物过滤池(3),所述雨水管(1)连通雨水的收水口,所述雨水管(1)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沉淀池(2),所述沉淀池(2)内设置有第一滤水篦子(5),所述第一滤水篦子(5)的上方设置有碎石过滤层(7),所述第一滤水篦子(5)的下方形成沉淀区(8),所述沉淀区(8)通过连通管(4)与所述水生植物过滤池(3)连通,所述沉淀池(2)的顶端靠近所述水生植物过滤池(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滤水篦子(6),所述水生植物过滤池(3)沿河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水生植物过滤池(3)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种植基质层(9)、粗砂层(10)、碎石层(11),所述种植基质层(9)内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水生植物过滤池(3)靠近河道的一侧于顶端设置有排水口(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型雨水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乐元,邹梦宬,万林旺,陶丹丹,贾建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