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识别的二维码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2870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易于识别的二维码标签,包括依次层叠的防眩光层、二维码层和印制有所述二维码层的荧光超透PVC膜层。通过荧光超透PVC膜层中的能够在吸收一定波长的光后立刻向外发出不同波长的光的荧光材料,使印刷在荧光超透PVC膜层上的二维码能够在夜间被快速识别;通过防眩光层改变二维码层表面的微观光学结构,使强光照射在二维码标签上后发生漫反射,消除炫光影响,保证二维码能够在强光环境下被快速识别。通过改善二维码标签的结构,降低光照强度对二维码识别的干扰,使得二维码在不同的光照强度环境下均能被快速识别。

An easy to identify QR code lab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识别的二维码标签
本技术涉及二维码
,尤其是指一种易于识别的二维码标签。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连网的迅速普及,二维码扫码支付已成为一种主流的支付方式,但二维码识别装置对二维码的识别灵敏度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光照强度的影响。例如,白天室外强光照射时,二维码标签表面容易产生眩光;夜晚光线较暗时,二维码标签表面模糊不清。无论是产生炫光,还是表面模糊不清,都会降低二维码识别装置对二维码标签的识别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制作一种易于识别的二维码标签,保证该二维码标签在0.02lux-1×106lux的光强度范围内能被快速识别,即无论是在高光强度还是在低光强度条件下均能被二维码识别装置快速识别。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易于识别的二维码标签,包括依次层叠的防眩光层、二维码层和印制有所述二维码层的荧光超透PVC膜层。进一步的,还包括保护膜层,所述防眩光层位于所述保护膜层与所述二维码层之间。进一步的,还包括基材层,所述荧光超透PVC膜层位于所述基材层与所述二维码层之间。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所述保护膜层贴合所述防眩光层的第一粘结层、用于所述防眩光层贴合所述二维码层的第二粘结层和用于所述荧光超透PVC膜层贴合所述基材层的第三粘结层。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粘结层、所述第二粘结层和所述第三粘结层均由聚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酸类纤维素、热塑性聚酯型粘结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构成。进一步的,所述防眩光层由表面涂覆有防眩光粒子的聚脂薄膜构成。进一步的,所述防眩光粒子为纳米级的二氧化钛粒子、银粒子或铜粒子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所述保护膜层由聚碳酸酯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为PVC膜、PP膜或PC膜中的一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荧光超透PVC膜层中的能够在吸收一定波长的光后立刻向外发出不同波长的光的荧光材料,使印刷在荧光超透PVC膜层上的二维码能够在夜间被快速识别;通过防眩光层改变二维码层表面的微观光学结构,使强光照射在二维码标签上后发生漫反射,消除炫光影响,保证二维码能够在强光环境下被快速识别。通过改善二维码标签的结构,降低光照强度对二维码识别的干扰,使得二维码在不同的光照强度环境下均能被快速识别。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易于识别的二维码标签的层状结构图。其中,1-防眩光层,2-二维码层,3-荧光超透PVC膜层,4-保护膜层,5-基材层,6-第一粘结层,7-第二粘结层,8-第三粘结层。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低光强度时通过荧光材料提高识别装置对二维码的识别效率;高光强度时通过防眩光粒子对光产生漫反射作用提高识别装置对二维码的识别效率。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一种易于识别的二维码标签,包括依次层叠的防眩光层1、二维码层2和印制有所述二维码层2的荧光超透PVC膜层3。通过荧光超透PVC膜层3中的能够在吸收一定波长的光后立刻向外发出不同波长的光的荧光材料,使印刷在荧光超透PVC膜层3上的二维码能够在夜间被快速识别;通过防眩光层1改变二维码层表面的微观光学结构,使强光照射在二维码标签上后发生漫反射,消除炫光影响,保证二维码能够在强光环境下被快速识别。通过改善二维码标签的结构,降低光照强度对二维码识别的干扰,使得二维码在不同的光照强度环境下均能被快速识别。实施例2在实施例1基础上制作的易于识别的二维码标签,还包括保护膜层4,所述防眩光层1位于所述保护膜层4与所述二维码层2之间。保护膜层4用于保护防眩光层1,防止环境中的空气、水或偶发性的机械作用对防眩光层1造成损害。实施例3在实施例2基础上制作的易于识别的二维码标签,还包括基材层5,所述荧光超透PVC膜层3位于所述基材层5与所述二维码层2之间。基材层5用于支撑、保护荧光超透PVC膜层3。实施例4在实施例3基础上制作的易于识别的二维码标签,还包括用于所述保护膜层4贴合所述防眩光层1的第一粘结层6、用于所述防眩光层1贴合所述二维码层2的第二粘结层7和用于所述荧光超透PVC膜层3贴合所述基材层6的第三粘结层8。所述第一粘结层6、所述第二粘结层7和所述第三粘结层8均由聚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酸类纤维素、热塑性聚酯型粘结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构成。通过第一粘结层6、第二粘结层7和第三粘结层8的粘结作用,使得保护膜层4、防眩光层1、二维码层2、荧光超透PVC膜层3和基材层5粘结形成一个二维码标签。实施例5在实施例4基础上制作的易于识别的二维码标签,所述防眩光层1由表面涂覆有防眩光粒子的聚脂薄膜构成,所述聚脂薄膜的涂有防眩光粒子的面与所述二维码层贴合;所述防眩光粒子为纳米级的二氧化钛粒子、银粒子或铜粒子中的一种。所述防眩光粒子在防眩光层1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15%;优选的,所述防眩光粒子在防眩光层1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2-10%。所述的防眩光粒子的粒径大小为0.01-5μm;优选的,所述防眩光粒子的粒径大小为0.02-2μm。通过防眩光层1上的防眩光粒子改变二维码层表面的微观光学结构,使强光照射在二维码标签上后发生漫反射,消除炫光影响,保证二维码能够在强光环境下被快速识别。实施例6在实施例4基础上制作的易于识别的二维码标签,所述保护膜层4由聚碳酸酯材料制成。聚碳酸酯材料成膜后,膜结构致密,不会出现裂缝、针孔、气泡等问题,且聚碳酸酯材料水蒸气渗透系数小,具有良好的防水隔气作用,有效防止环境中的空气、水或偶发性的机械作用对防眩光层1造成损害。聚碳酸酯绿色环保,使用过程中无毒无味,不会污染环境,也不会对人身造成伤害。实施例7在实施例4基础上制作的易于识别的二维码标签,所述基材层5为PVC膜、PP膜或PC膜中的一种。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易于识别的二维码标签,通过荧光超透PVC膜层中的能够在吸收一定波长的光后立刻向外发出不同波长的光的荧光材料,使印刷在荧光超透PVC膜层上的二维码能够在夜间被快速识别;通过防眩光层改变二维码层表面的微观光学结构,使强光照射在二维码标签上后发生漫反射,消除炫光影响,保证二维码能够在强光环境下被快速识别。通过改善二维码标签的结构,降低光照强度对二维码识别的干扰,使得二维码在不同的光照强度环境下均能被快速识别。采用基材层支撑、保护荧光超透PVC膜层;采用由聚碳酸酯材料的保护膜层保护防眩光层。聚碳酸酯材料成膜后,膜结构致密,不会出现裂缝、针孔、气泡等问题,且聚碳酸酯材料水蒸气渗透系数小,具有良好的防水隔气作用,有效防止环境中的空气、水或偶发性的机械作用对防眩光层造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于识别的二维码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防眩光层、二维码层和印制有所述二维码层的荧光超透PVC膜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识别的二维码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防眩光层、二维码层和印制有所述二维码层的荧光超透PVC膜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易于识别的二维码标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膜层,所述防眩光层位于所述保护膜层与所述二维码层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易于识别的二维码标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材层,所述荧光超透PVC膜层位于所述基材层与所述二维码层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易于识别的二维码标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所述保护膜层贴合所述防眩光层的第一粘结层、用于所述防眩光层贴合所述二维码层的第二粘结层和用于所述荧光超透PVC膜层贴合所述基材层的第三粘结层。


5.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孝飞刘玉婷廖宝驹段华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嘉颐实业有限公司力嘉包装东莞有限公司深圳市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