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快速的污水处理器,包括污水进水管、过滤罐体、污水处理组件、污泥收集组件、过滤层、清水收集槽;污水进水管与过滤罐体的底部连通;污水处理组件设置在过滤罐体内部,污水处理组件包括进料口以及进料筒,污泥收集组件包括污泥收集筒、污泥进料口、污泥出料口,污泥收集筒位于进料筒内部,污泥出料口与过滤罐体的底部相通,形成污泥收集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药剂与污水发生反应,不断生成肉眼可见的颗粒,再通过混凝药剂的作用将产生的细小颗粒抱团成为更大的污泥颗粒,当水流流经设备特定位置时,污水中的污泥被收集,水与污泥分离后成为干净的清水从设备流出,该一套设备达到了多个污水处理设备组合后的处理效果。
An efficient and fast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快速的污水处理器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快速的污水处理器。
技术介绍
常规污水处理工艺大体分为物理法,物理化学法与生物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处理污水的工艺设备目前市场上相对单一,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利用药剂与污水的反应,将污染物形成肉眼可见的、或大或小的颗粒,然后再连接其他相关的沉淀设备或过滤设备,以达到出水的水质标准,此种工艺会使得项目建造成本较高,工艺处理流程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处理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高效快速的污水处理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污水处理器,包括混合有药剂与污水的污水进水管、过滤罐体、污水处理组件、污泥收集组件、过滤层、清水收集槽;所述污水进水管与过滤罐体的底部连通;所述污水处理组件设置在过滤罐体内部,所述污水处理组件包括进料口以及进料口连通的进料筒,所述进料口与污水进水管连通,进料筒由下至上其截面积由小变大并向过滤罐体内部侧壁延伸,并与过滤罐体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污泥收集组件包括污泥收集筒、污泥进料口、污泥出料口,所述污泥收集筒位于进料筒内部,污泥收集筒上端呈开口设置形成污泥进料口,且污泥收集筒的高度高于进料筒,污泥收集筒的底端呈开口设置,形成污泥出料口,所述污泥出料口与过滤罐体的底部相通,形成污泥收集区;过滤层设置在过滤罐体的顶部,经过过滤层过滤后的水进入清水收集槽,清水收集槽设置在过滤层的上端。本技术通过分析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成分,调出配方,将药剂与污水一并实现初步混合再送入高效处理器,在设备内部继续混合反应,高效快速的混合能够充分发挥出药剂的作用,避免现有技术过高浓度的药剂来不及反应而残留在出水中;反应生成的颗粒在设备内部进料筒内部的结构下可产生更多次的相互碰撞,各种药剂的多元化组合作用能将污水中各类污染物反应出来并牢牢锁住,使得出水的悬浮杂质、色度、细菌等都大大降低;在污水处理流程中利用旋流原理及水体在设备中自身的引流快速将污泥收集,不再需要增加一套沉淀设备,从沉淀效果上来看却远远高于常规的沉淀设备,同时也不会因为污水处理量及停留时间的问题而设计做出更大的设备或串联更多的设备,这样就减少了相关的电器设备,更减少了设备的占地面积。优选地,所述污水进水管与进料口呈60~90°设置。污水进水管与进料口在该角度范围内,使得当高速流体产生的紊流使药剂与污水快速混合,充分混合后的污水进入过滤罐体内部,在进料筒内部旋转上升,形成旋流状态,而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当污水进水管与进料口41呈90°方向设置时,其旋流状态最佳;优选地,所述的进料筒从下至上呈阶梯式的结构设置。采用此种结构,与药剂混合的污水可在最下方的进料筒进行混合,水流再进入上层更宽的进料筒进行反应,可使得药剂与污水反应更彻底,且采用阶梯式的结构,其由于旋流作用,上升的污水在旋流过程中进行混凝絮凝抱团成更大的颗粒,反应生成的颗粒在过滤罐体内部产生更多次的相互碰撞,使得出水的悬浮杂质、色度、细菌等大大降低。优选地,所述污水处理器还包括加药系统,所述加药系统包括包括第一加药系统、第二加药系统,调配池以及控制第一加药系统、第二加药系统的PLC控制器,所述第一加药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药箱、第一送药管路,第一加药泵;所述第一送药管路连接第一药箱与调配池,每个第一药箱与调配池设有第一加药泵;所述第二加药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药箱、第二送药管路,第二加药泵,所述第二送药管路连通第二药箱与调配池,每个第二药箱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加药泵。优选地,所述调配池设有在线监测设备,第一加药泵、第二加药泵、在线监测设备分别与PLC控制器通过通讯链接连接,在线监测设备由数据采集仪和在线监测仪表组成。本技术的加药系统全程加药都通过加药控制系统自动完成。整个过程的不断重复,实现了自动化加药与控制,解决了人工加药的延后性,实现精准、自动化加药;而且能使药剂达到最佳功效,节省药剂的浪费。优选地,污泥收集组件位于进料罐体内部的中心位置,所述污泥收集筒与进料筒同轴设置。优选地,所述过滤层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设置有第一生化棉、大颗粒石英砂滤层、小颗粒石英砂滤层、活性炭滤层,第二生化棉,且第一生化棉、大颗粒石英砂滤层、小颗粒石英砂滤层、活性炭滤层、第二生化棉之间设有间隔。经过净化过滤后的水流首先经过生化棉进行处理,再进过石英砂颗粒对水中的悬浮物进行再一次过滤,最后通过活性炭进行吸附过滤,本技术相对于采用单一的过滤层,可提高水质的过滤效果,实现了对水质精细过滤。优选地,所述过滤层内部设有反冲洗管。优选地,所述清水收集槽与出水管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一套设备达到了多个污水处理设备组合后的处理效果。通过加药系统调配后的药剂在设备内部与污水发生反应,不断生成肉眼可见的颗粒,再通过混凝药剂的作用将产生的细小颗粒抱团成为更大的污泥颗粒,当水流流经设备特定位置时,污水中的污泥被收集,水与污泥分离后成为干净的清水从设备流出,即在同一设备内部完成污水处理的全过程,最后将收集起来的污泥泵出至污泥处置装置。该设备简化了整个污水处理的流程,降低了设备系统的维护成本及故障率,减少了成本投资;同时也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进料筒采用另一种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加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过滤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本具体实施的方向以图1方向为标准。本技术的一种高效快速的污水处理器,包括加药系统1、污水进水管2、过滤罐体3、污水处理组件4、污泥收集组件5、过滤层6、清水收集槽7。加药系统1包括第一加药系统11、第二加药系统12,调配池13,PLC控制器14,其中,第一加药系统1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药箱111、第一送药管路112,第一加药泵113;第一药箱111用于储存净化污水的净水剂,利用化学反应使溶解状态的污染物从污水中析出形成微小颗粒,第一药箱111的数量可根据需求设置,其药剂的种类根据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成分,进行调配;第一送药管路112连接第一药箱111与调配池13,第一送药管路112上设置有控制阀,每个药箱与调配池13设有第一加药泵113;第二加药系统1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药箱121、第二送药管路122,第二加药泵123,第二药箱121用于储存絮凝剂和助凝剂,其数量可根据需求设置,絮凝剂和助凝剂的种类选择根据污水的主要污染成分进行调配,第二送药管路122连通第二药箱121与调配池13,每个第二药箱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加药泵123。从调配池13通过一三通管15分别连接第一送药管112和第二送药管122。调配池13设有在线监测设备131,第一加药泵、第二加药泵、在线监测设备131分别与PLC控制器14通过通讯链接连接。在线监测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快速的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有药剂与污水的污水进水管、过滤罐体、污水处理组件、污泥收集组件、过滤层、清水收集槽;所述污水进水管与过滤罐体的底部连通;/n所述污水处理组件设置在过滤罐体内部,所述污水处理组件包括进料口以及进料口连通的进料筒,所述进料口与污水进水管连通,所述污水进水管与进料口呈60~90°设置,进料筒由下至上其截面积由小变大并向过滤罐体内部侧壁延伸,并与过滤罐体进行固定连接;/n所述污泥收集组件包括污泥收集筒、污泥进料口、污泥出料口,所述污泥收集筒位于进料筒内部,污泥收集筒上端呈开口设置形成污泥进料口,且污泥收集筒的高度高于进料筒,污泥收集筒的底端呈开口设置,形成污泥出料口,所述污泥出料口与过滤罐体的底部相通,形成污泥收集区;/n过滤层设置在过滤罐体的顶部,经过过滤层过滤后的水进入清水收集槽,清水收集槽设置在过滤层的上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快速的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有药剂与污水的污水进水管、过滤罐体、污水处理组件、污泥收集组件、过滤层、清水收集槽;所述污水进水管与过滤罐体的底部连通;
所述污水处理组件设置在过滤罐体内部,所述污水处理组件包括进料口以及进料口连通的进料筒,所述进料口与污水进水管连通,所述污水进水管与进料口呈60~90°设置,进料筒由下至上其截面积由小变大并向过滤罐体内部侧壁延伸,并与过滤罐体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污泥收集组件包括污泥收集筒、污泥进料口、污泥出料口,所述污泥收集筒位于进料筒内部,污泥收集筒上端呈开口设置形成污泥进料口,且污泥收集筒的高度高于进料筒,污泥收集筒的底端呈开口设置,形成污泥出料口,所述污泥出料口与过滤罐体的底部相通,形成污泥收集区;
过滤层设置在过滤罐体的顶部,经过过滤层过滤后的水进入清水收集槽,清水收集槽设置在过滤层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快速的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进水管与进料口呈90°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快速的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筒从下至上呈阶梯式的结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快速的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器还包括加药系统,所述加药系统包括第一加药系统、第二加药系统,调配池以及控制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阿浩,屈浩文,高凌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远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