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混式曝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27848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混式曝气装置,包括曝气机构,所述曝气机构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设于所述外筒的内部,且所述内筒底端开口,所述外筒顶部设有旋流盖,所述外筒底部设有加强板和底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外筒顶部设有与所述内筒相通的混合进液管,所述外筒一侧的下端设有侧进气管,所述侧进气管入口处上方的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设有螺旋上升的螺旋板,所述螺旋板由连接的上螺旋板和下螺旋板组成,所述下螺旋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侧进气管入口处下方的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沿所述内筒轴向设有若干挡板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经过两次充氧操作,并利用挡板组和螺旋板反复切割气泡,充氧效率较高,不易堵塞,使用寿命长。

A kind of rotating mixing ae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混式曝气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旋混式曝气装置。
技术介绍
活性污泥法是污水处理工程中重要的处理方法,即在污水中充入适量氧气,通过氧化分解有机物,满足活性污泥处理污水的氧气需要。目前,常用的向污水中充氧的方法是由鼓风机产生压力空气,然后通过曝气装置将氧气均匀分布在污水中,达到生物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曝气装置一般包括微孔曝气盘、软管变孔曝气器和膜片式曝气管等,工作原理是高压空气从微孔中喷出,与污水混合充氧,但是存在微孔容易堵塞或变大、充氧效率低、氧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因此,急需一种能够解决现有问题的旋混式曝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旋混式曝气装置,该装置先利用污水循环泵、第二风机和射流器进行第一次曝气充氧操作,得到的混合液经混合进液管进入到内筒内,然后从内筒底部流入到内筒与外筒之间,经过挡板组后与高压空气再混合进行二次充氧操作,依次经下螺旋板、上螺旋板和旋流盖流出,该装置利用挡板组和螺旋板反复切割气泡,充氧效率较高,有效降低曝气阻力,且该装置不易堵塞,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混式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曝气机构,所述曝气机构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设于所述外筒的内部,且所述内筒底端开口,所述外筒顶部设有旋流盖,所述外筒底部设有加强板和底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外筒顶部设有与所述内筒相通的混合进液管,所述外筒一侧的下端设有侧进气管,所述侧进气管入口处上方的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设有螺旋上升的螺旋板,所述螺旋板由连接的上螺旋板和下螺旋板组成,所述下螺旋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侧进气管入口处下方的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沿所述内筒轴向设有若干挡板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混式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曝气机构,所述曝气机构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设于所述外筒的内部,且所述内筒底端开口,所述外筒顶部设有旋流盖,所述外筒底部设有加强板和底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外筒顶部设有与所述内筒相通的混合进液管,所述外筒一侧的下端设有侧进气管,所述侧进气管入口处上方的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设有螺旋上升的螺旋板,所述螺旋板由连接的上螺旋板和下螺旋板组成,所述下螺旋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侧进气管入口处下方的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沿所述内筒轴向设有若干挡板组。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旋混式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组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挡板组、第二挡板组和第三挡板组,所述第一挡板组、所述第二挡板组和第三挡板组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东蛟张媛媛林耽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环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