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板卡及无人售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2773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板卡及无人售货机,该检测板卡包括板卡本体,在板卡本体的上表面设有上信号发射器或/和上信号接收器,在板卡本体的下表面设有下信号发射器或/和下信号接收器。板卡本体为长条薄板状,上信号发射器或/和上信号接收器、下信号发射器或/和下信号接收器均沿板卡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该检测板卡可同时实现信号发生功能和信号接收功能,方便布设在无人值守售货机的每一层货板上用于监测货板货道是否缺货,并且降低了对售货机内部空间的占用,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人售货机中的每一层货板上配备有检测板卡,方便对无人售货机中的每一个货道上的货物进行及时监测提醒。

Test board and ven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板卡及无人售货机
本技术涉及售货机
,具体涉及一种检测板卡及售货机。
技术介绍
无人值守售货机是最近几年特别流行的一种售货设备,常见于学校、餐馆、办公楼通道等区域,方便顾客购物的同时降低了商家的销售成本。无人值守售货机有一套统计上货量和统计卖出货物量的系统,方便商家实时知晓售货机中各个货道上的货物余量,但由于售货机所售货物种类繁多,出货量大,且货物统计需要人工辅助进行,在进行货物管理的时候难免出现统计错误,这样就会发生货道没货而统计系统却显示有货的情形,导致消费者付款后可能无法出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检测板卡及售货机,解决现有技术中不方便知晓无人售货机的货道中是否缺货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方面是:设计一种检测板卡,包括板卡本体,所述板卡本体为长条薄板状;在所述板卡本体的上表面设有上信号发射器,在所述板卡本体的下表面设有下信号接收器,所述上信号发射器和下信号接收器沿所述板卡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或者,在所述板卡本体的上表面设有上信号接收器,在所述板卡本体的下表面设有下信号发射器,所述上信号接收器和下信号发射器沿所述板卡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或者,在所述板卡本体的上表面设有上信号发射器和上信号接收器,在所述板卡本体的下表面设有下信号发射器和下信号接收器;所述上信号发射器、上信号接收器、下信号发射器和下信号接收器均沿所述板卡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优选的,所述上信号发射器、下信号发射器为发光二极管;所述上信号接收器、下信号接收器为光电二极管。优选的,所述板卡本体为PCB板。优选的,在所述板卡本体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上信号发射器和下信号发射器发射信号的控制电路、用于接收所述上信号接收器或/和下信号接收器的感应信号的比较电路,以及处理器,所述控制电路、比较电路均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第一电阻,所述三极管的基极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引脚;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接所述上信号发射器或下信号发射器的阴极,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优选的,所述比较电路包括比较器,所述上信号接收器或下信号接收器电连接到所述比较器的输入端,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到所述处理器。优选的,所述处理器为单片机。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是:设计一种无人售货机,所述无人售货机中设有多层用于放置货物的货板,在每一层所述货板上均安装有本技术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板卡,在所述货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检测板卡上的上信号发射器或/和下信号发射器对应的通孔,以用于所述上信号发射器或下信号发射器发射的信号能够被相邻所述货板上安装的检测板卡上的下信号接收器或上信号接收器接收信号。优选的,所述检测板卡安装在对应的所述货板的前端下表面或前端上表面。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1.本技术提供的检测板卡在板卡本体的上表面、下表面分别设有信号发射器或信号接收器,可同时实现信号发生功能和信号接收功能,方便布设在无人值守售货机的每一层货板上用于监测货板货道是否缺货。2.该检测板卡在实现信号发射功能和信号接收功能的同时,降低了对售货机内部空间的占用。3.本技术无人售货机中的每一层货板上配备有检测板卡,方便对无人售货机中的每一个货道上的货物进行及时监测提醒。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检测板卡一实施例俯视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检测板卡一实施例仰视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检测板卡一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检测板卡一实施例中光电二极管的接线电路图;图5为本技术检测板卡一实施例中比较电路原理图;图6为本技术检测板卡一实施例中单片机的引脚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无人售货机一实施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示意为:板卡本体11、上信号发射器111、下信号接收器112、处理器113、螺孔114、货板21、通孔211、螺旋弹簧212、立板213、货道214、售货机顶板2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检测板卡,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板卡包括板卡本体11,板卡本体11为长条薄板状的PCB板,板卡本体11内印制有用于连接其上面布设的元器件的电路。在板卡本体11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五个上信号发射器111,五个上信号发射器111的间距相同,上信号发射器111为发光二极管。如图2所示,在板卡本体11的下表面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五个下信号接收器112,下信号接收器112为光电二极管。在板卡本体11设有螺孔112,以便于对板卡本体11进行固定安装。进一步的,在板卡本体11上还设有用于控制上信号发射器111发射信号的控制电路、用于接收下信号接收器112的感应信号的比较电路,以及处理器113,控制电路、比较电路均与处理器113电连接,处理器113为单片机。具体的,如图3所示,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1、第一电阻R4,三极管Q1的基极接第一电阻R4的一端,第一电阻R4的另一端接图6中单片机的输出引脚DO1;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图3中的发光二极管D1为图1中检测板卡上其中一个上信号发射器111,检测板卡上的每一个上信号发射器111均对应设有控制电路。图6中的单片机为图1中的处理器113。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接相并联的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后接直流电源VCC,当图6中单片机的DO1引脚为高电平,则三极管Q1导通,发光二极管D1通电发出光信号。如图5所示,比较电路包括比较器U7,比较器U7的引脚3接图4中光电二极管D2的阴极,比较器U7的引脚2经第四电阻R21接直流电源VCC,比较器U7的引脚2还经第五电阻R22接地,比较器U7的引脚1接图6中单片机的引脚DI1,比较器U7的引脚1还经第六电阻R23后接直流电源VCC。图4中光电二极管D2为图2中检测板卡上的其中一个下信号接收器112,检测板卡上的每一个下信号接收器112均对应连接有比较电路。图5中的比较器U7为LM393芯片,其可以用于比较两路信号,所以对于五个下信号接收器112,需要三个图5中的比较器U7以及对应的外围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板卡,包括板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卡本体为长条薄板状;/n在所述板卡本体的上表面设有上信号发射器,在所述板卡本体的下表面设有下信号接收器,所述上信号发射器和下信号接收器沿所述板卡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或者,/n在所述板卡本体的上表面设有上信号接收器,在所述板卡本体的下表面设有下信号发射器,所述上信号接收器和下信号发射器沿所述板卡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或者,/n在所述板卡本体的上表面设有上信号发射器和上信号接收器,在所述板卡本体的下表面设有下信号发射器和下信号接收器,所述上信号发射器、上信号接收器、下信号发射器和下信号接收器均沿所述板卡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板卡,包括板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卡本体为长条薄板状;
在所述板卡本体的上表面设有上信号发射器,在所述板卡本体的下表面设有下信号接收器,所述上信号发射器和下信号接收器沿所述板卡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或者,
在所述板卡本体的上表面设有上信号接收器,在所述板卡本体的下表面设有下信号发射器,所述上信号接收器和下信号发射器沿所述板卡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或者,
在所述板卡本体的上表面设有上信号发射器和上信号接收器,在所述板卡本体的下表面设有下信号发射器和下信号接收器,所述上信号发射器、上信号接收器、下信号发射器和下信号接收器均沿所述板卡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信号发射器、下信号发射器为发光二极管;所述上信号接收器、下信号接收器为光电二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卡本体为PCB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板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卡本体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上信号发射器和下信号发射器发射信号的控制电路、用于接收所述上信号接收器或/和下信号接收器的感应信号的比较电路,以及处理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德强魏金伟贾福奇陈媛媛叶杨明刘建杰张燕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正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