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卫东专利>正文

一种家用型余氯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2748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用型余氯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容器、密封的第二容器及第三容器,第一容器下方设置第二容器,第二容器下方设置第三容器,第二容器与第三容器通过内置管相连通,内置管上端延伸至第二容器上段位置,内置管下端延伸至第三容器上段位置,第一容器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循环水管与第二容器下端、第三容器下端连通,第二容器上端设置进水管,第三容器上端设置出水管;循环水管与第一容器、第二容器以及第三容器的连接处均可拆卸式连接,循环水管各连接处均可拆卸设置高碘值椰壳活性炭滤芯,处理单元上设置计时装置。上述家用型余氯处理装置,能有效解决现有的余氯处理装置无法实现循环水处理以及对自来水中余氯处理不彻底的问题。

A domestic residual chlorine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型余氯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余氯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自来水中余氯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自来水中的余氯对人体有着严重的危害,其能刺激眼、鼻、喉以及上呼吸道等,引起急性肺水肿及肺炎,浓度高时可麻痹呼吸中枢,出现“闪击性死亡”。长期吸入低浓度的氯会引起慢性中毒,导致体内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加速人体衰老速度。同时,自来水中的余氯还会使头发产生干涩、断裂和分叉,皮肤漂白化、皮肤层脱落及产生奇痒无比的皮癣过敏症。氯受热后与水中的有机腐质产生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质。申请号为201621032361.5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家用型除自来水余氯活化设备,其包括进水管、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和出水管,进水管与第一主体相通,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相通,第二主体与出水管相通,第一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工作腔,并在第一工作腔内壁上设置有活化磁场结构,第二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工作腔,并在第二工作腔内设置有滤芯,第二主体与出水管连通处设置有消毒滤网。该家用型除自来水余氯活化设备,虽然能够将对自来水中的余氯进行处理,但是在活化磁场处理中需要对自来水进行循环处理,才能使自来水变成活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用型余氯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容器、密封的第二容器以及密封的第三容器,所述第一容器的上端设置有盖子,第一容器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容器,所述第二容器与第三容器通过内置管相连通,所述内置管上端伸入第二容器内、且延伸至第二容器的上段位置,所述内置管下端伸入第三容器内、且延伸至第三容器的上段位置,所述第一容器的上端通过循环水管与第二容器的下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容器的下端通过循环水管与第三容器的下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容器上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第三容器的上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循环水管与第一容器、第二容器以及第三容器的连接处均是可拆卸式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型余氯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容器、密封的第二容器以及密封的第三容器,所述第一容器的上端设置有盖子,第一容器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容器,所述第二容器与第三容器通过内置管相连通,所述内置管上端伸入第二容器内、且延伸至第二容器的上段位置,所述内置管下端伸入第三容器内、且延伸至第三容器的上段位置,所述第一容器的上端通过循环水管与第二容器的下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容器的下端通过循环水管与第三容器的下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容器上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第三容器的上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循环水管与第一容器、第二容器以及第三容器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田卫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