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屏下指纹系统、光学指纹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屏下指纹系统、光学指纹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全面屏作为当下智能手机的主流元素,屏下指纹识别模组搭配全面屏设计,给用户带来了极致的视觉感受和良好的使用体验。目前,为了实现智能手机全面屏的设计,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一种液晶显示(LiquidCrystalDisplay,简称LCD)屏下指纹系统,该系统需要将指纹模组3隐藏在手机底部黑色边框以内,且该系统中,背光模组1在靠近手机底部的区域,即背光模组1在靠近指纹模组3的一端有一凹陷结构,指纹模组3位于手机底部背光模组1的凹陷结构内,且指纹模组3处于LCD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1的凹陷结构之间。然而,当指纹模组3处于LCD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1的凹陷结构之间时,如图1和图2所示,LCD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1之间被指纹模组3撑起一定的空气间隙,由此将会对LCD显示效果以及用户的视觉感受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从手机顶部方向观察,用户可以透过LCD液晶面板看到指纹模组3的侧壁,且指纹模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屏下指纹系统,应用于具有显示模组和背光模组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下指纹系统包括指纹模组,所述指纹模组设在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显示模组之间,所述指纹模组和所述显示模组之间设有第一扩散膜层,所述第一扩散膜层用于遮挡所述指纹模组以使得所述指纹模组在所述显示模组的正面不可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屏下指纹系统,应用于具有显示模组和背光模组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下指纹系统包括指纹模组,所述指纹模组设在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显示模组之间,所述指纹模组和所述显示模组之间设有第一扩散膜层,所述第一扩散膜层用于遮挡所述指纹模组以使得所述指纹模组在所述显示模组的正面不可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屏下指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模组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凹陷结构内,以使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存在空气间隙,其中所述背光模组的凹陷结构形成在所述电子装置的边缘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屏下指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散膜层覆盖在所述凹陷结构和所述指纹模组之上,其中,所述第一扩散膜层的可见光雾度不小于70%,且所述第一扩散膜层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射光重新形成光源平面,并照亮所述显示模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屏下指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散膜层上设有指纹探测区域,所述指纹探测区域为所述第一扩散膜层上所述指纹模组接收经指纹反射产生的反射光时,所述反射光通过所述第一扩散膜层上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屏下指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探测区域的红外光雾度不大于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屏下指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散膜层上分布有扩散粒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屏下指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粒子在所述第一扩散膜层上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屏下指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粒子在所述第一扩散膜层上朝着所述指纹模组的方向上呈渐进式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屏下指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粒子在所述第一扩散膜层上的分布密度沿着朝向所述指纹模组的外侧边缘的方向上逐步递增。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屏下指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粒子为微细颗粒,所述微细颗粒的粒径为0.01um-0.10um。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屏下指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粒子采用透红外的扩散粒子,以使波长为910nm-970nm的红外光透过。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屏下指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粒子分布在所述第一扩散膜层的表面或所述第一扩散膜层内。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屏下指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模组本体,所述模组本体靠近所述指纹模组的一端设有所述凹陷结构,所述指纹模组位于所述凹陷结构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屏下指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结构为所述模组本体上形成的下沉式凹陷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屏下指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本体包括第一水平段、倾斜段和第二水平段,所述倾斜段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段和所述第二水平段之间,所述倾斜段和所述第二水平段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顺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