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发生器的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2664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臭氧发生器的控制电路,其包括主控制器和自激振荡电路;主控制器的升压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自激振荡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自激振荡电路包括变压器、变压器输入侧的第一周边电路及变压器输出侧的第二周边电路;第一周边电路分别与控制信号输入端和供电电源连接,周边电路输出端为相对设置的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自激振荡电路根据接收的来自主控制器的控制信号,结合来自供电电源的电压信号,经变压器及其第一周边电路和第二周边电路升压,达到产生所需臭氧的高电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按键实现常规档和加强档的自由切换,以满足根据不用环境下的杀菌需求,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A control circuit of ozone ge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臭氧发生器的控制电路
本技术属于灭菌消毒
,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的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诸如冰箱、冰柜、食品柜、茶具柜以及存放水果的箱柜等各类小型容器在存放食品或其它物品时,常因细菌、霉菌的滋生繁殖而产生严重的异味,并污染餐具和器皿等。活性炭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除味剂,其主要是通过物理吸附的方式去味;然而活性炭不具备杀菌和消毒的功能,难以满足有效去除容器内滋生的细菌、霉菌等。臭氧具有极强的杀菌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霉菌、细菌等危害;此外,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与蔬菜、水果中残留的有机磷、硝酸盐农药等发生反应,生成无毒、溶于水、可被洗涤除去的小分子化合物,从而有效降解残留在果蔬上的农药;且臭氧能够消除乙烯、乙醇、乙醛等的活性,有效抑制果蔬呼吸强度,延缓营养物质转化速度,从而能够明显提高果蔬的保鲜期。因此,臭氧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方式。然而,传统的臭氧发生装置一般都只能产生一定量的臭氧来杀菌、消毒,无法根据环境需求变换杀菌模式,杀菌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臭氧发生器的控制电路,通过调整产生的臭氧量时间来满足根据不用环境下的杀菌需求。本技术提供的臭氧发生器的控制电路,包括:主控制器和自激振荡电路;所述主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用于连接供电电源,所述主控制器的升压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自激振荡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自激振荡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用于连接供电电源,所述自激振荡电路包括变压器、变压器输入侧的第一周边电路及变压器输出侧的第二周边电路;所述第一周边电路分别与控制信号输入端和供电电源连接,第二周边电路输出端为相对设置的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所述自激振荡电路根据接收的来自主控制器的控制信号,结合来自供电电源的电压信号,经变压器及其第一周边电路和第二周边电路升压,达到产生所需臭氧的高电压。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制器包括第一芯片、第一电阻和按键;所述第一芯片的引脚1与所述主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芯片的引脚2与所述主控制器的升压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芯片的引脚3依次经过按键及第一电阻与所述主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芯片的引脚14接地。进一步地,所述自激振荡电路的第一周边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经过第三电阻与所述自激振荡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第二电容的一端及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电容一端并联后接入变压器的引脚1,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第一电容另一端并联后接入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之间的连接线路;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变压器的引脚2、自激振荡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一端与自激振荡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容和第五电阻并联后一端接入变压器的引脚3,另一端与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自激振荡电路的第二周边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六电容、第七电容和第八电容;所述变压器的引脚4经过第六电容分别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及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正电极片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负电极片连接,同时负电极片接入变压器的引脚5;所述第七电容和第八电容串联后并联到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的两端。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制器进一步还包括状态指示电路;所述状态指示电路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并联后经第二电阻与所述主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芯片的引脚12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芯片的引脚13连接。本技术提供的臭氧发生器的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为:(i)常规档工作模式,长按按键设定时间生成控制信号,第一芯片检测控制信号控制主控制器按键接通并进入臭氧常规档模式,可以利用第一芯片控制第一发光二极管或/和第二发光二极管按照设定状态进行显示,并通过升压控制信号输出端控制自激振荡电路进行周期性工作;(ii)、第一加强档工作模式,长按按键设定时间生成控制信号,第一芯片检测控制信号控制主控制器按键接通并进入臭氧常规档模式,再次按压按键,进入臭氧第一加强档模式,可以利用第一芯片控制第一发光二极管或/和第二发光二极管按照设定状态进行显示,并通过升压控制信号输出端控制自激振荡电路进行周期性工作;相比于常规工作模式,第一加强档工作模式可以通过延长通电时间(即延长臭氧发生时间)来实现;(iii)、第二加强档工作模式,长按按键设定时间生成控制信号,第一芯片检测控制信号控制主控制器按键接通并进入臭氧常规档模式,再次按压按键,进入臭氧第一加强档模式,再次按压按键,进入臭氧第二加强档模式,可以利用第一芯片控制第一发光二极管或/和第二发光二极管按照设定状态进行显示,并通过升压控制信号输出端一直输出控制自激振荡电路进行长期工作;相比于常规工作模式和第一加强档工作模式,第二加强档工作模式可以通过延长通电时间(即延长臭氧发生时间)来实现;(iv)、关机,不管常规档工作模式,还是加强档工作模式(包括第一加强档和第二加强档),当再次长按按键设定时间生成控制信号,第一芯片检测控制信号,主控制器按键断开,并关闭所有控制输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利用按键实现常规档和加强档的自由切换,以满足根据不用环境下的杀菌需求,操作更加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臭氧发生器的控制电路示意图;图2为臭氧发生器的控制电路中主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臭氧发生器的控制电路中自激振荡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图1示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臭氧发生器的控制电路示意图。参照图1,本技术的臭氧发生器的控制电路包括:主控制器和自激振荡电路。所述主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用于连接供电电源,所述主控制器的升压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自激振荡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图2示出了臭氧发生器的控制电路中主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参照图2,主控制器包括第一芯片U1、第一电阻R1和按键K1。第一芯片U1的引脚1为电源正极,与主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VDD连接,接入外部供电电源;第一芯片U1的引脚2为CTRL_HVCC网络端,其用于进行杀菌高压升压控制,与主控制器的升压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芯片U1的引脚3为KEY网络端,其用于进行杀菌档位输入,依次经过按键K1及第一电阻R1与所述主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VDD连接,为主控器提供3.3V电压;其中按键K1用于生成控制信号,以使所述第一芯片U1根据控制信号进行开关机控制、及对自激振荡电路的工作档位进行控制。第一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臭氧发生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控制器和自激振荡电路;/n所述主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用于连接供电电源,所述主控制器的升压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自激振荡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n所述自激振荡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用于连接供电电源,所述自激振荡电路包括变压器、变压器输入侧的第一周边电路及变压器输出侧的第二周边电路;所述第一周边电路分别与控制信号输入端和供电电源连接,第二周边电路输出端为相对设置的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所述自激振荡电路根据接收的来自主控制器的控制信号,结合来自供电电源的电压信号,经变压器及其第一周边电路和第二周边电路升压,达到产生所需臭氧的高电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氧发生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控制器和自激振荡电路;
所述主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用于连接供电电源,所述主控制器的升压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自激振荡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自激振荡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用于连接供电电源,所述自激振荡电路包括变压器、变压器输入侧的第一周边电路及变压器输出侧的第二周边电路;所述第一周边电路分别与控制信号输入端和供电电源连接,第二周边电路输出端为相对设置的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所述自激振荡电路根据接收的来自主控制器的控制信号,结合来自供电电源的电压信号,经变压器及其第一周边电路和第二周边电路升压,达到产生所需臭氧的高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发生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控制器包括第一芯片、第一电阻和按键;
所述第一芯片的引脚1与所述主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芯片的引脚2与所述主控制器的升压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芯片的引脚3依次经过按键及第一电阻与所述主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芯片的引脚14接地。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臭氧发生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激振荡电路的第一周边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经过第三电阻与所述自激振荡电路的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协创智能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