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息演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2648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息演示装置,包括安装架、主舞台、舞台调整机构和可旋转舞台,安装架内水平安装有主舞台,安装架的前侧安装有幕帘,安装架的后侧螺丝固定有二号显示屏,安装架的上侧螺丝固定有一号显示屏,主舞台上方且位于安装架内倾斜安装有全息折射玻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全息演示装置,具有逼真生动的特点,具体使用时,一号显示屏的全息影像通过全息折射玻璃折射在舞台上,二号显示屏为显示背景,目的是增加立体的纵深感,升降旋转舞台上可安置实景道具,三角面可安装三种不同的道具,接收到信号,舞台下降到最低点,然后旋转到下一个面,再升起与主舞台形成一个平面停止,幕布在关闭状态下。

A holographic demonst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息演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演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全息演示装置,属于全息

技术介绍
全息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其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此即拍摄过程:被摄物体在激光辐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激光作为参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叠加产生干涉,把物体光波上各点的位相和振幅转换成在空间上变化的强度,从而利用干涉条纹间的反差和间隔将物体光波的全部信息记录下来。随着全息技术的进步,全息影像舞台应运而生,但现有全息影像舞台利用单个显示屏成像,只能形成单层的空间效果,使得画面失真度较高,而单一的舞台布置,同样不利于舞台表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全息演示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全息演示装置,包括安装架、主舞台、舞台调整机构和可旋转舞台,所述安装架内水平安装有主舞台,所述安装架的前侧安装有幕帘,所述安装架的后侧螺丝固定有二号显示屏,所述安装架的上侧螺丝固定有一号显示屏,所述主舞台上方且位于安装架内倾斜安装有全息折射玻璃,所述主舞台内嵌设有可旋转舞台,所述可旋转舞台安装在舞台调整机构上,所述舞台调整机构包括立架、滑槽、滑块、转轴、支撑杆和螺纹杆,两个所述立架固定连接有主舞台的下侧,所述立架内均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均设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之间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中部外侧套设有可旋转舞台,所述可旋转舞台内壁与转轴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杆,所述转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滑块转动连接,所述滑槽内均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滑槽的上下侧壁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的其中一端穿过滑块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底端穿过立架与另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块内开设有竖向螺纹孔,所述滑块与螺纹杆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块内开设有横向穿孔,所述滑块与转轴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杆和转轴相互垂直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可旋转舞台为中空三棱柱状结构。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全息演示装置,具有逼真生动的特点,具体使用时,一号显示屏的全息影像通过全息折射玻璃折射在舞台上,二号显示屏为显示背景,目的是增加立体的纵深感,升降旋转舞台上可安置实景道具,三角面可安装三种不同的道具,接收到信号,舞台下降到最低点,然后旋转到下一个面,再升起与主舞台形成一个平面停止,幕布在关闭状态下,完成升降旋转舞台的动作,每关闭一次,完成一个动作,与以往的单层空间效果全息演示相比,本全息演示装置能形成了虚实结合的多层次效果,更加逼真,且通过旋转更换道具,可具有多种组合效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舞台调整机构的示意图。图中:1、安装架;2、幕帘;3、一号显示屏;4、二号显示屏;5、主舞台;6、全息折射玻璃;7、舞台调整机构;8、可旋转舞台;9、立架;10、滑槽;11、滑块;12、转轴;13、支撑杆;14、螺纹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全息演示装置,包括安装架1、主舞台5、舞台调整机构7和可旋转舞台8,安装架1内水平安装有主舞台5,安装架1的前侧安装有幕帘2,安装架1的后侧螺丝固定有二号显示屏4,安装架1的上侧螺丝固定有一号显示屏3,主舞台5上方且位于安装架1内倾斜安装有全息折射玻璃6,主舞台5内嵌设有可旋转舞台8,可旋转舞台8安装在舞台调整机构7上,舞台调整机构7包括立架9、滑槽10、滑块11、转轴12、支撑杆13和螺纹杆14,两个立架9固定连接有主舞台5的下侧,立架9内均设有滑槽10,滑槽10内均设有滑块11,两个滑块11之间连接有转轴12,转轴12的中部外侧套设有可旋转舞台8,可旋转舞台8内壁与转轴12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杆13,转轴12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滑块11转动连接,滑槽10内均设有螺纹杆14,螺纹杆14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滑槽10的上下侧壁转动连接。其中,转轴12的其中一端穿过滑块11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螺纹杆14的底端穿过立架9与另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可实现双向驱动。其中,滑块11内开设有竖向螺纹孔,滑块11与螺纹杆14螺纹连接,便于调节高度。其中,滑块11内开设有横向穿孔,滑块11与转轴12转动连接,便于调节角度。其中,螺纹杆14和转轴12相互垂直设置,高度调节和角度调节可同时进行,不存在运作干扰。其中,可旋转舞台8为中空三棱柱状结构,可旋转舞台8上可安置实景道具,三角面可安装三种不同的道具。具体的,使用本技术时,一号显示屏3的全息影像通过全息折射玻璃6折射在舞台上,二号显示屏4为显示背景,目的是增加立体的纵深感,可旋转舞台8上可安置实景道具,三角面可安装三种不同的道具,接收到信号,舞台下降到最低点,然后旋转到下一个面,再升起与主舞台5形成一个平面停止,幕布在关闭状态下,完成可旋转舞台8的动作,每关闭一次,完成一个动作,使用过程为:1、幕布打开,第一幕的全息内容及配套的实景道具共同演示。2、第一幕内容演示结束后,幕帘2关闭的同时升降旋转舞台,完成下降旋转、上升的动作,将新的一组道具升至舞台。3、幕帘2再次打开,第二幕的全息内容及配套的实景道具共同演示,依此类推。舞台调整机构7的调节流程为:调节高度时,同时启动两个竖向电机,带动螺纹杆14转动,在滑槽10的限位作用下,滑块11和螺纹杆14螺纹配合,使得滑块11沿直线下降,而竖向电机反转,滑块11沿直线上升,以上过程中,滑块11承托转轴12和可旋转舞台8同步运动,角度调节时,启动横向电机,带动转轴12转动,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转动预设角度(120度),转轴12转动,实现可旋转舞台8的调角转动,且高度调节和角度调节可同时进行,不存在运作干扰。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息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主舞台(5)、舞台调整机构(7)和可旋转舞台(8),所述安装架(1)内水平安装有主舞台(5),所述安装架(1)的前侧安装有幕帘(2),所述安装架(1)的后侧螺丝固定有二号显示屏(4),所述安装架(1)的上侧螺丝固定有一号显示屏(3),所述主舞台(5)上方且位于安装架(1)内倾斜安装有全息折射玻璃(6),所述主舞台(5)内嵌设有可旋转舞台(8),所述可旋转舞台(8)安装在舞台调整机构(7)上,所述舞台调整机构(7)包括立架(9)、滑槽(10)、滑块(11)、转轴(12)、支撑杆(13)和螺纹杆(14),两个所述立架(9)固定连接有主舞台(5)的下侧,所述立架(9)内均设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内均设有滑块(11),两个所述滑块(11)之间连接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中部外侧套设有可旋转舞台(8),所述可旋转舞台(8)内壁与转轴(12)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杆(13),所述转轴(12)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滑块(11)转动连接,所述滑槽(10)内均设有螺纹杆(14),所述螺纹杆(14)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滑槽(10)的上下侧壁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息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主舞台(5)、舞台调整机构(7)和可旋转舞台(8),所述安装架(1)内水平安装有主舞台(5),所述安装架(1)的前侧安装有幕帘(2),所述安装架(1)的后侧螺丝固定有二号显示屏(4),所述安装架(1)的上侧螺丝固定有一号显示屏(3),所述主舞台(5)上方且位于安装架(1)内倾斜安装有全息折射玻璃(6),所述主舞台(5)内嵌设有可旋转舞台(8),所述可旋转舞台(8)安装在舞台调整机构(7)上,所述舞台调整机构(7)包括立架(9)、滑槽(10)、滑块(11)、转轴(12)、支撑杆(13)和螺纹杆(14),两个所述立架(9)固定连接有主舞台(5)的下侧,所述立架(9)内均设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内均设有滑块(11),两个所述滑块(11)之间连接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中部外侧套设有可旋转舞台(8),所述可旋转舞台(8)内壁与转轴(12)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杆(13),所述转轴(12)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视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