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子电离探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2583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原子电离动力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子电离探测装置,该装置包括原子束产生器、电离发生腔和信号探测腔,原子束产生器前端通过原子飞行管与电离发生腔后端连接,电离发生腔前端通过电子飞行管与信号探测腔后端连接;电离发生腔上设置有第一真空泵接口和激光入射窗,信号探测腔设有第二真空泵接口和电极法兰;电极法兰上设有电极柱,电极柱一端深入至信号探测腔内与信号探测器连接,信号探测腔内设置有电子加速偏转机构。该装置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和探测精度,并还具有较广泛的适用范围;该装置不仅可以涉及到电离电子的强度信号,还能涉及到电离电子的时间分布信息。

An atomic ionization det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子电离探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原子电离动力学
,具体涉及一种原子电离探测装置,更具体的一种测量原子电离电子流的时域分布的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电离是指在能量作用下,原子、分子形成离子的过程。根据原子获得能量的不同方式,电离主要有以下几种:电子碰撞电离、气体放电电离、重粒子碰撞电离、光致电离。测量原子电离的时域分布及光谱特性是研究原子结构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原子电离过程中的隧穿效应也是人们认识量子力学的重要途经。用传统光源激励原子通常只观察到上述单光子电离。采用高强度的激光束,已观察到双光子电离,三光子电离,甚至更多光子的电离。当原子处于外部电场中,电场会改变原子势能面,从而产生一个势能鞍点,这个势能鞍点的能量低于原子的零场电离能,原子便会在较小的能量激发下发生电离。此时原子的电离电子会表现出丰富的动力学特性,电子流时域分布特征反映了原子内部结构信息。此外,即使激发能量稍低于势能鞍点也可能发生原子电离,这不同于经典认知的现象既是量子隧穿,故通过记录电离信息也可对此量子现象深入研究。在现有的原子电离探测装置中,最常用的是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子电离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子束产生器(1)、电离发生腔(4)和信号探测腔(9),原子束产生器(1)前端通过原子飞行管(3)与电离发生腔(4)后端连接,电离发生腔(4)前端通过电子飞行管(8)与信号探测腔(9)后端连接;电离发生腔(4)上设置有第一真空泵接口(6)和激光入射窗(7),信号探测腔(9)设有第二真空泵接口(12)和电极法兰(10);电极法兰(10)上设有电极柱(11),电极柱(11)一端深入至信号探测腔(9)内与信号探测器(19)连接,信号探测腔(9)内设置有电子加速偏转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子电离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子束产生器(1)、电离发生腔(4)和信号探测腔(9),原子束产生器(1)前端通过原子飞行管(3)与电离发生腔(4)后端连接,电离发生腔(4)前端通过电子飞行管(8)与信号探测腔(9)后端连接;电离发生腔(4)上设置有第一真空泵接口(6)和激光入射窗(7),信号探测腔(9)设有第二真空泵接口(12)和电极法兰(10);电极法兰(10)上设有电极柱(11),电极柱(11)一端深入至信号探测腔(9)内与信号探测器(19)连接,信号探测腔(9)内设置有电子加速偏转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子电离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电离发生腔(4)内偏向原子束产生器(1)处设置有前栅网(15),电离发生腔(4)内偏向信号探测腔(9)处设置有后栅网(16),前栅网(15)和后栅网(16)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原子电离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前栅网(15)和后栅网(16)分别位于激光入射窗(7)的两侧。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峰赵志国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