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淏文专利>正文

一种一次性折叠纸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204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折叠纸杯,包括杯本体,杯本体左右两侧设折痕;杯本体内壁上设隔层纸,所述隔层纸上接近杯本体内壁的边沿设有折断虚线,隔层纸的中央贯通拉绳,杯本体的左侧与正面粘贴有同一手柄,手柄包括粘贴板、左翼板和前翼板,粘贴板设置于手柄的中间位置,左翼板和前翼板设在粘贴板的两侧,左翼板和前翼板上分别设有左翼开口和前翼开口,左翼板和前翼板的侧边分别与粘贴板的两侧边连接,并于连接处设有手柄折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折叠体积小,不易折坏变形,方便收纳和使用;把干茶叶整合到纸杯内,解决了泡茶后的纸杯容易烫手的问题,同时由于端纸杯的手不再触碰到杯口,因而从杯子进入到人口的茶水会更加卫生。

A kind of disposable folding paper c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折叠纸杯
本技术涉及日常用品
,具体是一种一次性折叠纸杯。
技术介绍
目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经常用到一次性纸杯,但因为纸杯均是不可折叠的,而导致纸杯的内壁会暴露在外面,十分容易有粉尘等脏污粘附在纸杯的内壁上,同时,形状固定的一次性纸杯不但占用空间且不利于运输和储藏。另外,在国内招待访客或客户经常用到茶叶,如果可以把干茶叶整合到纸杯内,也很大程度上的满足日常招待的需求;而泡茶后,纸杯容易烫手,由于烫手则容易出现端不稳纸杯而导致茶水洒出(烫伤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一次性折叠纸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一次性折叠纸杯,包括杯本体,所述杯本体的左右两侧设有折痕;所述杯本体的内壁上设有隔层纸,所述隔层纸上接近杯本体内壁的边沿设有折断虚线,所述隔层纸的中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贯通拉绳,所述拉绳位于所述隔层纸下方的一端打结至结扣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杯本体的杯底与所述隔层纸之间形成茶叶封层,所述茶叶封层内封存干燥的茶叶;所述杯本体的左侧与正面粘贴有同一手柄,所述手柄包括粘贴板、左翼板和前翼板,所述粘贴板设置于所述手柄的中间位置,所述左翼板和前翼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粘贴板的两侧,所述左翼板和前翼板上分别设有左翼开口和前翼开口,所述左翼板和前翼板的侧边分别与所述粘贴板的两侧边连接,并于连接处设有手柄折线。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所述杯本体的顶端设有齿痕式压封条和撕裂条横线,所述撕裂条横线设置在所述齿痕式压封条的下方。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所述拉绳位于所述隔层纸上方的另一端夹持于所述齿痕式压封条内。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所述左翼板和前翼板沿所述手柄折线翻折后,所述左翼开口和前翼开口重合形成放置手指空间的手柄穿孔,所述左翼板和前翼板则形成供手掌握住的立体手柄。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所述杯本体由石纸、具有生物降解功能的塑纸或纤维纸制成。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可折叠,折叠体积小,不易折坏变形,方便收纳和使用;内设茶叶封层,把干茶叶整合到纸杯内,也很大程度上的满足日常招待的需求;可折叠的手柄解决了泡茶后,纸杯容易烫手的问题,同时,由于端纸杯的手不再触碰到杯口,因而从杯子进入到人口的茶水会更加卫生。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折叠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没有完全展开时的透视图;图3本技术展开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3标记含义如下:1-杯本体,2-折痕,3-隔层纸,4-折断虚线,5-拉绳,6-结扣,7-茶叶封层,8-手柄,9-粘贴板,10-左翼板,11-前翼板,12-左翼开口,13-前翼开口,14-手柄折线,15-齿痕式压封条,16-撕裂条横线。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有必要理解的是,“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目标仅为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一种一次性折叠纸杯,如图1-3所示,包括杯本体1,所述杯本体1的左右两侧设有折痕2;所述杯本体1的内壁上设有隔层纸3,所述隔层纸3上接近杯本体1内壁的边沿设有折断虚线4,所述隔层纸3的中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贯通拉绳5,所述拉绳5位于所述隔层纸3下方的一端打结至结扣6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杯本体1的杯底与所述隔层纸3之间形成茶叶封层7,所述茶叶封层7内封存干燥的茶叶;所述杯本体1的左侧与正面粘贴有同一手柄8,所述手柄8包括粘贴板9、左翼板10和前翼板11,所述粘贴板9设置于所述手柄8的中间位置,所述左翼板10和前翼板11分别设置在所述粘贴板9的两侧,所述左翼板10和前翼板11上分别设有左翼开口12和前翼开口13,所述左翼板10和前翼板11的侧边分别与所述粘贴板9的两侧边连接,并于连接处设有手柄折线14。所述杯本体1的顶端设有齿痕式压封条15和撕裂条横线16,所述撕裂条横线16设置在所述齿痕式压封条15的下方。所述拉绳5位于所述隔层纸3上方的另一端夹持于所述齿痕式压封条15内。所述杯本体1由具有生物降解功能的塑纸制成。本技术使用时,先拉去撕裂条横线16,取下齿痕式压封条15,并扯住所述拉绳5位于所述隔层纸3上方的另一端,同时将折叠状态的杯本体1展开,再通过拉动所述拉绳5,拉断位于所述隔层纸3上的折断虚线4,而将隔层纸3掀起拉出所述杯本体1;将所述左翼板10和前翼板11沿所述手柄折线14翻折,所述左翼开口12和前翼开口13重合形成放置手指空间的手柄穿孔,所述左翼板10和前翼板11则形成供手掌握住的立体手柄;倒入开水泡茶后,通过立体手柄端住杯本体1喝茶,干净、卫生,不烫手。备注:选用的拉绳5的拉劲强度大于所述隔层纸3上的折断虚线4断裂所需的强度。上述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较优实施方式,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饰、修改及替代变化,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折叠纸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本体(1),所述杯本体(1)的左右两侧设有折痕(2);所述杯本体(1)的内壁上设有隔层纸(3),所述隔层纸(3)上接近杯本体(1)内壁的边沿设有折断虚线(4),所述隔层纸(3)的中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贯通拉绳(5),所述拉绳(5)位于所述隔层纸(3)下方的一端打结至结扣(6)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杯本体(1)的杯底与所述隔层纸(3)之间形成茶叶封层(7),所述茶叶封层(7)内封存干燥的茶叶;所述杯本体(1)的左侧与正面粘贴有同一手柄(8),所述手柄(8)包括粘贴板(9)、左翼板(10)和前翼板(11),所述粘贴板(9)设置于所述手柄(8)的中间位置,所述左翼板(10)和前翼板(11)分别设置在所述粘贴板(9)的两侧,所述左翼板(10)和前翼板(11)上分别设有左翼开口(12)和前翼开口(13),所述左翼板(10)和前翼板(11)的侧边分别与所述粘贴板(9)的两侧边连接,并于连接处设有手柄折线(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折叠纸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本体(1),所述杯本体(1)的左右两侧设有折痕(2);所述杯本体(1)的内壁上设有隔层纸(3),所述隔层纸(3)上接近杯本体(1)内壁的边沿设有折断虚线(4),所述隔层纸(3)的中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贯通拉绳(5),所述拉绳(5)位于所述隔层纸(3)下方的一端打结至结扣(6)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杯本体(1)的杯底与所述隔层纸(3)之间形成茶叶封层(7),所述茶叶封层(7)内封存干燥的茶叶;所述杯本体(1)的左侧与正面粘贴有同一手柄(8),所述手柄(8)包括粘贴板(9)、左翼板(10)和前翼板(11),所述粘贴板(9)设置于所述手柄(8)的中间位置,所述左翼板(10)和前翼板(11)分别设置在所述粘贴板(9)的两侧,所述左翼板(10)和前翼板(11)上分别设有左翼开口(12)和前翼开口(13),所述左翼板(10)和前翼板(11)的侧边分别与所述粘贴板(9)的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淏文
申请(专利权)人:邓淏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