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内空气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1744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9:53
一种库内空气调节装置,其包括具有气体分离膜的气体组成调节部(40、60),且调节集装箱等收纳库(1)的内部的库内空气的组成,其中,设有压力调节阀(46、66),压力调节阀(46、66)调节从空气泵(36、37)供往气体组成调节部(40、60)的气体分离膜的空气的压力。

Air conditioner in the ware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库内空气调节装置
本公开涉及一种调节收纳库的库内空气的组成的库内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一种库内空气调节装置已广为人知,其以抑制农产品等植物的新鲜度下降为目的,对收纳农产品等的仓库的库内空气的组成或运输用集装箱的箱内空气的组成(例如,库内空气或箱内空气的氧浓度、二氧化碳浓度)进行调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其带有调节箱内空气的组成的装置。该专利文献1的装置使用二氧化碳穿透性比氧穿透性高的气体分离膜,调节箱内空气的组成。具体而言,该装置使气体分离膜的一表面与含有二氧化碳的箱内空气接触,并使气体分离膜的另一表面与几乎不含二氧化碳的外部空气接触,由此将因农产品等的呼吸而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往集装箱的外部(参照专利文献1的说明书第20页第14行至第21页第2行)。并且,当箱内的氧浓度降低时,该装置打开连通集装箱的箱内与箱外的通路,让外部空气经由该通路流入箱内(参照专利文献1的说明书第20页第5行至第12行)。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7/03366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现有的常见库内空气调节装置中,为了让库内空气通过气体分离膜而排往库外或将外部空气引入库内,而使用空气泵。此处,如果空气泵的气体流量恒定(泵压恒定),则无法配合需要的气体成分来调节气体分离膜的分离性能。本公开的目的在于,能够做到:配合需要的气体成分来调节气体分离膜的分离性能。-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的公开以一种库内空气调节装置为前提,其调节收纳库1的内部的库内空气的组成。该库内空气调节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成调节部40、第二组成调节部60以及空气泵36、37,所述第一组成调节部40具有第一分离部41,所述第一分离部41利用气体分离膜85从所述收纳库1的外部的库外空气中分离出组成与该库外空气不同的供给用空气,所述第一组成调节部40将所述供给用空气供往所述收纳库1的内部,所述第二组成调节部60具有第二分离部61,所述第二分离部61利用气体分离膜85从所述收纳库1的内部的库内空气中分离出组成与该库内空气不同的排出用空气,所述第二组成调节部60将所述排出用空气排往所述收纳库1的外部,所述空气泵36、37向所述第一分离部41和所述第二分离部61供给空气,所述库内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压力调节器39、46、66、48、68,所述压力调节器39、46、66、48、68调节从所述空气泵36、37供往所述第一分离部41和所述第二分离部61中的至少一者的空气的压力。在该第一方面的公开中,由压力调节器39、46、66、48、68调节从空气泵36、37供往所述气体分离膜85的空气的压力。因此,能够使通过气体分离膜85的气体的压力变化,从而能够调节气体分离性能。第二方面的公开在第一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器39、46、66、48、68由设在所述气体分离膜85的下游侧的阀机构46、66构成。在该构成中,阀机构46、66能够采用例如流量调节阀或将口径不同的多个开关阀并联而成的阀。在该第二方面的公开中,使用例如流量调节阀或将口径不同的多个开关阀并联而成的阀机构46、66,能够使通过气体分离膜85的气体的压力变化。第三方面的公开在第二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器66设在所述第二组成调节部60的气体分离膜85的下游侧。在该第三方面的公开中,通过将压力调节器66设在第二组成调节部60的气体分离膜85的下游侧,而在空气从库内流向库外的路径上调节气体分离膜85的分离压力。第四方面的公开在第二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器46、66设在第一组成调节部40的气体分离膜85的下游侧和所述第二组成调节部60的气体分离膜85的下游侧。在该第四方面的公开中,通过将压力调节器66设在第一组成调节部40的气体分离膜85的下游侧和第二组成调节部60的气体分离膜85的下游侧,而在空气从库外流向库内的路径和空气从库内流向库外的路径上调节气体分离膜85的分离压力。第五方面的公开在第一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器48、68设在空气流入所述空气泵36、37的流入侧。在该第五方面的公开中,通过在空气流入空气泵36、37的流入侧调节空气的压力,而调节气体分离膜85的分离压力。第六方面的公开在第一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器48、68设在空气从所述空气泵36、37流出的流出侧。在该第六方面的公开中,通过在空气从空气泵36、37流出的流出侧调节空气的压力,而调节气体分离膜85的分离压力。第七方面的公开在第一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器39、46、66由变频器39构成,所述变频器39通过变更供往所述空气泵36、37的电流的频率而使流量变化。在该第七方面的公开中,通过由变频器39使电流的频率变化来使空气泵36、37喷出的气体的流量变化,能够使通过气体分离膜85的气体的压力变化。第八方面的公开在第一到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部234、235来代替第一组成调节部40,所述吸附部234、235中设有吸附剂,该吸附剂能够从所述收纳库1的库内空气中分离出氮、氧以及二氧化碳,且生成氮浓度比库内空气高且氧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比库内空气低的低氧浓度气体、氮浓度比库内空气低且氧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比库内空气高的高氧浓度气体。在该第八方面的公开中,构成为在包括第一组成调节部40的基础上还包括设有吸附剂的吸附部234、235,能够使通过气体分离膜85的气体的压力变化,从而能够调节气体分离性能,该第一组成调节部40利用气体分离膜85从收纳库1的库内空气中分离出氮和氧而生成低氧浓度气体和高氧浓度气体。第九方面的公开在第一到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浓度测量器90和控制器110,所述浓度测量器90测量所述收纳库1的库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和氧浓度,所述控制器110通过由所述压力调节器39、46、66、48、68控制从空气泵36、37供来的空气的压力,从而调节所述气体分离膜85的分离压力,以使所述浓度测量器90的测量值接近预设的二氧化碳浓度的目标值和氧浓度的目标值。在该第九方面的公开中,由控制器110进行通过调节气体分离膜85的分离压力,而使库内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和氧浓度接近各自的目标值的控制。第十方面的公开在第九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收纳库1的库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比目标值高且所述收纳库1的库内的氧浓度比目标值高时,所述控制器110在第一组成调节部40生成氧浓度比库外空气低的低氧浓度气体并供往收纳库1的库内,且在第二组成调节部60使气体分离膜85的分离压力降低而使排往库外的气体的排出量降低。在该第十方面的公开中,如图9所示,当收纳库1的库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比目标值高且氧浓度也比目标值高时,进行使库内空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和氧浓度降低的控制。第十一方面的公开在第九方面的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库内空气调节装置,其调节收纳库(1)的内部的库内空气的组成,其特征在于:/n包括第一组成调节部(40)、第二组成调节部(60)以及空气泵(36、37),/n所述第一组成调节部(40)具有第一分离部(41),所述第一分离部(41)利用气体分离膜(85)从所述收纳库(1)的外部的库外空气中分离出组成与该库外空气不同的供给用空气,所述第一组成调节部(40)将所述供给用空气供往所述收纳库(1)的内部,/n所述第二组成调节部(60)具有第二分离部(61),所述第二分离部(61)利用气体分离膜(85)从所述收纳库(1)的内部的库内空气中分离出组成与该库内空气不同的排出用空气,所述第二组成调节部(60)将所述排出用空气排往所述收纳库(1)的外部,/n所述空气泵(36、37)向所述第一分离部(41)和所述第二分离部(61)供给空气,/n所述库内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压力调节器(39、46、66、48、68),所述压力调节器(39、46、66、48、68)调节从所述空气泵(36、37)供往所述第一分离部(41)和所述第二分离部(61)中的至少一者的空气的压力。/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29 JP 2017-1901461.一种库内空气调节装置,其调节收纳库(1)的内部的库内空气的组成,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组成调节部(40)、第二组成调节部(60)以及空气泵(36、37),
所述第一组成调节部(40)具有第一分离部(41),所述第一分离部(41)利用气体分离膜(85)从所述收纳库(1)的外部的库外空气中分离出组成与该库外空气不同的供给用空气,所述第一组成调节部(40)将所述供给用空气供往所述收纳库(1)的内部,
所述第二组成调节部(60)具有第二分离部(61),所述第二分离部(61)利用气体分离膜(85)从所述收纳库(1)的内部的库内空气中分离出组成与该库内空气不同的排出用空气,所述第二组成调节部(60)将所述排出用空气排往所述收纳库(1)的外部,
所述空气泵(36、37)向所述第一分离部(41)和所述第二分离部(61)供给空气,
所述库内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压力调节器(39、46、66、48、68),所述压力调节器(39、46、66、48、68)调节从所述空气泵(36、37)供往所述第一分离部(41)和所述第二分离部(61)中的至少一者的空气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库内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调节器(39、46、66、48、68)由设在所述气体分离膜(85)的下游侧的阀机构(46、66)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库内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调节器(66)设在所述第二组成调节部(60)的气体分离膜(85)的下游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库内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调节器(46、66)设在第一组成调节部(40)的气体分离膜(85)的下游侧和所述第二组成调节部(60)的气体分离膜(85)的下游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库内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调节器(48、68)设在空气流入所述空气泵(36、37)的流入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库内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调节器(48、68)设在空气从所述空气泵(36、37)流出的流出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库内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调节器(39、46、66)由变频器(39)构成,所述变频器(39)通过变更供往所述空气泵(36、37)的电流的频率而使流量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1到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库内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吸附部(234、235)来代替第一组成调节部(40),所述吸附部(234、235)中设有吸附剂,该吸附剂能够从所述收纳库(1)的库内空气中分离出氮、氧以及二氧化碳,且生成氮浓度比库内空气高且氧浓度和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亀井纪考田中直宏松井秀德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