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加墨的马克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1703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捷加墨的马克笔,包括带有内腔的笔身、笔盖与棉笔芯,所述棉笔芯设置于内腔,所述笔身的一端形成一连通内腔的开口、另一端设有穿设进内腔且与棉笔芯接触的笔头,所述笔身外周壁靠近于开口的位置设有阶梯凸环,所述笔身上设有套设于开口且与笔身之间阻尼配合的储墨套,所述储墨套可沿笔身轴线滑移且可围绕于笔身周向转动,所述储墨套内形成有连通内腔的储墨腔,所述储墨腔内设有隔片,所述内腔位于棉笔芯与隔片之间的位置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进墨管道,所述安装板朝向隔片的一面设有用于将隔片戳破的破坏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便捷加墨,从而延长马克笔的使用寿命。

A marker with convenient ink ad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捷加墨的马克笔
本技术涉及一种文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捷加墨的马克笔。
技术介绍
马克笔又名记号笔,是一种书写或绘画专用的绘图彩色笔,本身含有墨水且通常附有笔盖,一般拥有坚软笔头。马克笔的颜料具有易挥发性,用于一次性的快速绘图。常使用于设计物品、广告标语、海报绘制或其他美术创作等场合。可画出变化不大的、较粗的线条。现有的马克笔还有分为水性和油性的墨水,水性的墨水就类似彩色笔,是不含油精成分的内容物,油性的墨水因为含有油精成分,故味道比较刺激,而且较容易挥发。现有的马克笔包括笔身、设置于笔身端部的笔头、设置于笔身内部的棉笔芯以及盖设于笔头的笔盖。当笔头与纸张接触时,存储于棉笔芯内部的墨水通过笔头渗入至纸张,从而完成马克笔的书写或绘画操作。由于棉笔芯内储存的墨水容量非常有限,如果长时间的使用马克笔,则会很快的将棉笔芯内的墨水用完,而且现有的马克笔都无法进行加墨,从而导致现有的马克笔使用寿命极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捷加墨的马克笔,该便捷加墨的马克笔能实现便捷加墨,从而延长马克笔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捷加墨的马克笔,包括带有内腔的笔身、笔盖与棉笔芯,所述棉笔芯设置于内腔,所述笔身的一端形成一连通内腔的开口、另一端设有穿设进内腔且与棉笔芯接触的笔头,所述笔身外周壁靠近于开口的位置设有阶梯凸环,所述笔身上设有套设于开口且与笔身之间阻尼配合的储墨套,所述储墨套可沿笔身轴线滑移且可围绕于笔身周向转动,所述储墨套内形成有连通内腔的储墨腔,所述储墨腔内设有隔片,所述内腔位于棉笔芯与隔片之间的位置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进墨管道,所述安装板朝向隔片的一面设有用于将隔片戳破的破坏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存储于棉笔芯内的墨水用完时,手部对储墨套施加作用力用于驱动储墨套朝向阶梯凸环移动,移动中的储墨套同步带动隔片朝向破坏部移动。通过设置的破坏部用于将隔片戳破,使储墨腔内的墨水可从隔片流出,而流出的墨水通过进墨管道进入到内腔的棉笔芯内,对棉笔芯实现加墨,从而延长马克笔的使用寿命。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墨管道延伸进棉笔芯内部,所述安装板朝向隔片的一面向内凹陷设置形成一凹陷部,所述进墨管道设置于凹陷部的最低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伸进棉笔芯内部的进墨管道,使墨水通过进墨管道能更好的流入到棉笔芯内部,并将安装板设置成凹陷部的方式,使得墨水能更加顺畅的流入进进墨管道。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破坏部为凸刺,所述凸刺围绕于进墨管道的圆心环绕分布设置,相邻所述凸刺之间形成一供墨水通过的过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绕设置的凸刺增大与隔片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凸刺能对隔片进行更完整的破坏,并通过过道的设置,使得环绕设置的凸刺不会影响墨水的正常流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墨套上设有朝向阶梯凸环延伸的易折支柱,所述易折支柱围绕于储墨套的圆心环绕分布设置,所述阶梯凸环上开设有供易折支柱插设的插槽,当所述易折支柱插设进插槽时,所述储墨套与阶梯凸环之间形成有间距且隔片与破坏部不接触,当所述储墨套与阶梯凸环接触时,所述破坏部穿过隔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易折支柱的设置限制储墨套朝向阶梯凸环移动,从而防止意外触发;并通过易折支柱与插槽两者之间的配合,用于限制储墨套的转动,也能起到防止意外触发的作用。当需要对棉笔芯进行加墨时,通过用力转动储墨套,使易折支柱折断,而失去易折支柱限位的储墨套则可正常的朝向阶梯凸环移动,从而完成加墨操作。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槽与阶梯凸环的外表面相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种设置使得易折支柱在折断时,易折支柱不会卡在插槽内,从而能确保储墨套朝向阶梯凸环的正常移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易折支柱与储墨套连接的位置设有向内凹陷的缺口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缺口槽的设置使得易折支柱在受力时能更好的折断。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片包括薄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实现便捷加墨,从而延长马克笔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图3为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为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腔;2、笔身;3、笔盖;4、棉笔芯;5、开口;6、阶梯凸环;7、储墨套;8、储墨腔;9、隔片;10、安装板;11、进墨管道;12、破坏部;13、凹陷部;14、过道;15、易折支柱;16、插槽;17、缺口槽;18、笔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考图1至图5,一种便捷加墨的马克笔,包括带有内腔1的笔身2、笔盖3与棉笔芯4,棉笔芯4设置于内腔1,笔身2的一端形成一连通内腔1的开口5、另一端插设有穿进内腔1且与棉笔芯4插配的笔头18。笔身2外周壁靠近于开口5的位置一体设置有阶梯凸环6,笔身2上设有套设于开口5的储墨套7,储墨套7与笔身2之阻尼配合使得储墨套7可沿笔身2的轴线滑移且可围绕于笔身2周向转动。储墨套7内形成有与内腔1相通的储墨腔8,储墨腔8内通过胶水粘接固定有隔片9,隔片9具体可为薄膜。内腔1位于棉笔芯4与隔片9之间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安装板10,安装板10朝向隔片9的一面向内凹陷设置形成一凹陷部13,凹陷部13的最低位置固定设置有进墨管道11,进墨管道11延伸进棉笔芯4内部。安装板10朝向隔片9的一面固定设置有用于将隔片9戳破的破坏部12,破坏部12为凸刺,凸刺围绕于进墨管道11的圆心环绕分布设置,相邻凸刺之间形成一供墨水通过的过道14。储墨套7朝向阶梯凸环6的一端面固定设置有朝向阶梯凸环6延伸的易折支柱15,易折支柱15围绕于储墨套7的圆心环绕分布设置;阶梯凸环6朝向储墨套7的一端面开设有供易折支柱15插设的插槽16,插槽16与阶梯凸环6的外表面相通。当易折支柱15插设进插槽16时,储墨套7与阶梯凸环6之间形成有间距且隔片9与破坏部12之间也形成有间距,当储墨套7与阶梯凸环6接触时,凸刺穿过隔片9。易折支柱15与储墨套7连接的位置开设有向内凹陷的缺口槽17。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捷加墨的马克笔,包括带有内腔(1)的笔身(2)、笔盖(3)与棉笔芯(4),所述棉笔芯(4)设置于内腔(1),所述笔身(2)的一端形成一连通内腔(1)的开口(5)、另一端设有穿设进内腔(1)且与棉笔芯(4)接触的笔头(18),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身(2)外周壁靠近于开口(5)的位置设有阶梯凸环(6),所述笔身(2)上设有套设于开口(5)且与笔身(2)之间阻尼配合的储墨套(7),所述储墨套(7)可沿笔身(2)轴线滑移且可围绕于笔身(2)周向转动,所述储墨套(7)内形成有连通内腔(1)的储墨腔(8),所述储墨腔(8)内设有隔片(9),所述内腔(1)位于棉笔芯(4)与隔片(9)之间的位置设有安装板(10),所述安装板(10)上设有进墨管道(11),所述安装板(10)朝向隔片(9)的一面设有用于将隔片(9)戳破的破坏部(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加墨的马克笔,包括带有内腔(1)的笔身(2)、笔盖(3)与棉笔芯(4),所述棉笔芯(4)设置于内腔(1),所述笔身(2)的一端形成一连通内腔(1)的开口(5)、另一端设有穿设进内腔(1)且与棉笔芯(4)接触的笔头(18),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身(2)外周壁靠近于开口(5)的位置设有阶梯凸环(6),所述笔身(2)上设有套设于开口(5)且与笔身(2)之间阻尼配合的储墨套(7),所述储墨套(7)可沿笔身(2)轴线滑移且可围绕于笔身(2)周向转动,所述储墨套(7)内形成有连通内腔(1)的储墨腔(8),所述储墨腔(8)内设有隔片(9),所述内腔(1)位于棉笔芯(4)与隔片(9)之间的位置设有安装板(10),所述安装板(10)上设有进墨管道(11),所述安装板(10)朝向隔片(9)的一面设有用于将隔片(9)戳破的破坏部(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加墨的马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墨管道(11)延伸进棉笔芯(4)内部,所述安装板(10)朝向隔片(9)的一面向内凹陷设置形成一凹陷部(13),所述进墨管道(11)设置于凹陷部(13)的最低位置。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金马文具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