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士忠专利>正文

空调室内机出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1579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空调室内机出风结构,包括有室内机壳体,在室内机壳体内位于出风口处设置有出风导向结构。出风导向结构包括有:前、后贯通的导风箱体;在导风箱体内设置有多个可左、右摆动的导风扇结构,以及驱动导风扇结构左、右摆动的驱动装置。每个导风扇结构包括有叶片,固定设置在叶片上、下两端的旋转轴,以及固定设置在叶片后侧边上的驱动轴;所述的固定设置在叶片上端的旋转轴的另一端可旋转地安装在导风箱体的上箱板上,所述的固定设置在叶片下端的旋转轴的另一端可旋转地安装在导风箱体的下箱板上;所述的驱动轴的上端可旋转地连接在驱动装置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排出的风能够随时吹向室内四周,避免了空调的出风直接吹到使用者的身上,送风均匀,满足用户的使用舒适感。(*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空调室内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自动调节出风方向,扩大出风 面积的空调室内机出风结构
技术介绍
通常空调大体上分类,可分为分体型空调和一体型空调。分体型和一体型空调具有 相同功能。分体型空调在室内侧设置具有冷却/放热的室内机,在室外侧设置具有放热/ 冷却以及压缩的室外机,并用冷媒管连结室外机和室内机。设置在室外的室外机中设有 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和压缩机,设置在室内的室内机中,设有蒸发器(室内热交换 器)。在室内机中,室内的空气由们于其上部的口进风口流经蒸发器,蒸发器使空气冷却 后,空气沿室内机壳体的下端的出风口流出,出风方向由出风口处的导向板控制。但是,现有的空调室内机的出风结构是,在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处设置有多数个出 风导向板,所述的出内导向板是由人手动调节其导内方向。这种排风方向, 一旦人为地 调节好,就不会改变,造成室内有的地方有风,有的地方没有风。而且,有风的地方空 调的冷风直接吹到使用者的身上,让使用者感到非常不舒适,长期的对人体吹冷风还容 易造成疾病,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好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出风方向,扩 大出风面积的空调室内机出风结构。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调室内 机出风结构,包括有内部设置有蒸发器、前面板上部形成有进风口、下部形成有出风口 的室内机壳体,在室内机壳体内位于出风口处设置有出风导向结构。所述的出风导向结构包括有前、后贯通的导风箱体;在导风箱体内设置有多个可 左、右摆动的导风扇结构,以及驱动导风扇结构左、右摆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的每个导风扇结构包括有叶片,固定设置在叶片上、下两端的旋转轴,以及固 定设置在叶片后侧边上的驱动轴;所述的固定设置在叶片上端的旋转轴的另一端可旋转 地安装在导风箱体的上箱板上,所述的固定设置在叶片下端的旋转轴的另一端可旋转地 安装在导风箱体的下箱板上;所述的驱动轴的上端可旋转地连接在驱动装置上。在导风箱体内可设置有5 —12个导风扇结构。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有与导风扇结构的驱动轴连接的驱动杆、驱动电机、以及一 端连接在驱动杆上、另一端连接在驱动电机上的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是通过连接转盘与驱动电机的轴连接。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出风结构,由于将 原出风口处的出风导向板改成可自动摇摆的导风扇结构,使排出的风能够随时吹向室内 四周,避免了空调的出风直接吹到使用者的身上,送风均匀,满足用户的使用舒适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2是本技术的出风导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是l一室内机壳体;2—进风口; 3—出风口; 4~出风导向结构;5—导风箱体;6~出 风口挡板;7—驱动杆;8—驱动装置;9一驱动电机;10~导风扇结构;11—叶片;12— 旋转轴;13—驱动轴;14~连接杆;15—连接转盘。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如下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出风结构,包括有内部设置有蒸发器(图中未示)、前面板上部形成有进风口 2、下部形成有出风口3的室内机壳体1,在室内机壳 体1内位于出风口 3处设置有出风导向结构4。如图2所示,所述的出风导向结构4包括有前、后贯通的导风箱体5;在导风箱体5内设置有多个可左、右摆动的导风扇结构IO,以及驱动导风扇结构10左、右摆动的驱 动装置8。所述的每个导风扇结构10包括有叶片11,固定设置在叶片ll上、下两端的旋转轴12,以及固定设置在叶片11后侧边上的驱动轴13;所述的固定设置在叶片ll上端的旋转轴12的另一端可旋转地安装在导风箱体5的上箱板5a上,所述的固定设置在叶片11 下端的旋转轴12的另一端可旋转地安装在导风箱体5的下箱板5b上;所述的驱动轴13 的上端可旋转地连接在驱动装置8上。在导风箱体5内可设置有5 — 12个导风扇结构10。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驱动装置8包括有与导风扇结构10的驱动轴13连接的 驱动杆7、驱动电机9、以及一端连接在驱动杆7上、另一端连接在驱动电机9上的连接 杆14,其中,所述的连接杆14是通过连接转盘15与驱动电机9的轴连接。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驱动电机9的轴旋转,驱动与其相连的连接转盘15旋转, 连接转盘15的旋转带动连接杆14作前后方向的往复运动,连接杆14的往复运动带动驱 动杆7作左右方向的往复运动,驱动杆7的往复运动又带动了连接在其上的驱动轴13随 其一起作往复运动,驱动轴13的往复运动又带动叶片11以旋转轴12为中心的左右摆动, 从而使得从出风口排出的风能够在叶片U的摆动下向室内四周均勾地送出。权利要求1.一种空调室内机出风结构,包括有内部设置有蒸发器、前面板上部形成有进风口(2)、下部形成有出风口(3)的室内机壳体(1),其特征是在室内机壳体(1)内位于出风口(3)处设置有出风导向结构(4)。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出风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出风导向结构(4) 包括有前、后贯通的导风箱体(5);在导风箱体(5)内设置有多个可左、右摆动的导风扇结构(10),以及驱动导风扇结构(10)左、右摆动的驱动装置(8)。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出风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每个导风扇结构 (10)包括有叶片(11),固定设置在叶片(11)上、下两端的旋转轴(12),以及固定设置在叶片(11)后侧边上的驱动轴(13);所述的固定设置在叶片(11)上端的旋 转轴(12)的另一端可旋转地安装在导风箱体(5)的上箱板(5a)上,所述的固定设置 在叶片(11)下端的旋转轴(12)的另一端可旋转地安装在导风箱体(5)的下箱板(5b) 上;所述的驱动轴(13)的上端可旋转地连接在驱动装置(8)上。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出风结构,其特征是在导风箱体(5)内可 设置有5 —12个导风扇结构(10)。5.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出风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装置(8) 包括有与导风扇结构(10)的驱动轴(13)连接的驱动杆(7)、驱动电机(9)、以 及一端连接在驱动杆(7)上、另一端连接在驱动电机(9)上的连接杆(14)。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出风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杆(14)是 通过连接转盘(15)与驱动电机(9)的轴连接。专利摘要一种空调室内机出风结构,包括有室内机壳体,在室内机壳体内位于出风口处设置有出风导向结构。出风导向结构包括有前、后贯通的导风箱体;在导风箱体内设置有多个可左、右摆动的导风扇结构,以及驱动导风扇结构左、右摆动的驱动装置。每个导风扇结构包括有叶片,固定设置在叶片上、下两端的旋转轴,以及固定设置在叶片后侧边上的驱动轴;所述的固定设置在叶片上端的旋转轴的另一端可旋转地安装在导风箱体的上箱板上,所述的固定设置在叶片下端的旋转轴的另一端可旋转地安装在导风箱体的下箱板上;所述的驱动轴的上端可旋转地连接在驱动装置上。本技术使排出的风能够随时吹向室内四周,避免了空调的出风直接吹到使用者的身上,送风均匀,满足用户的使用舒适感。文档编号F24F1/00GK2011878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室内机出风结构,包括有内部设置有蒸发器、前面板上部形成有进风口(2)、下部形成有出风口(3)的室内机壳体(1),其特征是:在室内机壳体(1)内位于出风口(3)处设置有出风导向结构(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士忠
申请(专利权)人:孙士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