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吸收式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1323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吸收式空调器装置,它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制冷机、储热水箱、冷却塔、空调箱和辅助锅炉,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速热水箱,其一进、出水口分别通过管路和阀门与所述储热水箱并联、与所述集热器形成一循环回路,其另一进、出水口分别通过管路和阀门与所述储热水箱并联、与所述制冷机内的热水管形成一循环回路;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为热管式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热效率高、耐冰冻、启动快、保温好、可以满足多楼层大面积的制冷和供暖需求。(*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吸收式空调装置。由于夏天强烈的太阳辐照恰好与夏季迫切的制冷需求相匹配,因此,用太阳能替代常规能源驱动空调装置,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对节能和环保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加紧进行太阳能空调的研究。现有的大多数太阳能吸收式空调装置主要是由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式制冷机、储热水箱、冷却塔、空调箱和辅助锅炉等部分组成。其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在高工作温度时的集热效率较低,一般在60℃以下,不能满足吸收式制冷热的需求。2、由于装置中仅具有一个的储热水箱,当太阳升起后,需要很长的加热时间,才能使储水箱中的水温达到制冷或供暖的要求,因此,早晨经常需要启动辅助锅炉。3、由于夏季夜晚也需要制冷,而现有装置中,一方面太阳能储热水箱的容量有限,太阳落山以后的制冷,往往需要使用辅助锅炉供热水,不能充分地利用太阳能;另一方面储热水箱内的热水温度高,散热较快,又存在热量浪费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温度高,加热速度快,供热时间长,能源利用充分的太阳能吸收式空调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设计一种太阳能吸收式空调装置,它包括一太阳能集热器,一吸收式制冷机,一储热水箱,所述储热水箱的一进、出水口通过管路和阀门与所述集热器连接成一循环回路,另一进、出水口通过管路和阀门与所述制冷机内的热水管连接成一循环回路,一冷却塔,其通过管路和阀门与所述制冷机内的冷却管连接成一循环回路,若干空调箱,其内设置有供风盘管,所述空调箱与所述制冷机连接;一辅助锅炉,其进、出水口通过管路和阀门与所述制冷机内的热水管和空调箱分别连接成一循环回路;若干循环水泵和阀门,其分别设置在各个管路上;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速热水箱,其一进、出水口分别通过管路和阀门与所述储热水箱并联、与所述集热器形成一循环回路,其另一进、出水口分别通过管路和阀门与所述储热水箱并联、与所述制冷机内的热水管形成一循环回路;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为热管式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为更充分利用太阳能,本技术还可以在所述空调箱与所述制冷机之间设置一储冷水箱,所述储冷水箱的一进、出水口通过管路和阀门与所述制冷机的制冷管连接成一循环回路,另一进、出水口通过管路和阀门与所述空调箱连接成一循环回路。本技术还可以包括一生活用热水箱,其内带有盘管,所述盘管通过管路和阀门与所述储热水箱并联、与所述集热器连接成一循环回路;本技术所述辅助锅炉为燃油、燃气、电热水锅炉中的一种。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设计,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由于采用热管式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作为集热装置,因此,热效率高、耐冰冻、启动快、保温好、承压高、耐热冲击、运行可靠、维修方便,一般可以使热水的工作温度达到90℃左右,进而使制冷机充分发挥制冷效果,满足多楼层大面积的制冷需求。2、本技术由于增设了一个小型速热水箱,因此,可以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先加热小型速热水箱,使其尽快达到制冷机要求的供热水;当太阳辐照温度逐渐升高,小型速热水箱的水已经被加热时,可以换成为大储热水箱加热,从而有效地加长了太阳能制冷的时间。3、本技术由于增设了一个储冷水箱,其不但可以使制冷空调输出的温度比较稳定,而且可以在白天储存较多的低温水,当太阳下山储热水箱的温度无法满足制冷机需求时,可以关闭制冷机,直接利用较低的水温通过空调箱向室内供冷。4、由于制冷机的出口水温约为8℃,而储热水箱的水温一般在90℃左右,与环境温度(假设为30℃)相比,储冷水箱与环境之间的温差要比储热水箱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小得多,因此,在同等条件下,储冷水箱的保温隔热效果比储热水箱好,可以储存更多的能量,在太阳下山后可以具有更长时间的供冷效果。5、本技术由于同时设置了一小型速热水箱和一储冷水箱,因此可以在同样制冷和供热面积的情况下,不增加储热水箱的体积,使整个空调装置小型化,较大程度地降低了保温层的制作成本和制作难度,有效地延长了储存能量的使用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地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装置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集热器中的热管式真空集热管示意图图3是图2中半圆柱面状吸热板示意图图4是图2中平面状吸热板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1,吸收式制冷机2,辅助锅炉3,冷却水塔4,储热水箱5,小型速热水箱6,储冷水箱7,空调箱13、14、15,生活用热水箱9等。首先,本技术的集热器采用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1,其最大特点是热效率高、耐冰冻、启动快、保温好、承压高、耐热冲击、运行可靠、维修方便。集热器1中的热管式真空管10(如图2所示)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几支、几十支、几百支、甚至上千支。为了使集热器1能够接收到更多的太阳辐射能,真空管10中的吸热板11可以采用半圆柱面状吸热板(如图3所示),其比平面状吸热板(如图4所示)的日吸热量可以提高10%以上。本技术的制冷机2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还可以采用其他工质的吸收式制冷机。为了保证装置运行的稳定性,使制冷机2的进口热水温度不受太阳辐照瞬时变化的直接影响,太阳能集热器1出口的热水是先进入储热水箱5,再由储热水箱5向制冷机2供热。本技术设置一速热水箱6,主要是为了保证装置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快速启动,同时也可以储存更多的热量。装置连接时,将储热水箱5和速热水箱6上相同的进、出水口分别通过单向、双向或三通阀门F1-F9及管路G1-G4并联。并联管路G1通过管路G5与集热器1的出水口连接;并联管路G2依次通过管路G6、三通阀F10、循环泵P2、管路G7和双向阀F11与制冷机2的热水进水口连接;并联管路G3依次通过管路G8和循环泵P1与集热器1的进水口连接;并联管路G4上的三通阀F9依次通过管路G9、双向阀F12和管路G10与制冷机2的热水出水口连接;在管路G10上连接一支路G11至三通阀F10。同时,在管路G7上连接一支路G32,通过双向阀F25至分流器8。生活用热水箱9的作用主要是在不制冷或供暖的季节供应生活用热水,另外它还可以在夏季储热水箱5中的温度超过94℃极限温度时,作为过热保护的泄热水箱。生活用水箱9内设置盘管12,盘管12的进水口通过管路G12与储热水箱5和速热水箱6的并联管路G1连接,即与集热器1的出水口连接;盘管12的出水口依次通过管路G13、双向阀F13、管路G14和单向阀F14与管路G8并联,也通过循环泵P1与集热器1的进水口连接。由于太阳能装置的运行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气候的影响,为了保证本技术装置可以全天候发挥制冷、采暖功能,辅助锅炉3是必不可少的,辅助锅炉3可以采用电热、燃油、燃气热水锅炉。本技术连接时,将辅助锅炉3的进水口通过管路G15与管路G10连通,辅助锅炉3的出水口通过双向阀F15、管路G16与管路6连通,从而,使辅助锅炉3形成与储热水箱5和速热水箱6的并联的形式。冷却水塔4是为给制冷机2提供冷却水而设置的,冷却水的出水口通过管路G17和循环泵P3与制冷机2的冷却水进水口连接;冷却水的出水口通过双向阀F16和管路G18与制冷机2的冷却水出水口连接。储冷水箱7是根据建筑物用冷的特点而设置的。因为用户日落后要继续用冷,尽管储热水箱可以储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吸收式空调装置,它包括一太阳能集热器,一吸收式制冷机,一储热水箱,所述储热水箱的一进、出水口,通过管路和阀门与所述集热器连接成一循环回路,另一进、出水口通过管路和阀门与所述制冷机内的热水管连接成一循环回路,一冷却塔,其通过管路和阀门与所述制冷机内的冷却管连接成一循环回路,若干空调箱,其内设置有供风盘管,所述空调箱与所述制冷机连接;一辅助锅炉,其进、出水口通过管路和阀门与所述制冷机内的热水管和空调箱分别连接成一循环回路;若干循环水泵和阀门,其分别设置在各个管路上;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速热水箱,其一进、出水口分别通过管路和阀门与所述储热水箱并联、与所述集热器形成一循环回路,其另一进、出水口分别通过管路和阀门与所述储热水箱并联、与所述制冷机内的热水管形成一循环回路;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为热管式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梓年南振英刘芳刘鹰郭淑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