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用胶体蓄电池防泄漏机构,包括蓄电池本体和盒体,所述蓄电池本体位于盒体的内部,且蓄电池本体的下端面与盒体的底板上表面相接触,所述盒体的顶板上设有进料孔,所述进料孔的侧壁上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载料机构,所述盒体的底板上表面设有两盒载物槽,所述载料机构的下端位于载物槽内,且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撞垫,所述防撞垫的下表面设有凹槽;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防止胶体蓄电池泄露而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而且能够缓解胶体蓄电池遭受外力撞击的力度,一定程度上保障胶体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A leakage proof mechanism of gel battery for new energy electric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用胶体蓄电池防泄漏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电池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用胶体蓄电池防泄漏机构。
技术介绍
胶体蓄电池的性能优于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胶体蓄电池具有使用性能稳定,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强,承受长时间放电能力、循环放电能力、深度放电及大电流放电能力强,有过充电及过放电自我保护等优点,然而现有的新能源电动车用胶体蓄电池一般没有防泄漏装置,当胶体蓄电池出现泄露情况时,一般是将蓄电池进行回收处理,若为及时回收不仅会造成环境的污染,而且对使用者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且部分新能源电动车用胶体蓄电池没有防撞方振动装置,若胶体蓄电池收到外力撞击,不仅会影响胶体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严重时还会造成人类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用胶体蓄电池防泄漏机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用胶体蓄电池防泄漏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用胶体蓄电池防泄漏机构,包括蓄电池本体和盒体,所述蓄电池本体位于盒体的内部,且蓄电池本体的下端面与盒体的底板上表面相接触,所述盒体的顶板上设有进料孔,所述进料孔的侧壁上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载料机构,所述盒体的底板上表面设有两盒载物槽,所述载料机构的下端位于载物槽内,且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撞垫,所述防撞垫的下表面设有凹槽,所述蓄电池本体的上端面与凹槽的侧壁相接触;所述盒体的底板上表面与蓄电池本体的下端面均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的上表面与蓄电池本体的下端面相接触。优选的,所述载料机构包括两个载物盒,所述载物盒位于载物槽内,所述载物盒的底板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锁紧机构与载物盒锁紧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下表面,所述载物盒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清理蓄电池本体的清洁机构。优选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插板和插杆,所述插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下端面,所述插板的下端经载物盒的底板上表面插设至其内部,所述插杆的一端插设在插板上,所述插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载物盒的底板内设有空腔,所述滑动板滑动连接在空腔的侧壁上,所述滑动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空腔的侧壁上,所述滑动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穿过空腔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推板。优选的,所述载物盒的侧壁上设有容物槽,所述推板位于容物槽内。优选的,所述刮料机构包括刮料板和一层刷毛,所述刮料板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载物盒的上端面,所述刮料板的上端与蓄电池本体的侧壁相接触,所述刷毛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载物盒的侧壁上,所述刷毛的一端可与蓄电池本体的侧壁相接触。优选的,所述压紧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位于蓄电池本体上的容纳槽的侧壁相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蓄电池本体的上侧与下侧设置防撞垫和压紧板,能够防止盒体在受外力撞击时,蓄电池本体与盒体发生碰撞而给蓄电池带来的损坏;通过在盒体内设置载物盒,便于收集蓄电池内部所泄露的电解质,蓄电池本体内部的电解质外泄而给环境造成污染;通过在载物盒的上端和侧壁上设置刮料板和刷毛,便于保持蓄电池本体侧壁的干净整洁;通过在连接杆上设置插杆,便于连接杆的取出;这种新能源电动车用胶体蓄电池防泄漏机构不仅能够防止胶体蓄电池泄露而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而且能够缓解胶体蓄电池遭受外力撞击的力度,一定程度上保障胶体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连接杆与载物盒的正面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蓄电池本体、2盒体、3紧固螺栓、4固定板、5防撞垫、6容纳槽、7载料机构、701载物盒、7011容物槽、702连接杆、703锁紧机构、7031插板、7032插杆、7033滑动板、7034第二弹簧、7035空腔、7036推杆、7037推板、704清洁机构、7041刮料板、7042刷毛、8压紧板、801防护垫、9载物槽、10第一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用胶体蓄电池防泄漏机构,包括蓄电池本体1和盒体2,蓄电池本体1位于盒体2的内部,且蓄电池本体1的下端面与盒体2的底板上表面相接触,盒体2的顶板上设有进料孔,进料孔的侧壁上通过紧固螺栓3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载料机构7,具体的讲,载料机构7包括两个载物盒701,载物盒701位于载物槽9内,载物盒701的底板上设有连接杆702。连接杆702通过锁紧机构703与载物盒701锁紧连接,具体的讲,锁紧机构703包括插板7031和插杆7032,插板7031的上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杆702的下端面,插板7031的下端经载物盒701的底板上表面插设至其内部,插杆7032的一端插设在插板7031上,插杆70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7033,载物盒701的底板内设有空腔7035,滑动板7033滑动连接在空腔7035的侧壁上,空腔的侧壁上设有供滑动板7033滑动的滑槽,滑动板703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7034,第二弹簧703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空腔7035的侧壁上,滑动板703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推杆7036,推杆7036的一端穿过空腔7035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推板7037,具体的讲,载物盒701的侧壁上设有容物槽7011,推板7037位于容物槽内,便于推动推板7037。连接杆70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4的下表面,载物盒70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清理蓄电池本体1的清洁机构704,具体的讲,清洁机构704包括刮料板7041和一层刷毛7042,刮料板704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载物盒701的上端面,刮料板7041的上端与蓄电池本体1的侧壁相接触,刷毛70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载物盒701的侧壁上,刷毛705的一端可与蓄电池本体1的侧壁相接触,便于对蓄电池本体1的侧壁进行清理,盒体2的底板上表面设有两盒载物槽9,载料机构7的下端位于载物槽9内,且固定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撞垫5,防撞垫5的下表面设有凹槽,蓄电池本体1的上端面与凹槽的侧壁相接触。盒体2的底板上表面与蓄电池本体1的下端面均设有容纳槽6,容纳槽6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第一弹簧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压紧板8,压紧板8的上表面与蓄电池本体1的下端面相接触,具体的讲,压紧板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垫801,防护垫801位于蓄电池本体1上的容纳槽6的侧壁相接触,能够防止蓄电池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用胶体蓄电池防泄漏机构,包括蓄电池本体(1)和盒体(2),所述蓄电池本体(1)位于盒体(2)的内部,且蓄电池本体(1)的下端面与盒体(2)的底板上表面相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2)的顶板上设有进料孔,所述进料孔的侧壁上通过紧固螺栓(3)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载料机构(7),所述盒体(2)的底板上表面设有两盒载物槽(9),所述载料机构(7)的下端位于载物槽(9)内,且固定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撞垫(5),所述防撞垫(5)的下表面设有凹槽,所述蓄电池本体(1)的上端面与凹槽的侧壁相接触;所述盒体(2)的底板上表面与蓄电池本体(1)的下端面均设有容纳槽(6),所述容纳槽(6)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压紧板(8),所述压紧板(8)的上表面与蓄电池本体(1)的下端面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用胶体蓄电池防泄漏机构,包括蓄电池本体(1)和盒体(2),所述蓄电池本体(1)位于盒体(2)的内部,且蓄电池本体(1)的下端面与盒体(2)的底板上表面相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2)的顶板上设有进料孔,所述进料孔的侧壁上通过紧固螺栓(3)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载料机构(7),所述盒体(2)的底板上表面设有两盒载物槽(9),所述载料机构(7)的下端位于载物槽(9)内,且固定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撞垫(5),所述防撞垫(5)的下表面设有凹槽,所述蓄电池本体(1)的上端面与凹槽的侧壁相接触;所述盒体(2)的底板上表面与蓄电池本体(1)的下端面均设有容纳槽(6),所述容纳槽(6)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压紧板(8),所述压紧板(8)的上表面与蓄电池本体(1)的下端面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用胶体蓄电池防泄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机构(7)包括两个载物盒(701),所述载物盒(701)位于载物槽(9)内,所述载物盒(701)的底板上设有连接杆(702),所述连接杆(702)通过锁紧机构(703)与载物盒(701)锁紧连接,所述连接杆(70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4)的下表面,所述载物盒(70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清理蓄电池本体(1)的清洁机构(7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用胶体蓄电池防泄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703)包括插板(7031)和插杆(7032),所述插板(703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永立,李成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宇光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