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多学科协同仿真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0758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多学科协同仿真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设置若干仿真节点,各个仿真节点对应分布式计算机中不同的仿真工具软件,具有不同的仿真功能;每个仿真节点作为发布方和/或订阅方,各仿真节点之间使用DDS网络进行数据交换;将各仿真节点中的仿真软件以流程绘制的方式连接起来完成特定的仿真任务,实现协同仿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基于Web的方式,提供定制化的协同仿真流程刻画,满足特定行业的协同仿真使用需求,仿真模块扩展性强,属于一种轻量化的云协同仿真工具;在仿真数据传输中,使用基于DDS的数据分发技术,同时结合仿真时序管理功能,可满足对仿真数据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协同仿真场景。

A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simulation method and system based on cloud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多学科协同仿真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信息技术、仿真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多学科协同仿真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仿真技术是以控制论、信息技术等为基础,以计算机等设备为工具,利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对假象的或现实的系统进行研究及实验的,涉及多学科、具有综合性的技术。其特点是具有很好的可控性,并且没有破坏性,更不受外界条件的限制。仿真的本质是将知识进行特殊处理的过程,涉及到了不同学科的经验和知识。仿真技术在航空航天、工业制造、数学研究、计算机研发等行业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分布仿真技术作为仿真技术中具有代表性的技术之一,其目的是将分散在不同场所的不同仿真设备通过网络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大规模仿真。分布仿真技术经历了仿真网络(SIMNET)、分布交互仿真(DIS)和聚合仿真协议(ALSP)、高级体系结构(HLA)三个阶段的发展。随着网络、计算机、传感器等技术的发展,数据形式的大量信息在分布仿真系统的计算机中传递,其数据分发的过程随着需求的不断变化而变得越来越复杂。数据分发不仅仅要建立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数据传递关系,还必须保证在传输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实时性,并具有良好的传输质量。高层体系结构(HLA)需要以运行支撑环境(RTI)为工作中心。其发布和订阅过于频繁,不支持服务质量(QoS),存在着性能瓶颈和可伸缩性的问题,越来越不能满足实际数据分发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更加灵活的DDS(DataDistributeService,数据分发服务)获得了关注,随着其标准的逐渐完善,在分布仿真领域,有越来越多的系统架构在DDS之上。DDS数据分发作为分布仿真系统中的核心环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功能需求:建立供需关系、传递数据、构建安全可靠的分布式组织体系。OMG(ObjectManagementGroup,对象管理组织)组织从这三方面的需求出发,制定出了DDS规范。DDS规范以数据为中心,将数据存储在全局数据空间中,并通过数据空间中的数据与不同节点中数据对应的主题等信息,实现各个节点之间的数据分发。DDS的优势在于其传输速度高、传输时延小、扩展性强并可以使用服务质量(QoS)策略保证服务质量。协同仿真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通用的协同仿真平台,如ANSYS,ADAMS公司开发的多学科协同仿真的平台,该类平台多是基于客户端/服务器的架构,用户需要购买License来使用该类软件。目前,国际较大的工业软件厂商正开始探索传统C/S架构的软件进行整体云化迁移,通过订阅的方式提供服务。由于整体云化迁移的软件使用价格普遍较高,且多数行业企业用户只在产品设计阶段使用到协同仿真功能,使用率并不高。另外一类使用基于Web的软件使用方式,仿真类的软件如国外的Simscale,国内的Simright、EasyCAE等软件,通过云化集成的前处理,求解器,后处理,结合远程调用高性能计算服务器的方式,实现了结构静力学、传热学等单学科的轻量化仿真功能,该类基于Web的求解稳定性和准确性方面还有待提高,同时在多学科协同仿真方面的能力暂时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过基于Web的方式,提供定制化的协同仿真流程刻画,满足特定行业的协同仿真使用需求。协同仿真使用的仿真工具软件通过虚拟远程桌面技术进行调用,仿真模块扩展性强,属于一种轻量化的云协同仿真工具。在仿真数据传输中,使用基于DDS的数据分发技术,同时结合仿真时序管理功能,可满足对仿真数据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协同仿真场景。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多学科协同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若干仿真节点,各个仿真节点对应分布式计算机中不同的仿真工具软件,具有不同的仿真功能;每个仿真节点作为发布方和/或订阅方,各仿真节点之间使用DDS网络进行数据交换;将各仿真节点中的仿真软件以流程绘制的方式连接起来完成特定的仿真任务,实现协同仿真。进一步地,通过浏览器页面访问的方式,实现面向机电液一体化协同仿真流程定义,仿真模型上传,仿真参数配置,仿真运行管理以及仿真数据可视化功能。进一步地,在协同仿真过程中,使用QoS策略以及心跳检测机制进行时间管理,其中QoS策略用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心跳监测机制用来进行监测仿真程序执行状态是否异常;所述心跳检测机制使用加速推拉模型,用于排除不确定性因素,降低误判概率,同时间接作为时间校准依据,为协同仿真系统提供同步信号。进一步地,各仿真节点中包含一个控制及显示节点,用于从其它仿真节点接收模型参数信息和仿真进程信息,并发送控制命令信息。进一步地,所有模型参数的传递与接收,仿真时序同步与控制,仿真过程的开始与终止都由相应的控制函数进行判断并执行;控制函数通过从DDS中间件接收到的目标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主程序通过调用控制函数,并加上循环或分支类型的判断,即能够完成一次完整的协同仿真过程。进一步地,通过多媒体时钟功能,以共同约定的方式响应仿真工具软件运行的控制函数和DDS接口函数,从而完成每一个仿真节点中的仿真过程。进一步地,DDS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主要以DDS中间件的形式工作,各学科模型应用程序在访问DDS中间件时,基于开源软件OpenDDS的软件环境,通过调用DDS中标准的发布和订阅框架,定义传输的数据类型,并创建与协同仿真中必须的数据类型对应的发布和订阅过程。进一步地,协同仿真过程中通过API接口调用方式,实现与主流云仿真厂商提供的仿真软件云、仿真桌面云、作业调度、高性能计算的集成,实现多学科协同仿真任务的高效执行。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多学科协同仿真系统,其包括若干仿真节点,各个仿真节点对应分布式计算机中不同的仿真工具软件,具有不同的仿真功能;每个仿真节点作为发布方和/或订阅方,各仿真节点之间使用DDS网络进行数据交换;将各仿真节点中的仿真软件以流程绘制的方式连接起来完成特定的仿真任务,实现协同仿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在协同仿真参数交互方面,使用DDS的数据分发技术,发布/订阅的模式,使得参与协同仿真的人员不用同时在线,协同仿真流程只需完成向导式的仿真流程,即可进行协同仿真任务;使用DDS网络实现分布式数值协同仿真,并满足大数据量的低延时传输;2)基于Web的方式实现协同仿真,支持分布式的协同仿真模式,仿真数据可集成到云端,便于仿真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3)基于云平台的多学科协同仿真工具具有开放的接口,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主要体现在,协同仿真过程中通过API接口调用方式,实现与主流云仿真厂商提供的仿真软件云,仿真桌面云,作业调度,高性能计算等集成,实现多学科协同仿真任务的高效执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结构图。图2是多学科协同仿真原理图。图3是基于云平台的仿真引擎示意图。图4是发布/订阅框架示意图。图5是DDS发布订阅过程示意图。图6是基于Web的分布式协同仿真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多学科协同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设置若干仿真节点,各个仿真节点对应分布式计算机中不同的仿真工具软件,具有不同的仿真功能;/n每个仿真节点作为发布方和/或订阅方,各仿真节点之间使用DDS网络进行数据交换;/n将各仿真节点中的仿真软件以流程绘制的方式连接起来完成特定的仿真任务,实现协同仿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多学科协同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若干仿真节点,各个仿真节点对应分布式计算机中不同的仿真工具软件,具有不同的仿真功能;
每个仿真节点作为发布方和/或订阅方,各仿真节点之间使用DDS网络进行数据交换;
将各仿真节点中的仿真软件以流程绘制的方式连接起来完成特定的仿真任务,实现协同仿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浏览器页面访问的方式,实现面向机电液一体化协同仿真流程定义,仿真模型上传,仿真参数配置,仿真运行管理以及仿真数据可视化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协同仿真过程中,使用QoS策略以及心跳检测机制进行时间管理,其中QoS策略用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心跳监测机制用来进行监测仿真程序执行状态是否异常;所述心跳检测机制使用加速推拉模型,用于排除不确定性因素,降低误判概率,同时间接作为时间校准依据,为协同仿真系统提供同步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仿真节点中包含一个控制及显示节点,用于从其它仿真节点接收模型参数信息和仿真进程信息,并发送控制命令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有模型参数的传递与接收,仿真时序同步与控制,仿真过程的开始与终止都由相应的控制函数进行判断并执行;控制函数通过从DDS中间件接收到的目标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主程序通过调用控制函数,并加上循环或分支类型的判断,即能够完成一次完整的协同仿真过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多媒体时钟功能,以共同约定的方式响应仿真工具软件运行的控制函数和DDS接口函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旭东王艳广宿春慧党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