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塞加工用双头刀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058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塞加工用双头刀架,可以增加传统机床的刀位及对其的控制,可以满足复杂结构的加工要求,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座和两组动力头装置,所述两组动力头装置并排设置于底座上,动力头装置包括电主轴、用于驱动电主轴平移的第一线性模组、用于驱动电主轴升降的第二线性模组和用于驱动电主轴进给的第三线性模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机床技术领域。

A double head tool holder for piston machi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塞加工用双头刀架
本技术属于机床
,特指一种活塞加工用双头刀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活塞加工用卧式机床,通常包括一个用于夹持活塞的夹具和一个用于加工的动力头,动力头上安装用于加工的刀杆;但单个动力头只能安装单个刀杆,加工时只能对工件先加工一个工序,然后到第二台机车上通过不同刀具实现下一个工序加工,其之间有上下料的安装过程,容易浪费时间,且重新安装会影响加工精度,因此需要进行改进。本方案中主要通过现有的电主轴和线性模组进行改进,电主轴是在数控机床领域出现的将机床主轴与主轴电机融为一体的结构,结构更加简单易于安装;线性模组为直线传动装置,主要包括伺服电机、丝杆、滑动块和外壳等结构,通过丝杆的传动方式进行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塞加工用双头刀架,可以增加传统机床的刀位及对其的控制,可以满足复杂结构的加工要求。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活塞加工用双头刀架,包括底座和两组动力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动力头装置并排设置于底座上,动力头装置包括电主轴、用于驱动电主轴平移的第一线性模组、用于驱动电主轴升降的第二线性模组和用于驱动电主轴进给的第三线性模组,第一线性模组、第二线性模组和第三线性模组均包括滑动块,第一线性模组安装于底座上,第二线性模组安装于第一线性模组的滑动块上,第三线性模组安装于第二线性模组的滑动块上,电主轴安装于第三线性模组的滑动块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刀具安装于电主轴上,可以实现转动、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移动,可调节性好,且各线性模组均可通过PLC编程控制进行调节,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两组动力头装置可以分别单独进行对工件进行加工,也可以同时对工件进行加工,功能更加多样,可以满足复杂结构加工要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线性模组的滑动块上还设有用于固定第二线性模组的第一托板,底座上还设有置于第一线性模组两侧滑轨,第一托板两端的底部设有与滑轨适配的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线性模组和第二线性模组之间通过第一托板安装连接,且通过滑轨和滑槽设置,可以提高第一托板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即提高整体的结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托板上还设有置于第二线性模组两侧,的定位杆,定位杆下端与第一托板固定连接,定位杆的上端与第二线性模组之间通过设有支杆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杆下端与第一托板之间可以为螺纹连接,且定位杆的下端也可以贯穿第一托板并与底座螺纹连接,支杆一端可通过螺纹连接或焊接的方式固定于第二线性模组的外壳上,支杆的另一端可以设置与定位杆适配的套孔,且套孔可以通过螺栓径向紧固,起到连接作用,定位杆可以进一步增加第二线性模组与第一托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线性模组的滑动块上设有第二托板,第二托板包括横板和竖板,横板和竖板连接呈L型结构,竖板固定于第二线性模组的滑动块上,第三线性模组安装于横板上,且竖板上设有套于定位杆上的导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托板便于第二线性模组与第三线性模组之间的安装固定,且通过导套的设置,可以增加第三线性模组与第二线性模组之间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加工精度,其中上述各线性模组与托板之间及托板与滑动块之间均可通过螺栓或螺钉进行连接固定;电主轴外设有主轴机座壳,再通过主轴机座壳安装于第三线性模组的滑动块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托板上还设有与第一线性模组连接的加强筋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板用于增加第一线性模组与第一托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提高加工时整体的结构稳定性,确保加工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的A-A向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底座;2、电主轴;3、第一线性模组;4、第二线性模组;5、第三线性模组;6、滑动块;7、第一托板;8、滑轨;9、定位杆;10、支杆;11、第二托板;12、横板;13、竖板;14、导套;15、加强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2:一种活塞加工用双头刀架,包括底座1和两组动力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动力头装置并排设置于底座1上,动力头装置包括电主轴2、用于驱动电主轴2平移的第一线性模组3、用于驱动电主轴2升降的第二线性模组4和用于驱动电主轴2进给的第三线性模组5,第一线性模组3、第二线性模组4和第三线性模组5均包括滑动块6,第一线性模组3安装于底座1上,第二线性模组4安装于第一线性模组3的滑动块6上,第三线性模组5安装于第二线性模组4的滑动块6上,电主轴2安装于第三线性模组5的滑动块6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刀具安装于电主轴2上,可以实现转动、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移动,可调节性好,且各线性模组均可通过PLC编程控制进行调节,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两组动力头装置可以分别单独进行对工件进行加工,也可以同时对工件进行加工,功能更加多样,可以满足复杂结构加工要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线性模组3的滑动块6上还设有用于固定第二线性模组4的第一托板7,底座1上还设有置于第一线性模组3两侧滑轨8,第一托板7两端的底部设有与滑轨8适配的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线性模组3和第二线性模组4之间通过第一托板7安装连接,且通过滑轨8和滑槽设置,可以提高第一托板7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即提高整体的结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托板7上还设有置于第二线性模组4两侧,的定位杆9,定位杆9下端与第一托板7固定连接,定位杆9的上端与第二线性模组4之间通过设有支杆10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杆9下端与第一托板7之间可以为螺纹连接,且定位杆9的下端也可以贯穿第一托板7并与底座1螺纹连接,支杆10一端可通过螺纹连接或焊接的方式固定于第二线性模组4的外壳上,支杆10的另一端可以设置与定位杆9适配的套孔,且套孔可以通过螺栓径向紧固,起到连接作用,定位杆9可以进一步增加第二线性模组4与第一托板7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线性模组4的滑动块6上设有第二托板11,第二托板11包括横板12和竖板13,横板12和竖板13连接呈L型结构,竖板13固定于第二线性模组4的滑动块6上,第三线性模组5安装于横板12上,且竖板13上设有套于定位杆9上的导套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托板11便于第二线性模组4与第三线性模组5之间的安装固定,且通过导套14的设置,可以增加第三线性模组5与第二线性模组4之间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加工精度,其中上述各线性模组与托板之间及托板与滑动块6之间均可通过螺栓或螺钉进行连接固定;电主轴2外设有主轴机座壳,再通过主轴机座壳安装于第三线性模组5的滑动块6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托板7上还设有与第一线性模组3连接的加强筋板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塞加工用双头刀架,包括底座(1)和两组动力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动力头装置并排设置于底座(1)上,动力头装置包括电主轴(2)、用于驱动电主轴(2)平移的第一线性模组(3)、用于驱动电主轴(2)升降的第二线性模组(4)和用于驱动电主轴(2)进给的第三线性模组(5),第一线性模组(3)、第二线性模组(4)和第三线性模组(5)均包括滑动块(6),第一线性模组(3)安装于底座(1)上,第二线性模组(4)安装于第一线性模组(3)的滑动块(6)上,第三线性模组(5)安装于第二线性模组(4)的滑动块(6)上,电主轴(2)安装于第三线性模组(5)的滑动块(6)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塞加工用双头刀架,包括底座(1)和两组动力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动力头装置并排设置于底座(1)上,动力头装置包括电主轴(2)、用于驱动电主轴(2)平移的第一线性模组(3)、用于驱动电主轴(2)升降的第二线性模组(4)和用于驱动电主轴(2)进给的第三线性模组(5),第一线性模组(3)、第二线性模组(4)和第三线性模组(5)均包括滑动块(6),第一线性模组(3)安装于底座(1)上,第二线性模组(4)安装于第一线性模组(3)的滑动块(6)上,第三线性模组(5)安装于第二线性模组(4)的滑动块(6)上,电主轴(2)安装于第三线性模组(5)的滑动块(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塞加工用双头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性模组(3)的滑动块(6)上还设有用于固定第二线性模组(4)的第一托板(7),底座(1)上还设有置于第一线性模组(3)两侧滑轨(8),第一托板(7)两端的底部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松辉潘菁
申请(专利权)人:大昌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