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回收处理用圆筒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0177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回收处理用圆筒分离装置,包括有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圆筒、设置在所述圆筒下方的输送带,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驱动所述圆筒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和驱动所述输送带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圆筒的筒壁设置有筛孔,且一端设置进料口、另一端设置出料口;所述圆筒的内壁设置有呈螺旋延伸的推进板和若干拨料板,所述拨料板均设置在所述推进板之间的间隔处,且两端均连接到所述推进板上;所述推进板上设置有若干分离片和若干分离柱,所述分离柱沿所述圆筒的径向设置,且越靠近所述出料口位置处的分离柱越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将大块垃圾团扬起,将其打散分离,并将粘结于垃圾团内部的泥沙等筛出。

A cylinder separation device for garbage recovery and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回收处理用圆筒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垃圾回收处理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回收处理用圆筒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在垃圾回收处理过程中,常常会用到圆筒分离机对垃圾进行分离,现有的圆筒分离机通常都包括有机架、倾斜设置在机架上的圆筒、设置在圆筒下方的输送装置、驱动圆筒转动的驱动装置等;圆筒两端开口,筒壁设置密布的筛孔;在进行垃圾分类时,圆筒转动,并将垃圾从圆筒的一端放入,在转动过程中,垃圾将向圆筒的另一端移动,同时垃圾内部尺寸小于筛孔的泥沙等将被筛出,并落入到输送装置上,输送装置将不要的泥沙等移出圆筒下方,而垃圾中尺寸大于筛孔的物质将从圆筒的另一端开口被放出;这种圆筒分离机结构简单,但是由于垃圾往往会存在相互纠缠结团,特别是含有较多塑料袋等塑料制片的垃圾,其往往会形成体积很大的垃圾团,这种垃圾团由于体积大,质量大,圆筒在转动过程中,仅靠圆筒与垃圾团之间的摩擦力很难将垃圾团扬起并使其分散,而垃圾团内部又容易粘结较多的泥沙等无用杂质,因此难以起到彻底分离垃圾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将大块垃圾团扬起,将其打散分离,并将粘结于其内部的泥沙等筛出的垃圾回收处理用圆筒分离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回收处理用圆筒分离装置,包括有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圆筒、设置在所述圆筒下方的输送带,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驱动所述圆筒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和驱动所述输送带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圆筒的筒壁设置有筛孔,且一端设置进料口、另一端设置出料口;所述圆筒的内壁设置有呈螺旋延伸的推进板和若干拨料板,所述拨料板均设置在所述推进板之间的间隔处,且两端均连接到所述推进板上;所述推进板上设置有若干分离片和若干分离柱,所述分离柱沿所述圆筒的径向设置,且越靠近所述出料口位置处的分离柱越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进一步,所述分离柱远离所述圆筒内壁的一端设置成尖锥形。进一步,所述分离柱与所述分离片之间间隔交替设置。进一步,所述拨料板弯折成V形,且包括有拨动段和抛送段,所述拨动段沿圆筒的轴向延伸,所述抛送段位于靠近进料口一端。进一步,所述拨料板螺旋排布在所述圆筒的内壁上,且旋向与推进板相同。进一步,所述圆筒倾斜设置,且进料口高于出料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圆筒的内壁上设置推进板和拨料板,在圆筒转动时,螺旋设置的推进板,可以推动垃圾向出料口的一侧移动,而设置拨料板,可以在圆筒转动过程中,将垃圾团向上拨动而扬起;并且,由于推进板上还设置有分离柱,在垃圾团扬起和下落的过程中,分离柱将与垃圾团之间产生撞击撕扯,从而将大块的垃圾团撕裂形成较小块的垃圾团,而由于推进板上还设置有分离片,较小的垃圾团在被扬起后又将与分离片接触碰撞,从而被分离片进一步分割而分散开来,并且垃圾团在与分离柱和分离片接触的过程中,粘结在其中的泥沙也将在碰撞过程中与塑料等有用垃圾脱离,进而从通过筛孔落入到圆筒下方的输送装置上。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圆筒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圆筒的纵向剖切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圆筒的横向剖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垃圾回收处理用圆筒分离装置,包括有机架1、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圆筒3、设置在所述圆筒3下方的输送带2,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驱动所述圆筒3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和驱动所述输送带2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圆筒3的筒壁设置有筛孔,且一端设置进料口31、另一端设置出料口32;所述圆筒3的内壁设置有呈螺旋延伸的推进板33和若干拨料板34,所述拨料板34设置在所述推进板33之间的间隔位置处,且两端均连接到所述推进板33上;所述推进板33上设置有若干分离片35和若干分离柱36,所述分离柱36沿所述圆筒3的径向设置。通过在圆筒3的内壁上设置推进板33和拨料板34,在圆筒3转动时,螺旋设置的推进板33,可以推动垃圾向出料口32的一侧移动,而设置拨料板34,可以在圆筒3转动过程中,将垃圾团向上拨动而扬起;并且,由于推进板33上还设置有分离柱36,在垃圾团扬起和下落的过程中,分离柱36将与垃圾团之间产生撞击撕扯,从而将大块的垃圾团撕裂形成较小块的垃圾团,而由于推进板33上还设置有分离片35,较小的垃圾团在被扬起后又将与分离片35接触碰撞,从而被分离片35进一步分割而分散开来,并且垃圾团在与分离柱36和分离片35接触的过程中,粘结在其中的泥沙也将在碰撞过程中与塑料等有用垃圾脱离,进而从通过筛孔落入到圆筒3下方的输送装置上。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越靠近所述出料口32位置处的分离柱36越短;而将分离柱36设置成距离出料口32长度越小,是由于垃圾在圆筒3内分离的过程中,越靠近出料口32处的垃圾被分散的程度越好,垃圾团的尺寸越小,从而无需设置过长的分离柱36,并且,邻近出料口32设置的分离柱36尺寸过长也容易影响垃圾通过出料口32,造成垃圾在出料口32处堆积。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所述分离柱36远离所述圆筒3内壁的一端设置成尖锥形,以便于分离柱36与垃圾团接触时能够更好地刺入垃圾团中从而更容易将垃圾团撕扯分离。同时,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所述分离柱36与所述分离片35之间间隔交替设置,以提高圆筒3转动过程中垃圾团扬起下落后与分离柱36和分离片35之间接触碰撞的概率。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所述拨料板34弯折成V形,且包括有拨动段341和抛送段342,所述拨动段341沿圆筒3的轴向延伸,所述抛送段342位于靠近进料口31一端;在圆筒3转动过程中,随着拨料板34向上运动,处于拨料板34位置的垃圾将先随着抛送段342滑动完成向出料口32一侧的抛送,从而进一步使得垃圾向出料口32一侧移动,而拨动段341则主要用于将垃圾团沿着圆筒3转动的方向向上拨动扬起。优选地,所述拨料板34螺旋排布在所述圆筒3的内壁上,且旋向与推进板33相同,以使得能够通过拨料板34实现将垃圾逐步地向出料口32一侧抛送和扬起。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所述圆筒3倾斜设置,且进料口31高于出料口32,从而便于垃圾更容易向出料口32一侧移动,进一步避免垃圾在圆筒3内堆积。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回收处理用圆筒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1)、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圆筒(3)、设置在所述圆筒(3)下方的输送带(2),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驱动所述圆筒(3)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和驱动所述输送带(2)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圆筒(3)的筒壁设置有筛孔,且一端设置进料口(31)、另一端设置出料口(32);所述圆筒(3)的内壁设置有呈螺旋延伸的推进板(33)和若干拨料板(34),所述拨料板(34)均设置在所述推进板(33)之间的间隔处,且两端均连接到所述推进板(33)上;所述推进板(33)上设置有若干分离片(35)和若干分离柱(36),所述分离柱(36)沿所述圆筒(3)的径向设置,且越靠近所述出料口(32)位置处的分离柱(36)越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回收处理用圆筒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1)、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圆筒(3)、设置在所述圆筒(3)下方的输送带(2),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驱动所述圆筒(3)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和驱动所述输送带(2)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圆筒(3)的筒壁设置有筛孔,且一端设置进料口(31)、另一端设置出料口(32);所述圆筒(3)的内壁设置有呈螺旋延伸的推进板(33)和若干拨料板(34),所述拨料板(34)均设置在所述推进板(33)之间的间隔处,且两端均连接到所述推进板(33)上;所述推进板(33)上设置有若干分离片(35)和若干分离柱(36),所述分离柱(36)沿所述圆筒(3)的径向设置,且越靠近所述出料口(32)位置处的分离柱(36)越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回收处理用圆筒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柱(36)远离所述圆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金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之讯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