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火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0046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柴火灶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中设置有燃烧室和燃烧灶,所述机体底部设置有第一灰尘室,所述第一灰尘室左侧设置有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灰尘室上方设置有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上方设置有第三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左侧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三传动腔上方设置有吹风室,所述吹风室上方设置有第四传动腔,该装置工作时,能够通过调节组件控制吹风室和第一排灰室的开关,能够通过吹风组件对燃烧室中的柴火尽提供充足的氧气,并且可通过翻动组件对柴火进行上下翻动从而使柴火更加充分的燃烧,节省柴火且提高了利用率,还能够在排烟口中滤网的作用下,过滤排入空气中的烟气,从而避免污染环境。

A firewood stov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柴火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炉或灶
,具体地说是一种柴火灶装置。
技术介绍
柴火灶是农村家用的一种烧柴做饭的装置,但是现有设备通常配有风箱,通过人工对燃烧室进行吹风,增加了工作难度,不利于人们进行其他操作,柴火利用率低且工作效率低下,并且需要人工进行对柴火的翻动,操作不当可能会对身体造成影响,并且燃烧产生的灰尘需要人工进行掏灰,十分不便,燃烧排出的烟气直接排入空气,污染环境且不利于人们的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柴火灶装置,能够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柴火灶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中设置有燃烧室和燃烧灶,所述机体底部设置有第一灰尘室,所述第一灰尘室左侧设置有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灰尘室上方设置有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上方设置有第三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左侧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三传动腔上方设置有吹风室,所述吹风室上方设置有第四传动腔,所述机体内设置有翻动组件,所述翻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四传动腔左端壁固定安装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末端动力连接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第四传动腔右端壁转动安装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第四传动腔左端壁转动安装的第二转轴,所述燃烧室左侧设置有第五传动腔,所述第五传动腔左端壁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燃烧室左端壁设置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二转轴右端穿过所述第五传动腔且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五传动腔内的不完全齿轮,所述不完全齿轮前后两端可啮合有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的环形板。优选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传动腔底端壁固定安装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末端动力连接有上下延伸且穿过所述第三传动腔并与所述吹风室下端壁转动安装的蜗杆轴,所述蜗杆轴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内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右端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左右延伸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腔与所述第二传动腔间的壁体中,所述第三转轴右端穿入所述第二传动腔且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右端啮合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中心处固定安转以后前后延伸且与所述第二传动腔前后端壁转动安装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四锥齿轮前侧的绕线轮,所述第一灰尘室上方设置有第四滑槽,所述第二传动腔与所述第四滑槽间连通设有通孔,所述绕线轮的绕线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滑动安装在所述第四滑槽中的挡块,所述挡块左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四滑槽左端固定安装的弹簧。优选地,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蜗杆轴左端啮合且位于所述第三传动腔中的蜗轮,所述蜗轮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前后延伸且与所述第三传动腔前后端壁转动安装的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蜗轮后侧的直齿轮,所述直齿轮左端啮合有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配合的移动板。优选地,所述吹风组件包括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的第三带轮,所述第三带轮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有与所述吹风室内的第四带轮,所述第四带轮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左右延伸且右端与所述吹风室右端壁转动安装的第六转轴,所述第六转轴左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吹风室与所述第五传动腔和所述燃烧室连通设有通风口。优选地,所述排灰组件包括与所述燃烧室与第一灰尘室间连通设有的第一排灰管,所述燃烧室右侧设置有第五滑槽,所述环形板右端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内上下滑动且可以过滤灰尘的滑动滤板,所述机体上端右部设置有排烟,所述燃烧室右侧设置有第二灰尘室,所述燃烧室与所述排烟口间连通设有第二排灰管,所述排烟口内固定安装有阻止灰尘排入空气的滤网。有益效果为:该装置工作时,能够通过调节组件控制吹风室和第一排灰室的开关,能够通过吹风组件对燃烧室中的柴火尽提供充足的氧气,并且可通过翻动组件对柴火进行上下翻动从而使柴火更加充分的燃烧,节省柴火且提高了利用率,还能够在排烟口中滤网的作用下,过滤排入空气中的烟气,从而避免污染环境。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一种柴火灶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3中C-C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下面结合图1-4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一种柴火灶装置,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中设置有燃烧室15和燃烧灶14,所述机体1底部设置有第一灰尘室44,所述第一灰尘室左侧设置有第一传动腔32,所述第一灰尘室44上方设置有第二传动腔27,所述第一传动腔32上方设置有第三传动腔37,所述第一传动腔左侧设置有第一滑槽41,所述第三传动腔37上方设置有吹风室52,所述吹风室上方设置有第四传动腔11,所述机体内设置有翻动组件,所述翻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四传动腔11左端壁固定安装的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末端动力连接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第四传动腔11右端壁转动安装的第一转轴13,所述第一转轴13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42,所述第一带轮42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有第二带轮43,所述第二带轮43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第四传动腔11左端壁转动安装的第二转轴53,所述燃烧室15左侧设置有第五传动腔51,所述第五传动腔左端壁设置有第二滑槽45,所述燃烧室左端壁设置有第三滑槽46,所述第二转轴53右端穿过所述第五传动腔51且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五传动腔51内的不完全齿轮49,所述不完全齿轮49前后两端可啮合有与所述第二滑槽46滑动配合的环形板45。有益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传动腔32底端壁固定安装的第二电机33,所述第二电机33末端动力连接有上下延伸且穿过所述第三传动腔37并与所述吹风室52下端壁转动安装的蜗杆轴34,所述蜗杆轴34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内的第一锥齿轮35,所述第一锥齿轮35右端啮合有第二锥齿轮36,所述第二锥齿轮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左右延伸的第三转轴22,所述第三转轴22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腔32与所述第二传动腔27间的壁体中,所述第三转轴22右端穿入所述第二传动腔27且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23,所述第三锥齿轮23右端啮合有第四锥齿轮24,所述第四锥齿轮24中心处固定安转以后前后延伸且与所述第二传动腔前后端壁转动安装的第四转轴25,所述第四转轴25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四锥齿轮24前侧的绕线轮25,所述第一灰尘室44上方设置有第四滑槽29,所述第二传动腔27与所述第四滑槽2间连通设有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柴火灶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中设置有燃烧室和燃烧灶,所述机体底部设置有第一灰尘室,所述第一灰尘室左侧设置有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灰尘室上方设置有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上方设置有第三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左侧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三传动腔上方设置有吹风室,所述吹风室上方设置有第四传动腔,所述机体内设置有翻动组件,所述翻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四传动腔左端壁固定安装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末端动力连接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第四传动腔右端壁转动安装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第四传动腔左端壁转动安装的第二转轴,所述燃烧室左侧设置有第五传动腔,所述第五传动腔左端壁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燃烧室左端壁设置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二转轴右端穿过所述第五传动腔且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五传动腔内的不完全齿轮,所述不完全齿轮前后两端可啮合有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的环形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火灶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中设置有燃烧室和燃烧灶,所述机体底部设置有第一灰尘室,所述第一灰尘室左侧设置有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灰尘室上方设置有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上方设置有第三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左侧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三传动腔上方设置有吹风室,所述吹风室上方设置有第四传动腔,所述机体内设置有翻动组件,所述翻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四传动腔左端壁固定安装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末端动力连接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第四传动腔右端壁转动安装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第四传动腔左端壁转动安装的第二转轴,所述燃烧室左侧设置有第五传动腔,所述第五传动腔左端壁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燃烧室左端壁设置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二转轴右端穿过所述第五传动腔且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五传动腔内的不完全齿轮,所述不完全齿轮前后两端可啮合有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的环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柴火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传动腔底端壁固定安装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末端动力连接有上下延伸且穿过所述第三传动腔并与所述吹风室下端壁转动安装的蜗杆轴,所述蜗杆轴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内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右端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左右延伸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腔与所述第二传动腔间的壁体中,所述第三转轴右端穿入所述第二传动腔且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右端啮合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吉虹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