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蒸汽压力和温度协同调节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0003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蒸汽压力和温度协同调节的装置及方法,由蒸汽入口段、节流减压段、多级孔板、混合减温段、气液分离段、蒸汽出口段组成,所述节流减压段为渐缩渐扩结构,渐缩管大口径处与蒸汽入口段相连;所述多级孔板中节流孔板的级数根据使用需求确定;冷却水雾化管有多个斜孔入口,根据使用需要决定开启或闭合;所述混合减温段实现蒸汽和冷却水的充分混合;所述气液分离段将出口蒸汽中的液滴分离,提高蒸汽品质。本申请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对高温高压蒸汽进行压力和温度的协同调节,不浪费能源,方便快捷。

A device and method of steam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coordinated reg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汽压力和温度协同调节的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阀后蒸汽的温度和压力调节,具体是一种减温减压器。
技术介绍
现代工业特别是热能工程中广泛使用蒸汽作为工作介质,如电力、化工、纺织等行业,需要调节蒸汽的温度和压力,以满足用户对蒸汽参数的使用需求。减温减压器在转变蒸汽热能参数的同时能够有效利用余热,起到节约热能的作用。现有减温减压装置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将过热蒸汽与冷却水进行热质交换,通过冷却水在减温器中发生雾化、升温和汽化等一系列变化来实现。冷却水与蒸汽的接触面积一般较小,影响减温减压效果,导致温度变化反应慢,控制不够准确。同时,冷却水和蒸汽的比例难以把握准确,冷却水过少导致出口蒸汽过热度偏高,冷却水过量则降低出口蒸汽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减温减压装置使用过程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蒸汽压力和温度协同调节的装置,可以提高出口蒸汽的品质,满足使用需求。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蒸汽压力和温度协同调节的装置,其包括蒸汽入口段、节流减压段、多级孔板、混合减温段、气液分离段和蒸汽出口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汽压力和温度协同调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汽入口段(1)、节流减压段(2)、多级孔板(3)、混合减温段、气液分离段(6)和蒸汽出口段(7),所述节流减压段(2)为渐缩渐扩结构,其中渐缩管大口径端与蒸汽入口段(1)相连,渐扩管的大口径端连接多级孔板(3);所述混合减温段为双层嵌套结构,其中内层为穿孔管(5),外层为冷却水雾化管(4),所述穿孔管(5)外侧环绕有翅片,所述冷却水雾化管(4)上朝外开设有若干斜孔入口,冷却水通过所述斜孔入口以雾状进入冷却水雾化管(4)内腔,并通过与所述翅片换热后进入穿孔管(5)中与管内蒸汽接触;所述穿孔管(5)一端通过多级孔板(3)与蒸汽入口段(1)渐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压力和温度协同调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汽入口段(1)、节流减压段(2)、多级孔板(3)、混合减温段、气液分离段(6)和蒸汽出口段(7),所述节流减压段(2)为渐缩渐扩结构,其中渐缩管大口径端与蒸汽入口段(1)相连,渐扩管的大口径端连接多级孔板(3);所述混合减温段为双层嵌套结构,其中内层为穿孔管(5),外层为冷却水雾化管(4),所述穿孔管(5)外侧环绕有翅片,所述冷却水雾化管(4)上朝外开设有若干斜孔入口,冷却水通过所述斜孔入口以雾状进入冷却水雾化管(4)内腔,并通过与所述翅片换热后进入穿孔管(5)中与管内蒸汽接触;所述穿孔管(5)一端通过多级孔板(3)与蒸汽入口段(1)渐扩管的大口径端连通,另一端连通气液分离段(6);所述气液分离段(6)的管体沿程设有若干内侧挡板,用于分离流经的蒸汽中的液滴;气液分离段(6)末端连通蒸汽出口段(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压力和温度协同调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孔板(3)的外径和节流减压段(2)渐扩管的大口径端的内径相等,也和冷却水雾化管(4)的内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压力和温度协同调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孔板(3)上的开孔区域仅位于所述穿孔管(5)的连接端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压力和温度协同调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雾化管(4)上共有4列斜孔入口,每一列斜孔入口的排布方向与冷却水雾化管(4)轴向平行,4列斜孔入口沿管道周向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压力和温度协同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锦远杨晨金志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