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衣机的控制方法及洗衣机技术

技术编号:241974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洗衣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洗衣机的控制方法和洗衣机,其中洗衣机的控制方法为:在漂洗最终脱水阶段,当偏心撞杆的次数为奇数次时,执行停机排水程序,当偏心撞杆的次数为偶数次时,执行水流纠偏程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洗衣机,采用上述的洗衣机控制方法进行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控制方法和洗衣机,能够减小漂洗最终脱水阶段中负载偏心纠正的耗水量,降低洗衣机能耗,减小洗涤成本。

A control method of washing machine and wash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洗衣机的控制方法及洗衣机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为201910008654.1,申请日为2019年1月4日,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洗衣机的控制方法及洗衣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洗衣机
,尤其涉及一种洗衣机的控制方法及洗衣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洗衣机在执行衣物负载洗涤过程中,尤其是洗衣机在进行旋转脱水过程中,由于旋转速度较高,衣物负载因衣物材质、形状、吸水性等不同会发生负载在洗涤桶内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从而导致偏心,使洗涤桶振动并撞击箱体,产生较大的噪音、洗衣机移位甚至损坏。当发生偏心时,需要进行负载纠偏,以维护洗衣机的正常运行以及保障洗衣机的运行安全。现有技术提供的洗衣机控制方法,当洗衣机在脱水过程中发生负载偏心时,通常采用在一定的修正时间内执行一定的修正水流进行偏心修正,修正水流包括执行主洗强水流和平衡弱水流,即在一定的修正时间内,先执行主洗强水流,再执行平衡弱水流,且每次偏心修正过程中均执行若干次修正水流。现有技术提供的洗衣机控制方法,在每次发生负载偏心时均采用修正水流进行偏心修正,该种情况适用于洗涤漂洗阶段的脱水,在执行偏心修正的过程中,能够加强对衣物的漂洗作用。但对于洗涤最终脱水阶段发生的负载偏心,由于此时洗衣机已完成衣物的漂洗过程,若负载偏心发生后,反复采用修正水流进行修正,则会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增加洗衣机的能耗和洗衣机洗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衣机的控制方法,降低偏心修正的能耗,减小洗衣机洗涤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衣机,降低洗衣机的能耗,减小洗衣机的洗涤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洗衣机的控制方法,在洗衣机的脱水阶段,当偏心撞杆的次数为奇数次时,执行停机排水程序,当偏心撞杆的次数为偶数次时,执行水流纠偏程序。进一步地,所述停机排水程序具体指:停止电机转动后,排水阀打开,且经过第一预设时长后,重新启动电机进行脱水程序。进一步地,相邻两次所述停机排水程序中,前一次所述停机排水程序中的第一预设时长不小于后一次所述停机排水程序中的第一预设时长,且第一次停机排水程序中的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大于第二次所述停机排水程序中的所述第一预设时长。进一步地,所述水流纠偏程序具体指:在修正水位下,依次执行第二预设时长的主洗涤和第三预设时长的平衡洗涤。进一步地,相邻两次所述水流纠偏程序中,前一次所述水流纠偏程序中的修正水位大于后一次所述水流纠偏程序中的所述修正水位。进一步地,相邻两次所述水流纠偏程序中,前一次所述水流纠偏程序中的第二预设时长不小于后一次所述水流纠偏程序中的所述第二预设时长。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预设时长的平衡洗涤包括第四预设时长的强平衡洗涤和第五预设时长的弱平衡洗涤。进一步地,同一次所述水流纠偏程序中,所述第四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五预设时长。进一步地,所述脱水阶段为洗涤偏析过程中的最终脱水阶段。一种洗衣机,所述洗衣机采用如上所述的控制方法进行偏心修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洗衣机的控制方法,通过通过判断偏心撞杆发生次数的奇偶性,选择需要执行的负载纠偏程序,能够在对脱水阶段的偏心撞杆进行修正的同时,还能够节省洗衣机的水资源损耗和电力损耗,减小偏心修正的能耗,降低洗衣机洗涤能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洗衣机,通过采用上述的控制方法进行偏心修正控制,能够降低节省水资源和电力资源,降低洗衣机的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洗衣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洗衣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实施例一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洗衣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洗衣机的控制方法,用于在洗衣机发生偏心撞杆时,进行偏心纠正,防止洗衣机脱水过程中噪音大、洗衣机位移或洗衣机运行故障等问题的出现。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主要应用于漂洗过程的最终脱水阶段的偏心修正,也可以应用于洗涤其他脱水阶段的偏心修正中。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为:在脱水阶段,当偏心撞杆的次数为奇数次式,执行停机排水程序,当偏心撞杆的次数为偶数次时,执行水流纠偏程序。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通过判断偏心撞杆发生次数的奇偶性,选择需要执行的负载纠偏程序:当漂洗最终脱水阶段中第一次发生偏心撞杆时,该偏心撞杆的发生原因可能是因为洗涤桶内负载分布不均导致偏心撞杆发生,也有可能是因为经过漂洗排水后内衣物内残存水量过多而导致偏心撞杆发生,此时,若采用注入水流的水流纠偏程序,不仅可能难以达到较好的纠偏效果,还会造成水资源和电力资源的浪费,增加洗衣机的能耗,而采用停机排水程序,对洗涤桶内的衣物进行排水,能够在节省资源和能耗的同时,消除因衣物内残留水分过多导致的偏心撞杆发生的因素;若再一次在后续脱水过程中发生偏心撞杆,则由于经过前一次的排水和一定时间的脱水,可以判断该偏心撞杆的发生原因为洗涤桶内负载不均导致,此时应采用水流纠偏程序,对负载进行打散和匀化后再次进行脱水;同理,在进行水流纠偏后再次发生的偏心撞杆,依然存在上述两种可能发生偏心撞杆的原因,即在相邻两次水流纠偏程序之间,需要执行一次停机排水程序,消除其中因衣物残存数量过多造成偏心撞杆的因素,若停机排水后再次发生偏心撞杆,则需执行束流纠偏程序消除负载不均导致的偏心撞杆。即,上述控制方法,能够在对脱水阶段的偏心撞杆进行修正的同时,还能够节省洗衣机的水资源损耗和电力损耗,减小偏心修正的能耗,降低洗衣机洗涤能耗。在本实施例中,洗衣机内设置有撞杆检测装置,撞杆检测装置可以为撞杆检测开关,也可以为位置检测装置,还可以为光电检测装置等,本实施例对撞杆检测装置的类型和结构不做具体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撞杆检测装置被触发即判断发生偏心撞杆,其中,撞杆检测被触发包括:在洗衣机正常运行时,撞杆检测装置保持导通/断开状态,撞杆发生后,撞杆检测装置断开/导通,并向上位机发送与洗衣机正常运行时不同的异常电平,上位机检测出异常电平后,判断发生偏心撞杆。对于不同的撞杆检测装置,发生偏心撞杆的检测条件可以不同,本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制,现有的、只要能够用于实现偏心撞杆检测的撞杆检测装置和对应的撞杆检测方法均可以用于本申请对与偏心撞杆的检测。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停机排水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洗衣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洗衣机的脱水阶段,当偏心撞杆的次数为奇数次时,执行停机排水程序,当偏心撞杆的次数为偶数次时,执行水流纠偏程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洗衣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洗衣机的脱水阶段,当偏心撞杆的次数为奇数次时,执行停机排水程序,当偏心撞杆的次数为偶数次时,执行水流纠偏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机排水程序具体指:停止电机转动后,排水阀打开,且经过第一预设时长后,重新启动电机进行脱水程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次所述停机排水程序中,前一次所述停机排水程序中的第一预设时长不小于后一次所述停机排水程序中的第一预设时长,且第一次停机排水程序中的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大于第二次所述停机排水程序中的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纠偏程序具体指:在修正水位下,依次执行第二预设时长的主洗涤和第三预设时长的平衡洗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立徐雯婷陈瑜范玉彬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