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主机柜用吸尘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72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产主机柜用吸尘设备,其通过对滤筒的内壁进行清扫处理,可方便对滤筒内壁上吸附的灰尘进行清理,提高滤筒的透气性,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同时有效防止吸气装置内的空气无法流动时,吸气装置发生烧毁的现象发生,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包括工作台、四组支腿、吸气装置、第一气管、吸头、第二气管、除尘仓、滤筒和第三气管,四组支腿的顶端均匀安装在工作台的底端外侧,吸气装置的底端安装在工作台的顶端左侧;还包括液压站、第一液压管、三通管、两组第二液压管、控制仓、两组液压杆、移动板、电机、转轴和转动盘。

A kind of dust suction equipment for the main cabi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主机柜用吸尘设备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生产主机柜用吸尘设备。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生产主机柜用吸尘设备是一种用于对主机柜进行吸尘的辅助装置,其在机械设备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生产主机柜用吸尘设备包括工作台、四组支腿、吸气装置、第一气管、吸头、第二气管、除尘仓、滤筒和第三气管,四组支腿的顶端均匀安装在工作台的底端外侧,吸气装置的底端安装在工作台的顶端左侧,吸气装置的左端与第一气管的右侧输出端连通,吸头的中部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右端与第一气管的左侧输入端连通,第二气管的左侧输入端与吸气装置的右端上侧连通,除尘仓的底端安装在工作台的顶端右侧,除尘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腔体,滤筒位于第一腔体内,滤筒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一腔体顶端和底端密封连接,第二气管的右侧输出端穿过除尘仓的左端下侧和滤筒的左端下侧并与滤筒的内壁左端连通,第一腔体右端上侧与第三气管的左侧输入端连通;现有的生产主机柜用吸尘设备使用时,首先打开吸气装置,吸气装置通过第一气管和吸头将外界灰尘吸入并通过第二气管排入滤筒内部,排入滤筒内部的灰尘经过滤筒内壁的拦截,灰尘沉积在第一腔体底端中部,滤筒内的空气穿过滤筒的内壁进入第一腔体内并通过第三气管排出至外界即可;现有的生产主机柜用吸尘设备使用中发现,灰尘进入滤筒内部后,滤筒的内壁对灰尘进行过滤拦截处理,存在少量灰尘吸附在滤筒的内壁上,吸尘装置长时间使用后,滤筒内壁吸附的灰尘逐渐增多,灰尘容易对滤筒造成堵塞,导致滤筒的透气性降低,第一气管和吸头吸收灰尘的速度降低,设备工作效率下降,设备使用寿命缩短,同时吸气装置内的空气流速降低,吸气装置工作强度加大,容易导致吸气装置烧毁,吸尘设备发生损坏,导致实用性和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过对滤筒的内壁进行清扫处理,可方便对滤筒内壁上吸附的灰尘进行清理,提高滤筒的透气性,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同时有效防止吸气装置内的空气无法流动时,吸气装置发生烧毁的现象发生,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的生产主机柜用吸尘设备。本技术的一种生产主机柜用吸尘设备,包括工作台、四组支腿、吸气装置、第一气管、吸头、第二气管、除尘仓、滤筒和第三气管,四组支腿的顶端均匀安装在工作台的底端外侧,吸气装置的底端安装在工作台的顶端左侧,吸气装置的左端与第一气管的右侧输出端连通,吸头的中部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右端与第一气管的左侧输入端连通,第二气管的左侧输入端与吸气装置的右端上侧连通,除尘仓的底端安装在工作台的顶端右侧,除尘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腔体,滤筒位于第一腔体内,滤筒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一腔体顶端和底端密封连接,第二气管的右侧输出端穿过除尘仓的左端下侧和滤筒的左端下侧并与滤筒的内壁左端连通,第一腔体右端上侧与第三气管的左侧输入端连通;还包括液压站、第一液压管、三通管、两组第二液压管、控制仓、两组液压杆、移动板、电机、转轴和转动盘,液压站的底端安装在除尘仓的顶端左侧,液压站的右端上侧与第一液压管的左侧左端连通,第一液压管的右端与三通管的左端连通,三通管的右端上侧和右端下侧分别与两组第二液压管的左端连通,控制仓的底端安装在除尘仓的顶端中部,控制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腔体,两组液压杆的顶端分别安装在第二腔体顶端左侧和右侧,两组第二液压管的右端均穿过控制仓的左端上侧并分别与两组液压杆的左端上侧连通,滤筒内部顶端的第一腔体顶壁中部连通设置有通口,通口的顶端中部连通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顶端与第二腔体底端连通,移动板位于通口内部,移动板的底端与第一腔体顶端平齐,两组液压杆的底端均穿过第二通孔和通口并分别与移动板的顶端左侧和右侧连接,电机、转轴和转动盘均位于滤筒内部,移动板的底端中部与电机的顶端连接,电机的底端与转轴的顶端连接,转轴的底端与转动盘的顶端中部连接,转动盘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转动杆,两组转动杆的外端均设置有毛刷,两组毛刷的外端均与滤筒的内壁接触;打开电机,电机通过转轴和转动盘带动两组转动杆和两组毛刷转动,两组毛刷的外端对滤筒的内壁进行清扫处理,打开液压站,液压站通过第一液压管、三通管和两组第二液压管分别控制两组液压杆的底端同步向下移动,两组液压杆的底端带动移动板向下移动,移动板带动电机、转轴、转动盘、两组转动杆和两组毛刷向下移动,旋转状态的两组毛刷对滤筒的内壁整体进行清扫处理,清扫下的灰尘沉积在第一腔体底端中部,两组毛刷向下移动至滤筒的下侧时,液压站控制两组液压杆的底端向上移动并带动两组毛刷向上移动,两组毛刷向上移动至初始位置,关闭液压站和电机,两组毛刷停止移动和转动,滤筒内壁清理完成,通过对滤筒的内壁进行清扫处理,可方便对滤筒内壁上吸附的灰尘进行清理,提高滤筒的透气性,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同时有效防止吸气装置内的空气无法流动时,吸气装置发生烧毁的现象发生,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本技术的一种生产主机柜用吸尘设备,还包括集尘盒、排尘管和排尘阀,工作台的右侧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三通孔,集尘盒位于第三通孔内部,集尘盒的顶端中部连通设置有收集口,集尘盒的顶端外侧与除尘仓的底端外侧连接,收集口的顶端与滤筒的内部连通,集尘盒收集口底端与排尘管的顶端连通,排尘阀的顶端安装在排尘管的底端;滤筒内沉积的灰尘下落入收集口内,打开排尘阀,收集口内的灰尘可通过排尘管排出至外界,方便对设备内灰尘进行清理,提高实用性。本技术的一种生产主机柜用吸尘设备,还包括安装座和测距仪,安装座位于滤筒内部,安装座的顶端安装在第一腔体顶端左侧,安装座的底端与测距仪的顶端连接;通过设置安装座和测距仪,可方便检测测距仪的底端与转动盘的顶端左侧之间距离,从而确定两组转动杆和两组毛刷的移动位置,从而方便控制液压站的运行时间,方便对两组转动杆和两组毛刷的移动位置进行限位,有效防止两组转动杆和两组毛刷与其他装置发生碰撞,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技术的一种生产主机柜用吸尘设备,还包括玻璃,除尘仓的左端连通设置有镶嵌口,镶嵌口的右端中部连通设置有观察孔,玻璃位于镶嵌口的内部,玻璃的右端盖装在观察孔的左端;通过设置玻璃,可方便对第一腔体内的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有效观察,提高实用性。本技术的一种生产主机柜用吸尘设备,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位于移动板的顶端与通口的顶端之间,密封圈套装在两组液压杆的外侧,密封圈的底端与测距仪的顶端外侧连接,密封圈的顶端与通口的顶端接触;通过设置密封圈,可方便对通口和第二通孔进行密封处理,有效防止滤筒内的灰尘通过通口和第二通孔进入第二腔体内部,提高实用性。本技术的一种生产主机柜用吸尘设备,还包括盖板,第一腔体右端连通设置有检修口,盖板的左端盖装在检修口的右端;通过打开盖板,可方便通过检修口对第一腔体内的装置进行检修和更换,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提高实用性。本技术的一种生产主机柜用吸尘设备,还包括吸气斗,吸气斗的中部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第四通孔,第四通孔的左端直径大于右端直径,第四通孔的右端与第一通孔的左端连通;通过设置吸气斗,可扩大灰尘吸收面积,有效提高灰尘吸收速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主机柜用吸尘设备,包括工作台(1)、四组支腿(2)、吸气装置(3)、第一气管(4)、吸头(5)、第二气管(6)、除尘仓(7)、滤筒(8)和第三气管(9),四组支腿(2)的顶端均匀安装在工作台(1)的底端外侧,吸气装置(3)的底端安装在工作台(1)的顶端左侧,吸气装置(3)的左端与第一气管(4)的右侧输出端连通,吸头(5)的中部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右端与第一气管(4)的左侧输入端连通,第二气管(6)的左侧输入端与吸气装置(3)的右端上侧连通,除尘仓(7)的底端安装在工作台(1)的顶端右侧,除尘仓(7)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腔体,滤筒(8)位于第一腔体内,滤筒(8)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一腔体顶端和底端密封连接,第二气管(6)的右侧输出端穿过除尘仓(7)的左端下侧和滤筒(8)的左端下侧并与滤筒(8)的内壁左端连通,第一腔体右端上侧与第三气管(9)的左侧输入端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站(10)、第一液压管(11)、三通管(12)、两组第二液压管(13)、控制仓(14)、两组液压杆(15)、移动板(16)、电机(17)、转轴(18)和转动盘(19),液压站(10)的底端安装在除尘仓(7)的顶端左侧,液压站(10)的右端上侧与第一液压管(11)的左侧左端连通,第一液压管(11)的右端与三通管(12)的左端连通,三通管(12)的右端上侧和右端下侧分别与两组第二液压管(13)的左端连通,控制仓(14)的底端安装在除尘仓(7)的顶端中部,控制仓(1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腔体,两组液压杆(15)的顶端分别安装在第二腔体顶端左侧和右侧,两组第二液压管(13)的右端均穿过控制仓(14)的左端上侧并分别与两组液压杆(15)的左端上侧连通,滤筒(8)内部顶端的第一腔体顶壁中部连通设置有通口,通口的顶端中部连通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顶端与第二腔体底端连通,移动板(16)位于通口内部,移动板(16)的底端与第一腔体顶端平齐,两组液压杆(15)的底端均穿过第二通孔和通口并分别与移动板(16)的顶端左侧和右侧连接,电机(17)、转轴(18)和转动盘(19)均位于滤筒(8)内部,移动板(16)的底端中部与电机(17)的顶端连接,电机(17)的底端与转轴(18)的顶端连接,转轴(18)的底端与转动盘(19)的顶端中部连接,转动盘(19)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转动杆(20),两组转动杆(20)的外端均设置有毛刷(21),两组毛刷(21)的外端均与滤筒(8)的内壁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主机柜用吸尘设备,包括工作台(1)、四组支腿(2)、吸气装置(3)、第一气管(4)、吸头(5)、第二气管(6)、除尘仓(7)、滤筒(8)和第三气管(9),四组支腿(2)的顶端均匀安装在工作台(1)的底端外侧,吸气装置(3)的底端安装在工作台(1)的顶端左侧,吸气装置(3)的左端与第一气管(4)的右侧输出端连通,吸头(5)的中部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右端与第一气管(4)的左侧输入端连通,第二气管(6)的左侧输入端与吸气装置(3)的右端上侧连通,除尘仓(7)的底端安装在工作台(1)的顶端右侧,除尘仓(7)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腔体,滤筒(8)位于第一腔体内,滤筒(8)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一腔体顶端和底端密封连接,第二气管(6)的右侧输出端穿过除尘仓(7)的左端下侧和滤筒(8)的左端下侧并与滤筒(8)的内壁左端连通,第一腔体右端上侧与第三气管(9)的左侧输入端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站(10)、第一液压管(11)、三通管(12)、两组第二液压管(13)、控制仓(14)、两组液压杆(15)、移动板(16)、电机(17)、转轴(18)和转动盘(19),液压站(10)的底端安装在除尘仓(7)的顶端左侧,液压站(10)的右端上侧与第一液压管(11)的左侧左端连通,第一液压管(11)的右端与三通管(12)的左端连通,三通管(12)的右端上侧和右端下侧分别与两组第二液压管(13)的左端连通,控制仓(14)的底端安装在除尘仓(7)的顶端中部,控制仓(1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腔体,两组液压杆(15)的顶端分别安装在第二腔体顶端左侧和右侧,两组第二液压管(13)的右端均穿过控制仓(14)的左端上侧并分别与两组液压杆(15)的左端上侧连通,滤筒(8)内部顶端的第一腔体顶壁中部连通设置有通口,通口的顶端中部连通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顶端与第二腔体底端连通,移动板(16)位于通口内部,移动板(16)的底端与第一腔体顶端平齐,两组液压杆(15)的底端均穿过第二通孔和通口并分别与移动板(16)的顶端左侧和右侧连接,电机(17)、转轴(18)和转动盘(19)均位于滤筒(8)内部,移动板(16)的底端中部与电机(17)的顶端连接,电机(17)的底端与转轴(18)的顶端连接,转轴(18)的底端与转动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有宝丁纪兵陈逸成洪林宝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璟科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