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原微生物检测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9621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病原微生物检测装置及方法,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体,所述检测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罩壳,所述固定罩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的外圈套设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上方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方设有放置板,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圈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设有挤压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检测装置提前对检测箱体进行杀菌,提高了检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检测方法流程简单明朗,通过云端自动搜索系统内匹配,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适合进行推广。

A de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原微生物检测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病原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病原微生物检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微生物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但只有部分微生物可以侵犯人体引起疾病,这些微生物被称为病原微生物或病原体。病原微生物与人类之间进行着长期而复杂的斗争,病原微生物通过不断繁殖、变异和进化,增强自己的毒力或致病力是人类疾病的罪魁祸首。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或称病原体。病原体中,以细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寄生虫、真菌、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现有的病原微生物检测装置大多为暴露在空气中的装置,这种检测装置本身就包含微生物,且与空气接触产生细菌,影响整体检测的准确性,需要通过手工固定观察,且现有微生物识别装置的最终判断微生物种类还是通过人类判断,肉眼观察的准确性不高,且识别后种类的病原微生物要人工分析查找比对,加大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病原微生物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罩壳(2),所述固定罩壳(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双向螺杆(4),所述双向螺杆(4)的外圈套设有螺纹套(5),所述螺纹套(5)的上方铰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上方设有放置板(7),所述连接杆(6)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的外圈套设有套筒(9),所述套筒(9)的内部设有挤压弹簧(10),所述支撑杆(8)的上方焊接有夹板(11),所述检测箱体(1)顶部内壁安装有观察探头(12),所述检测箱体(1)的顶部设有读取识别模块(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原微生物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罩壳(2),所述固定罩壳(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双向螺杆(4),所述双向螺杆(4)的外圈套设有螺纹套(5),所述螺纹套(5)的上方铰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上方设有放置板(7),所述连接杆(6)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的外圈套设有套筒(9),所述套筒(9)的内部设有挤压弹簧(10),所述支撑杆(8)的上方焊接有夹板(11),所述检测箱体(1)顶部内壁安装有观察探头(12),所述检测箱体(1)的顶部设有读取识别模块(13),所述检测箱体(1)的顶部设有控制面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原微生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体(1)的正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正面铰接有挡板,所述检测箱体(1)的两侧箱壁内焊接有隔离板,且隔离板上开设有检测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原微生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体(1)的两侧箱壁固定连接有紫外线灯,所述检测箱体(1)的箱体内壁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双向螺杆(4)贯穿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原微生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8)远离连接杆(6)的一端焊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另一端与挤压弹簧焊接,所述套筒(9)的两侧开设有杆通孔,所述支撑杆(8)贯穿杆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妍朱叶于翠萍方琳周婷婷李慧超张海彬王冬郑海筝岳红朱莉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