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组合式抗震床,设有多种抗震结构:在床架上设有三道抗震框架,设有顶部护网、床头护网和床沿护网,床架的主体柱和所有长、短横梁的安装联接处,全部采用烧焊带螺纹孔的套筒、套管套插固定等措施,床架结实,牢固可靠。地震发生时不会摇晃,能够挡住房顶倒塌时梁、柱倒压及砖瓦等物,保护人身安全,特别适用于地震带的农村使用,安乐无穷。另外床四侧设的拱形臂及能够上、下翻转的护网形成上(下)床围等,结构独特,美观大方。(*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一种组合式抗震床,涉及家庭使用的钢木结构家俱范畴,具有抗震特性,特别适用于地震带的农村居民户使用,牢固、安全可靠、美观大方。现有技术组合式钢木结构床,形式多样,有单人床、双人床、双层床等,但都缺少抗震措施。我国地大,农村人口占80%以上,不少地区都处在地震带内,近几年来,年年都发生不同等级的地震,特别对农村、山区,危害损失极大。因农村和山区居住的房屋,大多数是土打土垒的平房结构,当发生地震时,房顶倒塌,重度伤命,轻度伤骨等,从而使人们精神恐慌不安,不能安心的睡觉,有的迁家到异地避震等,影响生产工作及人们身体健康等。本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钢木结构床无抗震性能的不足,设计一种组合式抗震床,特别适合地震带居民及农村山区使用。本技术组合式抗震床,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附图说明图1为组合式抗震床总装示意图;图2为组合式抗震床的床垫装配示意图;图3为组合式抗震床的顶部护网示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描述结构特征及抗震措施。本技术组合式抗震床,主要包括床架(1)、床垫(2)组成,其特征在于增设了抗震结构。1、床架(1)顶部和中部设有三道抗震框架(见图1),一、顶端以长横梁(14)和短梁(15)与主体柱(7)构成顶部第一道抗震框架;二、顶部以长横梁(16)、短梁(17)与主体柱(7)构成第二道抗震框架;三、中部设拱形抗震框架,在床架(1)中部的前、后两侧设有一对半拱形长臂(10),左、右两侧设有一对半拱形短臂(11),长、短拱形臂(10)、(11)与主体柱(7)和长横梁(16)、短梁(17)构成第三道拱形抗震框架。第一、二道抗震框架,能够挡住地震时大梁、大柱倒塌压床,第三道抗震框架的拱形长臂(10)、拱形短臂(11)具有支撑第二道抗震框架和加固床架(1)的作用。2、增设有三种抗震护网(见图1、图3所示)顶部护网(4),左、右两侧床头护网(5),前、后两侧床沿护网(6)。一、顶部护网(4)如图3所示,是由硬质网(20)、顶网框架(21)、平行套管(22)组成。顶网框架(21)用双层扁铁做成,硬质网(20)夹在两层扁铁中间,顶网框架(21)将硬质网(20)夹紧。顶部护网(4)通过框架(21)左、右两端头的四个平行套管(22),套装在短梁(17)上。顶部护网(4)的安装高度约高出床垫(2)140cm。二、床头护网(5)如图1所示,由软管网(24)、床头网框架(25)、插销(26)和联接活动轴套(27)等组成。床头网框架(25)用双层塑料板做成,软质网(24)夹在塑料框架(25)内。床头护网(5)共2个分别通过框架(25)的底边上装的2个联接活动轴套(27),套装在床架(1)的短梁(9)上,能够上下翻转。作床头护网用时,将床头护网(5)向上,用插销(26)插入主体柱(7)上的插孔(28)内。将床头护网(5)向下翻转时,可作床围装饰用。三、前、后两侧床沿护网(6)见图1所示,由软质网(29)、框架(30)、联接活动轴套(27)、插销(31)组成。框架(30)用双层塑料板做成,软质网(29)夹在塑料框架(30)内。床沿护网(6)共四个分别通过框架(30)的底边上装的2个联接活动轴套(27),套装在床架(1)的长横梁(8)的两端各壹个,能够上下翻转。作床沿护网用时,将床沿护网(6)向上,用插销(31)插入主体柱(7)上的插孔(28)内。将床沿护网(6)向下翻转时,可作床围装饰用。当发生地震时,顶部护网(4)能够挡住屋顶上的砖瓦落入床内。当床左、右摇摆时床头护网(5)能够挡护人和被等物不向左、右撒出。当床前后摇晃时,两侧的4个床沿护网(6),能够挡护人和被等物不向外撒出。3、本技术抗震床,全部采用组合插入式,特别是床架(1)上的主体柱(7)和所有长、短横梁(8)、(9)、(16)、(17),(14)、(15)上不打孔,安装联接处全部采用烧焊带螺纹孔套筒(18)、床垫安装支架(35)、护网插销孔架(28)拱形安装套管(12)、(13)等,以不减弱床架(1)的主体柱(7)和各个长、短横梁钢管的强度,使床架(1)更牢固。4、在床架(1)的左、右两侧各装有一对半拱形短臂(11),在床架(1)的前、后两侧各装有一对半拱形长臂(10)。半拱形长臂(10)、半拱形短臂(11)分别穿入主体柱(7)的套管(13)后,再分别插入横梁(16)、(17)的套管(12)上。套管(12)上有二个带螺纹的孔,用螺钉分别将两对半拱形臂(10)、(11)拧住,构成第三道抗震框架。5、床架(1)的主体柱(7)及各根长、短横梁都采用钢管,主体柱(7)的直径φ不小于38×32mm,长、短横梁的直径φ不小于18×13mm。为了增加抗震强度,两根长横梁(16)和四根短梁(17)的管径φ应大于其余长、短横梁10mm更佳。6、床垫(2)见图2所示,床垫(2)与床架(1)的组合是插入式。将床垫(2)的4个插脚(34)分别插入主体柱(7)的插孔支架(35)上。为了拆装搬运方便,床垫(2)是拆叠式框架。7、主体柱(7)的下端头即床脚插在底盘(3)上,底盘(3)安装在地面上。底盘(3)使本组合式抗震床安装得牢固。主体柱(7)的上端头各安装装饰帽(36)。下面简单介绍本组合式抗震床各主要另、部件加工及装配组合顺序。1、在四根主体柱(7)上,按照尺寸分别烧焊带螺纹孔套筒(18)三个,护网插销孔支架(28)、套管(13)各二个。2、在两根顶网的长横梁(16)和短横梁(17)上,分别平行烧焊带二个螺纹孔的套管(12)各一个。3、将左、右两侧两个床头护网(5)和4个床沿护网(6)各装上插销(26)1个及活动联接轴套(27)二个。4、将顶部护网(4)的框架(21)的左、右两框架的两个端头处焊平行套管(22)各一个。5、将床垫(2)拆叠床框(33)的四个角各烧焊插脚(34)一只。装配组合顺序如下第一步将床的前、后两侧部件装好。1、根据床在房间内的按排位置和床的长度,将两个底盘(3)放在地面上,再将二根主体柱(7)分别插套在底盘(3)上。2、在床架(1)的长横梁(8)上分别套上相对应的两个床沿护网(6)后,将长横梁(8)两端头分别套插在主体柱(7)的带螺纹孔的套筒(18)上,用螺钉固定。3、将顶端长横梁(14)的二端头分别插入主体柱(7)的带螺纹孔的套筒(18)上,用螺钉固定。4、将二根半拱形长臂(10)分别从主体柱(7)的套管(13)上穿过后插入到长横梁(16)的带螺纹孔的套管(12)上,分别用螺钉拧住。第二步分别将短梁(9)、(15)各二根及短梁(17)四根分别插入主体柱(7)上的带螺纹孔的套筒(18)上,用螺钉固定。第三步在两根短梁(9)上,分别套上床头护网(8),在两根短梁(17)上套入顶部护网(4)。第四步将第一步已装好的整个后侧部件,通过带螺纹孔的套筒(18)分别对准插在短梁(15)、(17)、(9)上,分别用螺钉拧紧。整个床架(1)基本合拢。第五步将半拱形短臂(11)从主体柱(7)的套管(13)上穿过后插入带螺纹孔的套管(12)上,用螺钉拧住。在主体柱(7)的顶端装上装饰帽(36)。第六步将底盘(3)与地面用膨胀螺栓固定。整个床架(1)全部装配完毕。第七步将拆叠床垫(2)插入床架(1)中。组合式抗震床全部装配完毕。本技术组合式抗震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组合式抗震床,设有多种抗震结构:在床架上设有三道抗震框架,设有顶部护网、床头护网和床沿护网,床架的主体柱和所有长、短横梁的安装联接处,全部采用烧焊带螺纹孔的套筒、套管套插固定等措施,床架结实,牢固可靠。地震发生时不会摇晃,能够挡住房顶倒塌时梁、柱倒压及砖瓦等物,保护人身安全,特别适用于地震带的农村使用,安乐无穷。另外床四侧设的拱形臂及能够上、下翻转的护网形成上(下)床围等,结构独特,美观大方。 部护网(4),左、右侧床头护网(5),前、后侧床沿护网(6);3)、主体柱(7)的下端头即床脚插在底盘(3)上,底盘(3)安装在地面上。4)、床架(1)的主体柱(7)及各根长、短横梁上不打孔,联接安装处全部采用烧焊带螺纹孔的套筒(18)、套管(12)、(13),床垫安装支架(35)、护网插销孔架(28)等套插后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风岐,
申请(专利权)人:乔风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