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电极边缘电流密度的经颅电刺激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498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电极边缘电流密度的经颅电刺激电极,所述经颅电刺激电极由柱状导电材料和绝缘材料构成,其中,多个柱状导电材料由内到外同轴嵌套,同一电极中各柱状导电材料之间用绝缘材料隔离,各柱状导电材料的高度由内到外依次增大,最内层的柱状导电材料为实心柱状或者空心柱状,除最内层外的其他柱状导电材料均是空心柱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变内外层柱状导电材料的高度,调节其与头皮接触面各点所在通路的阻抗使之匹配,实现各柱状体与头皮接触面的边缘电流密度均衡,降低了电极‑头皮接触面的边缘电流密度。从而降低了边缘电流密度过大带来的副作用,为更高的刺激电流幅值提供了可能的技术手段。

A 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electrode for reducing the edge current density of electr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电极边缘电流密度的经颅电刺激电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降低电极边缘电流密度的经颅电刺激电极。
技术介绍
经颅电刺激(TranscranialElectricalStimulation,tES)是一种非侵入性神经刺激技术,根据不同的电流形式可以分为: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DirectCurrentStimulation,tDCS)、经颅交流电刺激(TranscranialAlternatingCurrentStimulation,tACS)、经颅随机噪声刺激(TranscranialRandomNoiseStimulation,tRNS)。经颅电刺激的原理是从头皮经颅输送特定的、低强度电流(-2~+2mA,2mA以上仅用于科学研究)到特定脑区,进而在特定区域产生特定幅值的电场,通过调节神经元电位,改变大脑神经元活动,调节皮层兴奋性,达到调控焦虑、抑郁症等精神障碍,提高决策认知能力的目的。同时,经颅电刺激在脑卒中康复、慢性疼痛和癫痫等疾病治疗中有广泛应用。经颅电刺激具有非侵入、安全和低成本等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电极边缘电流密度的经颅电刺激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经颅电刺激电极由柱状导电材料和绝缘材料构成,其中,多个柱状导电材料由内到外同轴嵌套,同一电极中各柱状导电材料之间用绝缘材料隔离,各柱状导电材料的高度由内到外依次增大,最内层的柱状导电材料为实心柱状或者空心柱状,除最内层外的其他柱状导电材料均是空心柱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电极边缘电流密度的经颅电刺激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经颅电刺激电极由柱状导电材料和绝缘材料构成,其中,多个柱状导电材料由内到外同轴嵌套,同一电极中各柱状导电材料之间用绝缘材料隔离,各柱状导电材料的高度由内到外依次增大,最内层的柱状导电材料为实心柱状或者空心柱状,除最内层外的其他柱状导电材料均是空心柱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颅电刺激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柱状导电材料为圆柱体、正方体、椭圆柱;所述空心柱状导电材料对应地为空心圆柱体、空心正方体、空心椭圆柱。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赟徐坤徐硕陈俊语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