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延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9490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37
本明提供了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其主要由修复辅料装置,引流装置组成,修复辅料装置包括上层海绵体,设置于上层海绵体下方的下层海绵体,以及套设与上层海绵体上表面的固定套;引流装置包括连接吸盘,引流管,引流吸盘,引流导管,吸盘连接口,引流出口,引流管的一端与引流出口连接,引流管的另一端与连接吸盘连接,引流导管设置于上层海绵体内部,引流导管的一端与设置于上层海绵体中部的吸盘连接口连接,引流导管的另一端与引流吸盘连接,引流吸盘设置于上层海绵体、下层海绵体之间;负压引流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引流导管以及连接吸盘能够从固定体上拆除,引流操结束后,能够继续将修复辅料部分留在伤患处,继续起到促进伤患处愈合的效果。

A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引流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产品
,具体涉及一种负压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治疗创面的一项新技术,它利用生物半透膜使开放创面封闭,使用专用负压机产生一定的负压,通过引流管和敷料作用于清创后的创面。目前的研究证明,该疗法能够加速创面部位的血液循环,显著促进新生血管进入创面,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充分引流,减轻水肿,减少污染,抑制细菌生长,能够直接加快创面愈合,或为手术修复创造条件。是一种高效、简单、经济,促进创面愈合的纯物理疗法。现有的负压引流设备主要由引流部分和修复敷料部分组成,而且两部分一体设置,修复辅料的作用时间比较长,而引流操作只需要持续一段时间就可以,这导致在引流操作结束后,引流部分依然固定在患者的伤患处,而起不到任何作用,不仅累赘,而且使得患者或进行活动、去卫生间等行为受到影响,非常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负压引流操作结束后,引流部分不起作用反而影响修复辅料的治疗效果所带来的不便。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其主要由修复辅料装置,引流装置组成,所述修复辅料装置包括上层海绵体,设置于上层海绵体下方的下层海绵体,以及套设与上层海绵体上表面的固定套;所述引流装置包括连接吸盘,引流管,引流吸盘,引流导管,吸盘连接口,引流出口,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与引流出口连接,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与连接吸盘连接,引流导管设置于上层海绵体内部,引流导管的一端与设置于上层海绵体中部的吸盘连接口连接,引流导管的另一端与引流吸盘连接,引流吸盘设置于上层海绵体、下层海绵体之间。所述固定套中部设置有引流吸盘连接片,并且连接片与上层海绵体之间形成容置连接吸盘的腔体,所述吸盘连接口位于腔体的中部。所述连接吸盘中部设置有连接通道,连接通道外围对称设置有阻挡片。所述连接片、阻挡片均为弧度90°的圆环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提供的这种负压引流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引流导管以及连接吸盘能够从固定体上拆除,引流操结束后,能够继续将修复辅料部分留在伤患处,继续起到促进伤患处愈合的效果,待再次需要引流的时候,可再次将引流导管以及连接吸盘连接,从而减小了对伤患处的接触,减小了伤患处直接暴漏与空气中引起感染的风险,而且在引流导管以及连接吸盘拆除后,减小了这些闲置设备的干扰,使的患者进行活动时更加的方面。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负压引流装置示意图。图2是引流导管及连接吸盘连接示意图。图3是固定套示意图。图4是图1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上层海绵体;2、下层海绵体;3、固定套;4、连接吸盘;5、引流管;6、引流吸盘;7、引流导管;8、吸盘连接口;9、引流出口;10、连接通道;11、腔体;12、连接片;13、阻挡片。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负压引流操作结束后,引流部分不起作用反而影响修复辅料的治疗效果所带来的不便;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负压引流装置,其主要由修复辅料装置,引流装置组成,所述修复辅料装置包括上层海绵体1,设置于上层海绵体1下方的下层海绵体2,以及套设与上层海绵体1上表面的固定套3,具体的讲,固定套3至少设置于上层海绵体1的上表面,当然也可以在上层海绵体1的四个侧面同样设置固定套3,这样可以限制上层海绵体1的形状,避免因为过度用力挤压,从而导致上层海绵体1过度形变对伤患处形成过度的挤压;所述引流装置包括连接吸盘4,引流管5,引流吸盘6,引流导管7,吸盘连接口8,引流出口9,所述引流管5的一端与引流出口9连接,用于将积液排除体外;所述引流管5的另一端与连接吸盘4连接,引流导管7设置于上层海绵体1内部,引流导管7的一端与设置于上层海绵体1中部的吸盘连接口8连接,引流导管7的另一端与引流吸盘6连接,可以便于吸收积液,以便排除体外;引流吸盘6设置于上层海绵体1、下层海绵体2之间,这样,即可以避免过多的积液被上层海绵体1吸收,而无法被引流吸盘6吸入引流导管7,从而及时排除体外,避免了细菌在上层海绵体1内滋生,从而影响伤口愈合。所述固定套3中部设置有引流吸盘6连接片12,并且连接片12与上层海绵体1之间形成容置连接吸盘4的腔体11,所述吸盘连接口8位于腔体11的中部。所述连接吸盘4中部设置有连接通道10,连接通道10外围对称设置有阻挡片13;这样连接通道10可以很好的与吸盘连接口8进行配合,确保连接吸盘4与腔体11在连接后,具有很好的密封性,也为了使的两者能够更更加方便的连接,如图2、图3所示,所述连接片12、阻挡片13均为弧度90°的圆环状,而且均是对称设置,这样就可以可以使得连接吸盘4能够切入腔体11内部,再旋转90°,就可以使得连接片12与阻挡片13重合,从而固定连接吸盘4,确保引流管5的密封连接。在实际应用的时候,修复辅料的海绵体内可以加入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可以先将引流管5通过连接吸盘4与修复辅料装置连接为一体,然后固定套3内的在固定套3上设置医用胶带等材料,可以将本实施例所述的引流装置固定在伤口处,进行引流操作,在引流结束后,将连接吸盘4旋转90°,就可以将可以顺利与将引流管5一体设置的连接吸盘4、引流出口9拆下来,这样就可以让修复辅料部分继续留在伤患处,继续起到促进伤患处愈合的效果,待再次需要引流的时候,可再次将引流导管5以及连接吸盘4连接在固定套3的腔体11上,进行引流操作,减小了伤患处直接暴漏与空气中引起感染的风险,而且在引流导管5以及连接吸盘4拆除后,减小了这些闲置设备的干扰,使的患者进行活动时更加的方面。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其主要由修复辅料装置,引流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辅料装置包括上层海绵体(1),设置于上层海绵体(1)下方的下层海绵体(2),以及套设与上层海绵体(1)上表面的固定套(3);所述引流装置包括连接吸盘(4),引流管(5),引流吸盘(6),引流导管(7),吸盘连接口(8),引流出口(9),所述引流管(5)的一端与引流出口(9)连接,所述引流管(5)的另一端与连接吸盘(4)连接,引流导管(7)设置于上层海绵体(1)内部,引流导管(7)的一端与设置于上层海绵体(1)中部的吸盘连接口(8)连接,引流导管(7)的另一端与引流吸盘(6)连接,引流吸盘(6)设置于上层海绵体(1)、下层海绵体(2)之间;所述固定套(3)中部设置有引流吸盘(6)连接片(12),并且连接片(12)与上层海绵体(1)之间形成容置连接吸盘(4)的腔体(11),所述吸盘连接口(8)位于腔体(11)的中部;所述连接吸盘(4)中部设置有连接通道(10),连接通道(10)外围对称设置有阻挡片(13);所述连接片(12)、阻挡片(13)均为弧度90°的圆环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其主要由修复辅料装置,引流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辅料装置包括上层海绵体(1),设置于上层海绵体(1)下方的下层海绵体(2),以及套设与上层海绵体(1)上表面的固定套(3);所述引流装置包括连接吸盘(4),引流管(5),引流吸盘(6),引流导管(7),吸盘连接口(8),引流出口(9),所述引流管(5)的一端与引流出口(9)连接,所述引流管(5)的另一端与连接吸盘(4)连接,引流导管(7)设置于上层海绵体(1)内部,引流导管(7)的一端与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娟郝琴高枫杨彦玲
申请(专利权)人:延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