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口腔加温湿化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护理用具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医疗护理中应用的口腔加温湿化装置。
技术介绍
临床上很多患者由于经鼻手术,术后鼻腔填塞或者鼻部受伤等导致患者必须长时间经口进行吸氧呼吸,可造成口腔不同程度的干燥、口腔黏膜水肿、疼痛、溃疡及进食困难甚至影响到肺泡组织,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分泌物增多,咳嗽反射不敏感,不易及时排除气管内分泌物,对病菌抵抗力减弱,加之经口呼吸时,空气没有经鼻腔过滤而由口腔直接被吸入肺部,易引发口腔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造成身心痛苦,需要及时纠正和改善患者经口呼吸的现象。目前,临床对于张口呼吸的患者是给予两层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口腔的方式为患者解决湿化问题。但是由于病人躁动、更换体位或医务人员操作时,纱布无特殊固定,容易脱落造成污染;湿化纱布在很短时间内容易干燥而不能达到湿化目的,且护士需要反复更换湿化纱布,增加工作量的同时也会造成成本以及患者经费增加。因而,为了增加患者张口呼吸的舒适度、避免口腔干燥带来的弊端,需要一种口腔加温湿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口腔加温湿化装置,它包括一口腔定位板、一外固定板、一内固定板、一亲水滤过膜、一外壳、一氧气接头、一头带,可实现对口腔进行加温加湿,同时可以对微生物进行滤过,避免了病人呛咳时口腔分泌物和痰液喷溅到医务人员的身上和面部,也防止了交叉感染带来的不必要污染,从而可以间接保护医务人员及患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口腔加温湿化装置,包括:一口腔定位板,所述口腔定位板的一侧连接一外固定板,所述外固定板与一内固定板连接并形成一空腔;一外壳,所述外壳可拆卸地设置一亲水滤过膜,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一通孔,一氧气接头通过所述通孔连接至所述亲水滤过膜,所述氧气接头与一氧气管连接,所述外壳设置于所述内固定板上;一头带,所述头带包括一主带以及与所述主带两端相连接的调节带,所述主带与所述调节带通过调节件连接,每一所述调节带通过一头带扣连接至所述外固定板的外表面。进一步,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若干透气孔。进一步,所述调节件为魔术贴。进一步,所述口腔定位板与所述外固定板为可拆卸连接。进一步,所述口腔定位板为硅胶垫,所述硅胶垫为弧形结构件。进一步,所述外固定板与所述内固定板为可拆卸连接。进一步,所述外固定板的外周边缘具有一卡槽,所述内固定板的外周边缘具有一凸起,所述卡槽与所述凸起相配合以使得所述外固定板与所述内固定板可拆卸连接。进一步,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氧气接头安装在所述外固定板上。进一步,所述调节带与所述头带扣为固定连接,所述头带扣与所述外固定板为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外固定板、所述内固定板及所述外壳由透明材料制成。本技术口腔加温湿化装置的积极效果是:(1)外固定板作为观察窗,方便观察患者口腔分泌物及痰液。(2)通过亲水滤过膜、氧气接头对患者口腔的气体进行加温加湿,同时可以对微生物进行过滤。(3)避免患者呛咳时口腔分泌物或痰液喷溅到医务人员的身上和面部,又防止交叉感染带来的不必要污染,从而间接保护医务人员及患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口腔加温湿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外壳及亲水滤过膜安装在内固定板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口腔定位板;2、外固定板;3、头带扣;4、头带;4’、主带;5、调节带;6、调节件;7、亲水滤过膜;8、透气孔;9、氧气接头;10、内固定板;11、外壳;12、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口腔加温湿化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应当指出,本技术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一种口腔加温湿化装置,包括一口腔定位板1、一外固定板2、一内固定板10、一亲水滤过膜7、一外壳11、一氧气接头9、一头带4。续见图1;所述口腔定位板1的一侧与患者的口腔相贴合,所述口腔定位板1的另一侧连接所述外固定板2的一侧边缘,所述口腔定位板1与所述外固定板2为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口腔定位板1为硅胶垫,所述硅胶垫为弧形结构件,所述硅胶垫能够紧密地贴合在患者的上下嘴唇,避免漏气,并能够适应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所述口腔定位板1具有一槽(未图示),所述外固定板2的侧边缘插入所述口腔定位板1的所述槽内,实现所述口腔定位板1与所述外固定板2的可插拔连接。续见图2;所述内固定板10连接至所述外固定板2,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具体地,所述外固定板2的外周边缘具有一卡槽(未图示),所述内固定板10的外周边缘具有一凸起(未图示),所述卡槽与所述凸起相配合以使得所述外固定板2与所述内固定板10可拆卸连接,连接后的所述外固定板2与所述内固定板10形成一空腔(未图示),其中,所述外固定板2及所述内固定板10均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外固定板2作为观察窗,医务人员可以即时通过所述外固定板2观察患者唇部情况以及是否有口腔分泌物及痰液溢出。续见图2;所述口腔加温湿化装置还包括一所述外壳11,所述外壳11可拆卸地设置一所述亲水滤过膜7,所述外壳11上设置有一通孔12,一氧气接头9的一端通过所述通孔12连接至所述亲水滤过膜7,所述氧气接头9的另一端连接至氧气管以给予患者氧气吸入;所述外壳11上还设置有若干透气孔8,气体通过所述透气孔8自由出入。续见图2;所述外壳11固定设置于所述内固定板10上,所述外壳11及所述亲水滤过膜7位于所述外固定板2与所述内固定板10形成的所述空腔内,其中,所述外固定板2的侧壁上开设一开孔(未图示),所述氧气接头9穿过所述开孔并固定于所述外固定板2上;所述外壳11内的所述亲水滤过膜7可更换,所述亲水滤过膜7可以阻隔并循环利用呼出气体中的水分和热能的特性,既对微生物有过滤作用,还能够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加湿;所述外壳11为透明材料制成的结构件,以方便观察患者的口腔分泌物以及亲水滤过膜是否存在污染。续见图1,所述口腔加温湿化装置还包括一所述头带4,所述头带4具有一主带4’及一调节带5,所述主带4’为一层具有吸水性超柔特性的魔术贴及一层海绵压合而成的结构件,所述主带4’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调节件6连接所述调节带5,每一所述调节带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一头带扣3,所述头带扣3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固定板2的外表面。其中,所述调节件6为魔术贴,所述魔术贴可调节所述头带4的松紧程度,所述头带4用于固定所述外固定板2,实现拿取方便、快捷。本技术口腔加温湿化装置的使用方法为:将口腔定位板1放置于患者的口唇部位进行紧密贴合,将头带4环绕于患者的头部并将所述外固定板2固定,安装完成的外壳11、亲水滤过膜7、氧气接头9、内固定板10及外固定板2放置于患者口唇外侧,将氧气接头9连接至氧气管;从外固定板2处观察患者唇部情况以及是否有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加温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口腔定位板,所述口腔定位板的一侧连接一外固定板,所述外固定板与一内固定板连接并形成一空腔;/n一外壳,所述外壳可拆卸地设置一亲水滤过膜,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一通孔,一氧气接头通过所述通孔连接至所述亲水滤过膜,所述氧气接头与一氧气管连接,所述外壳设置于所述内固定板上;/n一头带,所述头带包括一主带以及与所述主带两端相连接的调节带,所述主带与所述调节带通过调节件连接,每一所述调节带通过一头带扣连接至所述外固定板的外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加温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口腔定位板,所述口腔定位板的一侧连接一外固定板,所述外固定板与一内固定板连接并形成一空腔;
一外壳,所述外壳可拆卸地设置一亲水滤过膜,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一通孔,一氧气接头通过所述通孔连接至所述亲水滤过膜,所述氧气接头与一氧气管连接,所述外壳设置于所述内固定板上;
一头带,所述头带包括一主带以及与所述主带两端相连接的调节带,所述主带与所述调节带通过调节件连接,每一所述调节带通过一头带扣连接至所述外固定板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加温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若干透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加温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为魔术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加温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口腔定位板与所述外固定板为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小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