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手术专用体位修正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383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临床手术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部手术专用体位修正垫。本修正垫包括底座;底座的容纳腔中部布置颈部托撑块;颈部托撑块及容纳腔上均布置齿条;本修正垫还包括传动齿轮;位于颈部托撑块一侧的传动齿轮同时与容纳腔相应内侧盒壁处齿条及颈部托撑块同侧壁处齿条间构成轮齿啮合配合;传动齿轮处偏心状的布置有偏心轴且传动齿轮正上方布置侧部托撑块,侧部托撑块的底端面向下延伸并与偏心轴间形成回转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使病人颈部手术视野充分暴露,又能在术中随时根据需求而针对性的调节病人体位,操作极为简便且省时省力。

Special body position correction pad for neck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颈部手术专用体位修正垫
本技术属于临床手术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部手术专用体位修正垫。
技术介绍
外科手术中,安全合理的手术体位有助于术野的充分显露,并和手术的成功以及术后的恢复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传统的颈部手术体位为例,常需将病人头颈肩部较大幅度的舒展后仰,以充分暴露颈前区。具体至手术中时,需在病人肩及颈下垫软垫或叠好的无菌单,此时病人因头后仰而颈部过伸,颈椎处于反常的待施术状态。上述操作下,一方面,由于不同的病人体格的差异,为了获得一个能充分暴露手术视野的恰当体位,通常要对病人的肩及颈下的垫压物进行多次增减调整,费时费力且使用不便。另一方面,对先天的脖颈短的病人而言,由于病人脖颈较短,一旦肩颈部抬高后,病人的整个头部就会必然悬空,使得头颈部的重力完全集中在头枕部,头颈部静脉血液的回流受阻,常发生术后头枕部发麻的症状。而病人在全麻状态下,颈部肌肉、韧带处于松弛状态,此时,又因头部悬空且缺乏对颈椎的保护,故在术中及术后常有病人自述头痛头晕、颈肩背酸痛、颈部僵硬、手指麻木、胸闷心慌等不适感,并伴随血压波动。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部手术专用体位修正垫,其特征在于:本修正垫包括开口朝上的盒状的底座(10),底座(10)的四方状的盒腔构成容纳腔;容纳腔中部布置颈部托撑块(20),颈部托撑块(20)的底端面与底座(10)腔底面之间设置可驱动颈部托撑块(20)产生铅垂向升降动作的动力源(60);颈部托撑块(20)的左侧壁及右侧壁分别平行容纳腔的左内侧盒壁及右内侧盒壁,且颈部托撑块(20)的左侧壁及右侧壁处均布置沿铅垂方向延伸的齿条(30);本修正垫还包括布置于颈部托撑块(20)左侧及右侧处的两组传动齿轮(40),所述传动齿轮(40)的两轴端嵌入底座(10)的前内侧盒壁及后内侧盒壁处预设的导轨槽(11)内,以使得传动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部手术专用体位修正垫,其特征在于:本修正垫包括开口朝上的盒状的底座(10),底座(10)的四方状的盒腔构成容纳腔;容纳腔中部布置颈部托撑块(20),颈部托撑块(20)的底端面与底座(10)腔底面之间设置可驱动颈部托撑块(20)产生铅垂向升降动作的动力源(60);颈部托撑块(20)的左侧壁及右侧壁分别平行容纳腔的左内侧盒壁及右内侧盒壁,且颈部托撑块(20)的左侧壁及右侧壁处均布置沿铅垂方向延伸的齿条(30);本修正垫还包括布置于颈部托撑块(20)左侧及右侧处的两组传动齿轮(40),所述传动齿轮(40)的两轴端嵌入底座(10)的前内侧盒壁及后内侧盒壁处预设的导轨槽(11)内,以使得传动齿轮(40)可沿铅垂向作滑轨导向动作;位于颈部托撑块(20)一侧的传动齿轮(40)同时与容纳腔相应内侧盒壁处齿条(30)及颈部托撑块(20)同侧壁处齿条(30)间构成轮齿啮合配合;传动齿轮(40)处偏心状的布置有偏心轴(41)且传动齿轮(40)正上方布置侧部托撑块(42),侧部托撑块(42)的底端面向下延伸并与偏心轴(41)间形成回转配合;当颈部托撑块(20)作铅垂上升动作时,侧部托撑块(42)在偏心轴(41)带动下相对传动齿轮(40)而作铅垂下降动作,以使得颈部托撑块(20)的上升幅度大于侧部托撑块(42)上升幅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手术专用体位修正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托撑块(20)位于最低位时,偏心轴(41)位于传动齿轮(40)轮轴的正上方处;所述颈部托撑块(20)位于最高位时,偏心轴(41)位于传动齿轮(40)轮轴的正下方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