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穿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376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15
一种腰椎穿刺床,包括穿刺床,所述穿刺床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患者侧卧姿势呈蜷曲状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固定设置在穿刺床上,所述定位块侧壁上开设有环形开口,所述环形开口内设置有抵触气囊,所述抵触气囊包括抵触部和充气部,所述定位块内开设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一端与充气部连接,另一端穿过穿刺床与外部充气设备连通,所述抵触气囊充气部充气形成抵触部对患者胸部和大腿外侧的抵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携,使得患者在躺在穿刺床上时头部和腿部能够受到很好地压迫,使得患者腰部能够完全暴露,方便医生进行穿刺,且避免了患者进行晃动导致穿刺手术出现误差。

Lumbar puncture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腰椎穿刺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腰椎穿刺床。
技术介绍
腰椎穿刺需要病人弯曲侧卧床上,双手抱膝,使腰椎后凸、椎间隙增宽。医护人员将患者局部常规消毒,浸润麻醉后,穿刺。一般刺入4~5cm即有阻力,感觉阻力突然降低,以后拔出针芯,转动针尾即可见脑脊液滴出,穿刺手术时间因穿刺效果决定,大部分在十分钟至半小时内,小部分穿刺较难的则需要一个小时。按着不同目的与具体情况放取脑脊液,而在患者进行腰椎穿刺的时候需要双手抱膝侧卧在穿刺床上,且将头尽量往膝盖靠拢,此时患者头部若不往膝盖靠拢容易导致穿刺效果受到影响,而患者头部长时间抵触在穿刺床上容易使得患者产生不适的情绪,在现有的手术穿刺手术中,医生会在患者头部放置有靠枕,但是患者头部在穿刺时需要长时间向膝盖处挪动,容易导致患者无法靠在枕头上,因此需要将患者的身姿进行定位,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用于将患者身姿定位的装置。而在中国技术专利中CN201353205公开了一种腰椎穿刺定位装置,是为克服现有的为病人进行腰椎穿刺,由辅助人员凭感觉手扶病人,保持身体侧向垂直于卧具不可靠并且易改变体位,导致穿刺失败的缺点提供的,在床板上的平直硬面,垂直于硬板平面上设有可使病人侧卧时,脊柱以适合做穿刺的姿势靠在上面并露出穿刺操作空间、垂直于床板的立挡板。由于需要做腰椎穿刺的病人侧卧在床板上面时,其脊柱可依靠在床板上面设有的垂直立挡板上,脊柱因有依托而垂直于床板定位。该装置依靠弯曲的板来定位患者,而不同患者体型不同使得该装置受限范围较大,且该装置不存在托扶患者头部和限位患者腿部的装置,使得患者仍需要依靠自身尽量的蜷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腰椎穿刺床,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患者身体不规范导致腰椎部分不能完全暴露的问题。一种腰椎穿刺床,包括穿刺床,所述穿刺床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患者侧卧姿势呈蜷曲状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固定设置在穿刺床上,所述定位块侧壁上开设有环形开口,所述环形开口内设置有抵触气囊,所述抵触气囊包括抵触部和充气部,所述定位块内开设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一端与充气部连接,另一端穿过穿刺床与外部充气设备连通,所述抵触气囊充气部充气形成抵触部对患者胸部和大腿外侧的抵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定位件的设置使得患者在穿刺床上蜷曲到一定程度时的身姿能够被定位,使得患者不用时时刻刻保持蜷曲状态,且有一些患者没有力气不能够达到完全蜷曲的标准身姿,使得穿刺手术时长增加,对医生和患者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当患者躺在穿刺床上时,将身体蜷曲到一定程度,医护人员通过外部充气设备将抵触气囊内充气,当抵触气囊抵触患者手臂和大腿外侧时停止充气,使得患者能够保持当前状态形成蜷曲身姿,使得腰椎穿刺部位的完全暴露,方便医生进行穿刺手术,增加了手术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穿刺床上沿穿刺床宽度方向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上滑移设置有用于定位患者颈部弯曲弧度的第一限位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第一限位块设置能够将患者颈部进行固定,更好的将患者腰椎穿刺部分进行暴露。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块上设置有第一弹力带,所述第一弹力带呈弧形设置,所述第一弹力带一端与第一限位块转动连接,另一端向定位块延伸并设置有第一插接板,所述定位块上对应第一插接板设置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插接板与第一卡接槽插接配合形成第一弹力带对患者颈部的固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通过第一弹力带将患者颈部进行固定,使得患者在保持蜷曲身姿时颈部不会受到过分压迫,使得患者能够更好的将腰椎穿刺部分暴露出来,第一弹力带可拆卸设置在第一限位块上,使得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需求进行添加或拆卸第一弹力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穿刺床上沿穿刺床长度方向开设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上滑移设置有用于定位患者腿部弯曲弧度的第二限位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第二限位块固定患者腿部即腘窝部分,使得患者腿部呈弯曲状不能动弹,保持蜷曲姿势有益于患者进行腰椎穿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设置有第二弹力带,所述第二弹力带呈弧形设置,所述第二弹力带一端与第二限位块转动连接,另一端向定位块延伸并设置有第二插接板,所述定位块上对应第二插接板设置有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二插接板与第二卡接槽插接配合形成第二弹力带对患者腿部的固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通过第二弹力带将患者腿部进行固定,使得患者在保持蜷曲身姿时腿部不会受到过分压迫,使得患者能够更好的将腰椎穿刺部分暴露出来,第二弹力带可拆卸设置在第二限位块上,使得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需求进行添加或拆卸第二弹力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上设置有托扶气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托扶气囊的设置使得患者在保持蜷曲姿态的同时颈部和腿部不会受到过分的压迫而造成不适的情绪,有益于患者进行腰椎穿刺手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安装上第一弹力带和第二弹力带的剖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腰椎穿刺床1,包括穿刺床1,所述穿刺床1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患者侧卧姿势呈蜷曲状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块2,所述定位块2固定设置在穿刺床1上,所述定位块2侧壁上开设有环形开口22,所述环形开口22内设置有抵触气囊21,所述抵触气囊21包括抵触部和充气部,所述定位块2内开设有充气管23,所述充气管23一端与充气部连接,另一端穿过穿刺床1与外部充气设备连通,所述抵触气囊21充气部充气形成抵触部对患者胸部和大腿外侧的抵触,所述穿刺床1上沿穿刺床1宽度方向开设有弧形槽3,所述弧形槽3上滑移设置有用于定位患者颈部弯曲弧度的第一限位块31,所述第一限位块31上设置有第一弹力带313,所述第一弹力带313呈弧形设置,所述第一弹力带313一端与第一限位块31转动连接,另一端向定位块2延伸并设置有第一插接板312,所述定位块2上对应第一插接板312设置有第一卡接槽311,所述第一插接板312与第一卡接槽311插接配合形成第一弹力带313对患者颈部的固定,所述穿刺床1上沿穿刺床1长度方向开设有滑移槽4,所述滑移槽4上滑移设置有用于定位患者腿部弯曲弧度的第二限位块41,所述第二限位块41上设置有第二弹力带411,所述第二弹力带411呈弧形设置,所述第二弹力带411一端与第二限位块41转动连接,另一端向定位块2延伸并设置有第二插接板413,所述定位块2上对应第二插接板413设置有第二卡接槽412,所述第二插接板413与第二卡接槽412插接配合形成第二弹力带411对患者腿部的固定,所述第一限位块31和第二限位块41上设置有托扶气囊5。医护人员先指挥患者躺在穿刺床1上,并呈侧卧姿势,患者两只手臂呈环抱状抱住定位块2,同时颈部尽可能朝向腹部弯曲,腿部呈弯曲状放置,医护人员移动第一驱动件,使得患者颈部受到定位,定位后将第一弹力带313上的第一插接板312与第一卡接槽311插接配合形成对患者颈部的定位,此时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腰椎穿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床,所述穿刺床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患者侧卧姿势呈蜷曲状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固定设置在穿刺床上,所述定位块侧壁上开设有环形开口,所述环形开口内设置有抵触气囊,所述抵触气囊包括抵触部和充气部,所述定位块内开设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一端与充气部连接,另一端穿过穿刺床与外部充气设备连通,所述抵触气囊充气部充气形成抵触部对患者胸部和大腿外侧的抵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椎穿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床,所述穿刺床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患者侧卧姿势呈蜷曲状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固定设置在穿刺床上,所述定位块侧壁上开设有环形开口,所述环形开口内设置有抵触气囊,所述抵触气囊包括抵触部和充气部,所述定位块内开设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一端与充气部连接,另一端穿过穿刺床与外部充气设备连通,所述抵触气囊充气部充气形成抵触部对患者胸部和大腿外侧的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椎穿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床上沿穿刺床宽度方向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上滑移设置有用于定位患者颈部弯曲弧度的第一限位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腰椎穿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上设置有第一弹力带,所述第一弹力带呈弧形设置,所述第一弹力带一端与第一限位块转动连接,另一端向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森翔童巧文叶华金哲如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