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智能急救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370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智能急救车,包括基座,基座的顶部设置有车体,车体的顶部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的顶部一侧安装有触摸显示屏,其中,车体内顶部设置有两个储物箱,储物箱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储存柜,储存柜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均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螺杆,螺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锥型齿轮一,锥型齿轮一的顶部均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锥型齿轮二,锥型齿轮二之间均穿插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中部均设置有锥型齿轮三,锥型齿轮三的顶部均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锥型齿轮四。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根据使用需求自动弹出指定的储存柜,从而便于医护人员使用储存柜内相应的药物或物品。

An all intelligent emergency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智能急救车
本技术涉及急救车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全智能急救车。
技术介绍
急救医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由于急症发作突然,病情危重,如不及时采取正确而有效的抢救措施,就会失去抢救时机,而急救药物和物品的准备是赢得抢救时机的前提。急救车是临床科室必备的急救物品之一,在抢救急危重病人时需要节约护士来回拿取抢救药品的时间,提高临床抢救效率,为抢救病人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急救车上通常会放置有心电监护、负压吸引器、锐器收集盒、手套盒、洗手液、输液器等设备,具有移动方便、抢救效率快的特点,但是,传统的临床抢救急救车由于若干个药品或物品储存柜的存在,使得医护人员在找药时容易花费较多的时间,从而容易耽误患者的抢救时间,此外,现有的急救车需要每天都有工作人员来对急救车内的每个储存柜进行逐一检查,从而极大地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智能急救车,具备能够自动弹出药品并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的优点,进而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能够自动弹出药品并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智能急救车,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万向轮,所述基座的顶部设置有车体,所述车体的顶部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一侧安装有触摸显示屏,其中,所述车体内顶部设置有两个储物箱,所述储物箱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储存柜,所述储存柜的底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且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蓄电池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储存柜的两侧均通过滑轨分别与所述车体和位于所述车体内部的隔板活动连接,所述储存柜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内均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螺杆,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锥型齿轮一,所述锥型齿轮一的顶部均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锥型齿轮二,所述锥型齿轮二之间均穿插设置有转动杆,且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所述车体和所述隔板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中部均设置有锥型齿轮三,所述锥型齿轮三的顶部均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锥型齿轮四,且所述锥型齿轮四均与位于所述车体内部的电机连接,且所述电机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车体一侧的顶部设置有推把,且所述推把上设置有防滑纹。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输液架。进一步的,所述储物箱的顶部均设置有遮光布,且所述遮光布的一端均粘接在所述储物箱上。进一步的,所述储存柜的表面均设置有若干个指示灯,且所述指示灯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其中,所述指示灯从左到右依次为红色指示灯、绿色指示灯和黄色指示灯,且所述绿色指示灯和所述黄色指示灯之间设置有控制按钮,且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黄色指示灯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车体的内部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个触点开关,且所述储存柜的一侧均设置有与所述触点开关相配合的触碰块,且所述触碰块和所述触点开关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智能急救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能够根据使用需求实现自动弹出指定的储存柜,从而便于医护人员使用储存柜内相应的药物或物品,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因寻找药品而浪费的大量时间,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患者抢救时间的耽误,进而有效地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2)、本技术通过若干个指示灯、控制按钮和控制器的配合使用,使得医护人员可以清楚及时的了解到储存柜内的药品或药物是否被使用过,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因逐一检查而带来的麻烦,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全智能急救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全智能急救车中储存柜的剖视图。图中:1、基座;2、万向轮;3、车体;4、推把;5、工作台;6、触摸显示屏;7、输液架;8、储物箱;9、储存柜;10、蓄电池;11、控制器;12、遮光布;13、指示灯;14、控制按钮;15、触点开关;16、触碰块;17、滑轨;18、螺纹通孔;19、螺杆;20、锥型齿轮一;21、锥型齿轮二;22、转动杆;23、锥型齿轮三;24、锥型齿轮四;25、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智能急救车。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全智能急救车,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万向轮2,所述基座1的顶部设置有车体3,所述车体3的顶部设置有工作台5,所述工作台5的顶部一侧安装有触摸显示屏6,且所述触摸显示屏6上设置有密码锁,其中,所述车体3内顶部设置有两个储物箱8,所述储物箱8内专门放置一些可用到的抢救物品和备用抢救药品,所述储物箱8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储存柜9,所述储存柜9的底部设置有蓄电池10,所述蓄电池10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11,且所述控制器11与所述蓄电池10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储存柜9的两侧均通过滑轨17分别与所述车体3和位于所述车体3内部的隔板活动连接,所述储存柜9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螺纹通孔18,所述螺纹通孔18内均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螺杆19,所述螺杆19的另一端均设置有锥型齿轮一20,所述锥型齿轮一20的顶部均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锥型齿轮二21,所述锥型齿轮二21之间均穿插设置有转动杆22,且所述转动杆22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所述车体3和所述隔板连接,所述转动杆22的中部均设置有锥型齿轮三23,所述锥型齿轮三23的顶部均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锥型齿轮四24,且所述锥型齿轮四24均与位于所述车体3内部的电机25连接,且所述电机25均与所述控制器11电性连接。具体应用时,所述控制器采用S7-1500PLC控制器,其通过电机驱动模块来对车体3内的电机25进行单一控制。本技术能够根据使用需求实现自动弹出指定的储存柜,从而便于医护人员使用储存柜内相应的药物或物品,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因寻找药品而浪费的大量时间,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患者抢救时间的耽误,进而有效地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体3一侧的顶部设置有推把4,且所述推把4上设置有防滑纹。通过推把4和防护纹的配合使用,从而便于对急救车进行移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智能急救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万向轮(2),所述基座(1)的顶部设置有车体(3),所述车体(3)的顶部设置有工作台(5),所述工作台(5)的顶部一侧安装有触摸显示屏(6),其中,所述车体(3)内顶部设置有两个储物箱(8),所述储物箱(8)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储存柜(9),所述储存柜(9)的底部设置有蓄电池(10),所述蓄电池(10)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11),且所述控制器(11)与所述蓄电池(10)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储存柜(9)的两侧均通过滑轨(17)分别与所述车体(3)和位于所述车体(3)内部的隔板活动连接,所述储存柜(9)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螺纹通孔(18),所述螺纹通孔(18)内均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螺杆(19),所述螺杆(19)的另一端均设置有锥型齿轮一(20),所述锥型齿轮一(20)的顶部均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锥型齿轮二(21),所述锥型齿轮二(21)之间均穿插设置有转动杆(22),且所述转动杆(22)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所述车体(3)和所述隔板连接,所述转动杆(22)的中部均设置有锥型齿轮三(23),所述锥型齿轮三(23)的顶部均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锥型齿轮四(24),且所述锥型齿轮四(24)均与位于所述车体(3)内部的电机(25)连接,且所述电机(25)均与所述控制器(11)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智能急救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万向轮(2),所述基座(1)的顶部设置有车体(3),所述车体(3)的顶部设置有工作台(5),所述工作台(5)的顶部一侧安装有触摸显示屏(6),其中,所述车体(3)内顶部设置有两个储物箱(8),所述储物箱(8)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储存柜(9),所述储存柜(9)的底部设置有蓄电池(10),所述蓄电池(10)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11),且所述控制器(11)与所述蓄电池(10)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储存柜(9)的两侧均通过滑轨(17)分别与所述车体(3)和位于所述车体(3)内部的隔板活动连接,所述储存柜(9)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螺纹通孔(18),所述螺纹通孔(18)内均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螺杆(19),所述螺杆(19)的另一端均设置有锥型齿轮一(20),所述锥型齿轮一(20)的顶部均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锥型齿轮二(21),所述锥型齿轮二(21)之间均穿插设置有转动杆(22),且所述转动杆(22)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所述车体(3)和所述隔板连接,所述转动杆(22)的中部均设置有锥型齿轮三(23),所述锥型齿轮三(23)的顶部均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锥型齿轮四(24),且所述锥型齿轮四(24)均与位于所述车体(3)内部的电机(25)连接,且所述电机(25)均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朕宇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