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灌肠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354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儿童用灌肠床,包括第一舒适板、第二舒适板、分叉架和底座,分叉架包括连接架、小腿支撑件和脚部支撑件,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主架,主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舒适板,第一舒适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舒适板,第二舒适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远离第一支架的一端设置有伸缩架,伸缩架的顶部的一端设置有头靠件,主架的两侧均设置有分叉架和手握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儿童的身高进行合理的调节灌肠床,使儿童灌肠时能有舒适的状态配合医生的工作,小腿支撑件、脚部支撑件和头靠件的位置调节能适合所有儿童的分叉要求,整体结构简单易操作,安全性高,适合批量生产。

Enema bed for childr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用灌肠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儿童用灌肠床。
技术介绍
灌肠法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能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低温溶液为高热患者降温的作用,此外,亦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水分等治疗目的。常规的灌肠床为固定大小结构,只适合成年人进行灌肠,然而因为儿童的身体与大人的差异明显,常规的灌肠床不适合使用,而且部分儿童活泼好动,不配合医生的工作,就造成了儿童灌肠的不便和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儿童用灌肠床,可以根据儿童的身高进行合理的调节灌肠床,使儿童灌肠时能有舒适的状态配合医生的工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儿童用灌肠床,包括第一舒适板、第二舒适板、分叉架和底座,所述分叉架包括连接架、小腿支撑件和脚部支撑件,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主架,所述主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调节件,所述主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舒适板,所述第一舒适板的底部设置有承接桶,所述第一舒适板的中间开设有引导孔,所述引导孔的底部靠近底座的一端设置有引导件,所述第一舒适板靠近第一调节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舒适板,所述第二舒适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贯穿于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二支架远离第一支架的一端设置有伸缩架,所述伸缩架的顶部远离第二支架的一端设置有头靠件,所述主架的两侧均设置有分叉架和手握架,所述分叉架位于手握架远离第一调节件的一端,所述连接架分别与主架和手握架相连接,所述连接架远离手握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的中间设置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的顶端设置有小腿支撑件,所述小腿支撑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带,所述小腿支撑件的底部远离手握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调节件,所述第三调节件的中间设置有第三调节杆,所述第三调节杆远离手握架的一端设置有脚部支撑件,所述脚部支撑件靠近小腿支撑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舒适板、第二舒适板、小腿支撑件、脚部支撑件和头靠件均是由三元乙丙橡胶通过皮革包覆制作而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架与所述手握架为焊接连接,所述连接架与所述手握架均和主架通过螺栓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通过铰接轴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接桶的顶端同时贯穿于第一支架和主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调节杆与所述连接件通过铰接轴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架靠近第二支架的一端内嵌于第二支架,所述伸缩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为滑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中根据儿童的身高进行合理的调节灌肠床,使儿童灌肠时能有舒适的状态配合医生的工作,小腿支撑件、脚部支撑件和头靠件的位置调节能适合所有儿童的分叉要求,整体结构简单易操作,安全性高,适合批量生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舒适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舒适板的切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舒适板;2、第二舒适板;3、分叉架;4、底座;5、连接架;6、小腿支撑件;7、脚部支撑件;8、主架;9、第一调节件;10、第一支架;11、承接桶;12、引导孔;13、引导件;14、第二支架;15、连接件;16、第一调节杆;17、伸缩架;18、头靠件;19、手握架;20、第二调节件;21、第二调节杆;22、第一固定带;23、第三调节件;24、第三调节杆;25、第二固定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技术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儿童用灌肠床,包括第一舒适板1、第二舒适板2、分叉架3和底座4,分叉架3包括连接架5、小腿支撑件6和脚部支撑件7,底座4的顶部设置有主架8,主架8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调节件9,主架8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架10,第一支架1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舒适板1,第一舒适板1的底部设置有承接桶11,第一舒适板1的中间开设有引导孔12,引导孔12的底部靠近底座4的一端设置有引导件13,第一舒适板1靠近第一调节件9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舒适板2,第二舒适板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架14,第二支架14的底部设置有连接件15,连接件15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调节杆16,第一调节杆16贯穿于第一调节件9,第二支架14远离第一支架10的一端设置有伸缩架17,伸缩架17的顶部远离第二支架14的一端设置有头靠件18,主架8的两侧均设置有分叉架3和手握架19,分叉架3位于手握架19远离第一调节件9的一端,连接架5分别与主架8和手握架19相连接,连接架5远离手握架19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调节件20,第二调节件20的中间设置有第二调节杆21,第二调节杆21的顶端设置有小腿支撑件6,小腿支撑件6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带22,小腿支撑件6的底部远离手握架19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调节件23,第三调节件23的中间设置有第三调节杆24,第三调节杆24远离手握架19的一端设置有脚部支撑件7,脚部支撑件7靠近小腿支撑件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带25。进一步的,第一舒适板1、第二舒适板2、小腿支撑件6、脚部支撑件7和头靠件18均是由三元乙丙橡胶通过皮革包覆制作而成,提高儿童躺在灌肠床上的舒适性。连接架5与手握架19为焊接连接,连接架5与手握架19均和主架8通过螺栓连接,提高连接架5与手握架19的稳定性,能将连接架5和手握架19方便的从主架8上的拆装。第一支架10与第二支架14通过铰接轴连接,通过第二支架14在第一支架10的一端的旋转角度调节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儿童用灌肠床,包括第一舒适板(1)、第二舒适板(2)、分叉架(3)和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叉架(3)包括连接架(5)、小腿支撑件(6)和脚部支撑件(7),所述底座(4)的顶部设置有主架(8),所述主架(8)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调节件(9),所述主架(8)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架(10),所述第一支架(1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舒适板(1),所述第一舒适板(1)的底部设置有承接桶(11),所述第一舒适板(1)的中间开设有引导孔(12),所述引导孔(12)的底部靠近底座(4)的一端设置有引导件(13),所述第一舒适板(1)靠近第一调节件(9)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舒适板(2),所述第二舒适板(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架(14),所述第二支架(14)的底部设置有连接件(15),所述连接件(15)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调节杆(16),所述第一调节杆(16)贯穿于第一调节件(9),所述第二支架(14)远离第一支架(10)的一端设置有伸缩架(17),所述伸缩架(17)的顶部远离第二支架(14)的一端设置有头靠件(18),所述主架(8)的两侧均设置有分叉架(3)和手握架(19),所述分叉架(3)位于手握架(19)远离第一调节件(9)的一端,所述连接架(5)分别与主架(8)和手握架(19)相连接,所述连接架(5)远离手握架(19)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调节件(20),所述第二调节件(20)的中间设置有第二调节杆(21),所述第二调节杆(21)的顶端设置有小腿支撑件(6),所述小腿支撑件(6)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带(22),所述小腿支撑件(6)的底部远离手握架(19)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调节件(23),所述第三调节件(23)的中间设置有第三调节杆(24),所述第三调节杆(24)远离手握架(19)的一端设置有脚部支撑件(7),所述脚部支撑件(7)靠近小腿支撑件(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带(25)。/n...

【技术特征摘要】
1.儿童用灌肠床,包括第一舒适板(1)、第二舒适板(2)、分叉架(3)和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叉架(3)包括连接架(5)、小腿支撑件(6)和脚部支撑件(7),所述底座(4)的顶部设置有主架(8),所述主架(8)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调节件(9),所述主架(8)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架(10),所述第一支架(1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舒适板(1),所述第一舒适板(1)的底部设置有承接桶(11),所述第一舒适板(1)的中间开设有引导孔(12),所述引导孔(12)的底部靠近底座(4)的一端设置有引导件(13),所述第一舒适板(1)靠近第一调节件(9)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舒适板(2),所述第二舒适板(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架(14),所述第二支架(14)的底部设置有连接件(15),所述连接件(15)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调节杆(16),所述第一调节杆(16)贯穿于第一调节件(9),所述第二支架(14)远离第一支架(10)的一端设置有伸缩架(17),所述伸缩架(17)的顶部远离第二支架(14)的一端设置有头靠件(18),所述主架(8)的两侧均设置有分叉架(3)和手握架(19),所述分叉架(3)位于手握架(19)远离第一调节件(9)的一端,所述连接架(5)分别与主架(8)和手握架(19)相连接,所述连接架(5)远离手握架(19)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调节件(20),所述第二调节件(20)的中间设置有第二调节杆(21),所述第二调节杆(21)的顶端设置有小腿支撑件(6),所述小腿支撑件(6)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沈琴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