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用新生儿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9354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产房用新生儿护理装置,包括底座、置于所述底座下端且与所述底座通过连接块连接的万向轮、置于所述底座上端前后侧的防护板、置于所述防护板之间且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防护床、置于所述防护板上的弧形支撑架、置于所述支撑架之间的防护帘,所述底座一侧设有支撑杆,所述底座另一侧设有升降结构,所述防护床一侧通过第一连接杆与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防护床另一侧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所述升降结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防护床与所述第一连接杆铰接,所述防护床与所述第二连接杆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对于新生儿的护理得当且生产成本低,操作的可控性强。

Neonatal care device for delivery 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产房用新生儿护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新生儿科医疗器具
,特别涉及产房用新生儿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胎儿从母亲子宫内娩出到外界生活,需要经过一段的适应期,由于这段时期新生儿的身体系统各个脏器功能的发育尚未成熟,免疫功能低下,护理起来必须细心、科学、合理,否则容易引发各种症状。现有的新生儿的婴儿床的床垫一般是水平的,婴儿的在睡着后很容易发生吐奶,甚至会导致窒息,现有的护理装置对于床垫的角度的调节复杂,例如专利号为CN201721545120.5的技术专利,对于床垫的角度调节采用的技术手段在说明书中记载到:手动转动转动把14,转动把14带动其中一个转动杆2转动,带轮6通过皮带7带动另一个转动杆2转动,从而两根转动杆2一起转动,使得移动块4移动,移动块4推动撑杆5,撑杆5转动,使得床板16靠近放置长盒12的一端抬起,从而将躺在床板16上的婴儿头抬起,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对于新生儿尿床不能及时的检测,造成感染、感冒、皮肤不适等症状;现有的护理装置没有一般都是护理床与底座固定,不方便摇动使得新生儿快速进入睡眠。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产房用新生儿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护理装置包括底座(1)、置于所述底座(1)下端且与所述底座(1)通过连接块连接的万向轮(2)、置于所述底座(1)上端前后侧的防护板(3)、置于所述防护板(3)之间且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的防护床(4)、置于所述防护板(3)上的弧形支撑架(5)、置于所述支撑架(5)之间的防护帘(6),/n所述底座(1)一侧设有支撑杆(11),所述底座(1)另一侧设有升降结构(12),所述防护床(4)一侧通过第一连接杆与所述支撑杆(11)转动连接,所述防护床(4)另一侧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所述升降结构(12)上端转动连接,所述防护床(4)与所述第一连接杆铰接,所述防护床(4)...

【技术特征摘要】
1.产房用新生儿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护理装置包括底座(1)、置于所述底座(1)下端且与所述底座(1)通过连接块连接的万向轮(2)、置于所述底座(1)上端前后侧的防护板(3)、置于所述防护板(3)之间且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的防护床(4)、置于所述防护板(3)上的弧形支撑架(5)、置于所述支撑架(5)之间的防护帘(6),
所述底座(1)一侧设有支撑杆(11),所述底座(1)另一侧设有升降结构(12),所述防护床(4)一侧通过第一连接杆与所述支撑杆(11)转动连接,所述防护床(4)另一侧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所述升降结构(12)上端转动连接,所述防护床(4)与所述第一连接杆铰接,所述防护床(4)与所述第二连接杆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房用新生儿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床(4)为上端开口的长方体结构,所述防护床(4)内侧底部设有与所述防护床(4)配合的防护垫(41),所述防护垫(41)包括第一防护垫(411)和第二防护垫(412),所述第一防护垫(411)靠近所述升降结构(12)的一端,所述第二防护垫(412)置于靠近所述支撑杆(11)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产房用新生儿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垫(411)上设有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护垫(412)上设有吸水层,所述第二防护垫(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冉胡高艳王亚嫚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