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睿专利>正文

一种可辅助翻身的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352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辅助翻身的病床,包括床体,所述的床体下方设有支撑柱,所述的床体上方设有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上包括板一和板二,所述的板一和板二件铰接,所述的板一上设有气囊,所述的气囊中间设有限位缝合线,充满气的气囊通过限位缝合线形成弯折结构,所述的气囊上设有进气口,所述的床体下方设有脚踩充气装置,所述的脚踩充气装置通过软管连接进气口,所述的板二上方设有挡板,所述的板二上平行设有凹槽,所述的挡板通过凹槽在板二上滑动,所述的挡板远离板一的一侧设有推板,所述的通孔内设有螺旋柱,所述的螺旋柱一端连接推板,另一端延伸至围栏外侧连接转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翻身效果好,成本低。

A kind of hospital bed that can help turn 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辅助翻身的病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可辅助翻身的病床。
技术介绍
对于一些危重病人和一些长期卧床不起的病人每日都必须定时翻身,以防止褥疮的发生,其次是为这些病人更换床单铺垫以及取放便盆时,也必须给病人翻身或将病人抬起,才能进行。目前,给病人翻身至少需要二名护理人员配合进行,由于护理人员多为女性,体力有限,给病人翻身时很吃力也很不方便,且每次翻身都会给病人造成痛苦,虽然有些医院已使用电动翻身床给那些长期卧床不起的病人进行定时翻身,但电动翻身床价格昂贵,故不能普及推广使用,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型的可辅助翻身的病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可辅助翻身的病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辅助翻身的病床,包括床体,所述的床体下方设有支撑柱,所述的床体上方四周通过转轴转动设有围栏,所述的床体上方设有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上包括板一和板二,所述的板一和板二件铰接,所述的板一上设有气囊,所述的气囊中间设有限位缝合线,充满气的气囊通过限位缝合线形成弯折结构,所述的气囊上设有进气口,所述的床体下方设有脚踩充气装置,所述的脚踩充气装置通过软管连接进气口,所述的板二上方设有挡板,所述的板二上平行设有凹槽,所述的挡板通过凹槽在板二上滑动,所述的板二上设有用于设有用于限制挡板的限位孔,所述的限位孔内设有可拆卸的限位柱,所述的挡板远离板一的一侧设有推板,靠近挡板的围栏上设有与推板相配合的通孔,所述的通孔内设有螺旋柱,所述的螺旋柱一端连接推板,另一端延伸至围栏外侧连接转盘。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的装置中,床体四周的围栏转动连接,方便将病人移动到床体上;床体上的支撑板一侧设有气囊,另一侧设有挡板,防止在翻身的过程中,病人身体移动,翻身效果不好;气囊采用脚踩充气装置进行充气,可根据病人的实际感受调整充气的速度;挡板可以移动,适合不同体型的病人使用;挡板移动时利用转盘进行移动,再利用限位柱进行固定,使用效果好。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减少医护人员的劳动力,病人使用舒适感强,成本低,适合广泛推广。作为改进,所述的支撑柱下方设有万向轮,移动方便,可随时固定。作为改进,所述的支撑板的面积小于床体面。作为改进,所述的挡板上当设有方便手握的凸起,病人清醒时,手臂可以移动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接力,医护人员也可以翻身是也是方便抓握。作为改进,所述的气囊采用环保橡胶材料制成,环保结实耐用。作为改进,所述的软管为伸缩软管,收放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可辅助翻身的病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专一种可辅助翻身的病床的床体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床体,1.1、转轴,2、支撑柱,3、围栏,4、支撑板,5、板一,6、板二,7、气囊,7.1、限位缝合线,7.2、进气口,8、脚踩充气装置,8.1、软管,9、挡板,10、限位柱,11、推板,12、通孔,13、螺旋柱,14、转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一种可辅助翻身的病床,包括床体1,所述的床体1下方设有支撑柱2,所述的床体1上方四周通过转轴1.1转动设有围栏3,所述的床体1上方设有支撑板4,所述的支撑板4上包括板一5和板二6,所述的板一5和板二6件铰接,所述的板一5上设有气囊7,所述的气囊7中间设有限位缝合线7.1,充满气的气囊7通过限位缝合线7.1形成弯折结构,所述的气囊7上设有进气口7.2,所述的床体1下方设有脚踩充气装置8,所述的脚踩充气装置8通过软管8.1连接进气口7.2,所述的板二6上方设有挡板9,所述的板二6上平行设有凹槽6.1,所述的挡板9通过凹槽6.1在板二6上滑动,所述的板二6上设有用于设有用于限制挡板9的限位孔6.2,所述的限位孔6.2内设有可拆卸的限位柱10,所述的挡板9远离板一5的一侧设有推板11,靠近挡板9的围栏3上设有与推板11相配合的通孔12,所述的通孔12内设有螺旋柱13,所述的螺旋柱13一端连接推板11,另一端延伸至围栏3外侧连接转盘14。所述的支撑柱2下方设有万向轮2.1。所述的支撑板4的面积小于床体1面积。所述的挡板9上当设有方便手握的凸起9.1。所述的气囊7采用环保橡胶材料制成。所述的软管8.1为伸缩软管。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翻转病人时,转动转盘14,推动挡板9在凹槽6.1内移动,再利用限位孔6.2和限位柱10进行固定挡板9,医护人员利用脚踩充气装置8和软管8.1对气囊7进行充气,充满气的气囊7通过限位缝合线7.1形成弯折结构,翻身时可以对病人起到保护作用,病人在手臂可以移动的情况下或医护人员可以进行利用挡板9上的凸起9.1进行借力,使翻身更加方便。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辅助翻身的病床,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体(1)下方设有支撑柱(2),所述的床体(1)上方四周通过转轴(1.1)转动设有围栏(3),所述的床体(1)上方设有支撑板(4),所述的支撑板(4)上包括板一(5)和板二(6),所述的板一(5)和板二(6)件铰接,所述的板一(5)上设有气囊(7),所述的气囊(7)中间设有限位缝合线(7.1),充满气的气囊(7)通过限位缝合线(7.1)形成弯折结构,所述的气囊(7)上设有进气口(7.2),所述的床体(1)下方设有脚踩充气装置(8),所述的脚踩充气装置(8)通过软管(8.1)连接进气口(7.2),所述的板二(6)上方设有挡板(9),所述的板二(6)上平行设有凹槽(6.1),所述的挡板(9)通过凹槽(6.1)在板二(6)上滑动,所述的板二(6)上设有用于设有用于限制挡板(9)的限位孔(6.2),所述的限位孔(6.2)内设有可拆卸的限位柱(10),所述的挡板(9)远离板一(5)的一侧设有推板(11),靠近挡板(9)的围栏(3)上设有与推板(11)相配合的通孔(12),所述的通孔(12)内设有螺旋柱(13),所述的螺旋柱(13)一端连接推板(11),另一端延伸至围栏(3)外侧连接转盘(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辅助翻身的病床,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体(1)下方设有支撑柱(2),所述的床体(1)上方四周通过转轴(1.1)转动设有围栏(3),所述的床体(1)上方设有支撑板(4),所述的支撑板(4)上包括板一(5)和板二(6),所述的板一(5)和板二(6)件铰接,所述的板一(5)上设有气囊(7),所述的气囊(7)中间设有限位缝合线(7.1),充满气的气囊(7)通过限位缝合线(7.1)形成弯折结构,所述的气囊(7)上设有进气口(7.2),所述的床体(1)下方设有脚踩充气装置(8),所述的脚踩充气装置(8)通过软管(8.1)连接进气口(7.2),所述的板二(6)上方设有挡板(9),所述的板二(6)上平行设有凹槽(6.1),所述的挡板(9)通过凹槽(6.1)在板二(6)上滑动,所述的板二(6)上设有用于设有用于限制挡板(9)的限位孔(6.2),所述的限位孔(6.2)内设有可拆卸的限位柱(10),所述的挡板(9)远离板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睿邓新
申请(专利权)人:刘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