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小茴香热敷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333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06
一种电热小茴香热敷器械,其包括外层保护层,中层小茴香层;及内层电加热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包裹小茴香层;小茴香层包裹电加热层;在保护层及小茴香层上都设置供电加热层的外接导线伸出的伸出结构;小茴香层由内装有小茴香的有多个相互连接的纵向条构成,电加热层内均匀设置有电加热丝;电加热层通过外接导线连接一功率控制结构及电源。通过电源给电加热层供电,进而给小茴香层加热,加热均匀;通过功率控制结构调节加热程度,当温度低时调节到高档位,当温度高是调节到底档位;外层保护层可以有效保护小茴香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热敷器械使用调节简单,温度可控,可以很好的起到热敷效果,又能有效防止烫伤,解决术后排气不好的热敷问题。

An electric heating instrument for hot compress of fe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热小茴香热敷器械
本技术属于物理热敷器械
,尤其涉及手术后不排气患者的腹部热敷器械,具体涉及为一种电热小茴香热敷器械。
技术介绍
目前,手术后约有8~28%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排气困难等问题,而手术后24小时如果不排气将会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因此当患者出现上述问题时,医护人员都要协助术后患者进行排气。现有技术中术后促进排气,减轻术后腹胀的方法较多。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中医理疗的方式,药物治疗多采用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或者生理盐水或乳果糖口服溶液灌肠的方式;物理治疗多使用普通热水袋热敷;中医科理疗为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但目前使用药物治疗方式,往往会增加患者痛苦,也增高患者的住院费用,患者不宜接受;而使用热水袋物理治疗,通常因为不易控制水的温度,增加烫伤几率,降低患者住院满意率;而有些术后患者由于耐受力差,或依从性较差,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则会推迟,从而推迟排气时间,使得恢复期增长,加重患者医疗负担。综上所述,现有的减轻术后腹胀的方法存在着费用高、操作困难等缺点。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有效促进术后患者排气的采用物理治疗的器械,保证患者在不下床活动及不利用药物治疗方式就能达到有效热敷及达到排气的目的。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没有有效采用物理治疗的器械,且其他的促进排气的方法又不是十分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电热小茴香热敷器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药物治疗方式,会增加患者痛苦;物理治疗热敷袋,不易控制水的温度,增加烫伤几率;而有些术后患者由于耐受力差,或依从性较差,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推迟,不能及时排气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热小茴香热敷器械。一种电热小茴香热敷器械,其包括外层保护层,中层小茴香层;及内层电加热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包裹小茴香层;小茴香层包裹电加热层;在保护层及小茴香层上都设置供电加热层的外接导线伸出的伸出结构;小茴香层由内装有小茴香的有多个相互连接的纵向条构成,电加热层内均匀设置有电加热丝;电加热层通过外接导线连接一功率控制结构及电源。通过电源给电加热层供电,进而给小茴香层加热,加热均匀;通过功率控制结构调节加热程度,当温度低时调节到高档位,当温度高是调节到底档位;外层保护层可以有效保护小茴香层。进一步,外层保护层,中层小茴香层及内层电加热层都为矩形形状,矩形形状方便放置。进一步,外层保护层上的伸出结构为设置在一侧的长开口,长开口可以保证外接导线通过,且能够保证通过长开口将中层小茴香层及内层电加热层套入到外层保护层。进一步,长开口的长度大于设置边长度的1/3;此种设置保证各个结构的置入。进一步,外侧保护层为棉质的矩形囊,中层小茴香层设置在矩形囊内,矩形囊上除长开口外不设置其他开口。进一步,中层小茴香层的伸出结构设置在侧面,且为从边缘向内的缺口结构;进一步,中层小茴香层内部设置电加热层的空腔为贯穿腔;且外接导线设置在缺口结构处;此种设置可以保证电加热层通过缺口结构侧进入中层小茴香层内,在操作方便。进一步,内层电加热层内设置蛇形均匀布局的电加热丝;此种设置方便形成回路,且加热均匀。进一步,在电加热层上下侧表面设置黏贴片,此种设置将电加热层有效固定到中层小茴香层上。或者在电加热层上下侧表面及中层小茴香层内侧对应位置设置对应魔术贴,此种也为一种有效固定的方法。进一步,外接导线外设置功率控制结构,且在控制结构上设置档位调节钮,此种设置方便通过调节功率达到调节电加热层温度,最终达到调节小茴香层温度的目的。进一步,电源为交流电源,外接导线连接一插头用于连接电源。或者电源为直流可充电电源,电源与控制结构设置在同一矩形结构上。进一步,外接导线中间设置一对应的导线接头,一头连接电源,一头连接电加热丝。此种设置可以有效减少整个结构组合时的困难,且再不用时方便放置。进一步,每个纵向条由粗盐和小茴香籽重量比为2:3的物质填充而成。进一步,矩形的长为30-40cm,宽20-30cm。进一步,小茴香层由多个纵向条缝合而成,且在侧面保留缺口结构。进一步,小茴香层包括10-60个纵向条。进一步,当纵向条设置为10个时,纵向条内包含1000g粗盐与小茴香籽的混合物质。本技术包括外层保护层,中层小茴香层;及内层电加热层;通过控制结构控制电加热层的温度,有效防止烫伤,外侧保护层的设置可以保证器械使用时与皮肤接触处的舒适程度,还会有效包含中层小茴香层不被污染。2、由纵向条组成的中层小茴香层保证物质填充的均匀性,使得散热面积增加,大大降低患者烫伤几率。3、通过功率控制结构的设置可以有效调节温度,调节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功率控制结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与实施例3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与实施例3功率控制结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与实施例3功率控制结构部分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热敷部分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热敷部分侧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小茴香层前侧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小茴香层上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小茴香层缺口结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电加热层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电加热层透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保护层;11、长开口;2、小茴香层;21、纵向条;22、缺口结构;23、贯穿腔;3、电加热层;31、电加热丝;32、黏贴片;4、外接导线;41、导线接头;5、功率控制结构;51、档位调节钮;52、直流可充电电源;53、充电口。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电热小茴香热敷器械一种电热小茴香热敷器械,其包括外层保护层1,中层小茴香层2;及内层电加热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1包裹小茴香层2;小茴香层2包裹电加热层3;在保护层1及小茴香层2上都设置供电加热层3的外接导线4伸出的伸出结构;小茴香层2由内装有小茴香的有多个相互连接的纵向条21构成,电加热层3内均匀设置有电加热丝31;电加热层3通过外接导线4连接一功率控制结构5及电源。通过电源给电加热层3供电,进而给小茴香层2加热,加热均匀;通过功率控制结构5调节加热程度,当温度低时调节到高档位,当温度高是调节到底档位;外层保护层1可以有效保护小茴香层2。外层保护层1,中层小茴香层2及内层电加热层3都为矩形形状,矩形形状方便放置。外层保护层1上的伸出结构为设置在一侧的长开口11,长开口11可以保证外接导线4通过,且能够保证通过长开口11将中层小茴香层2及内层电加热层3套入到外层保护层1。外侧保护层1为棉质的矩形囊,中层小茴香层2设置在矩形囊内,矩形囊上除长开口11外不设置其他开口。长开口11的长度大于设置边长度的1/3;此种设置保证各个结构的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热小茴香热敷器械,其包括外层保护层(1),中层小茴香层(2);及内层电加热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1)包裹小茴香层(2);小茴香层(2)包裹电加热层(3);在保护层(1)及小茴香层(2)上都设置供电加热层(3)的外接导线(4)伸出的伸出结构;小茴香层(2)由内装有小茴香的有多个相互连接的纵向条(21)构成,电加热层(3)内均匀设置有电加热丝(31);电加热层(3)通过外接导线(4)连接一功率控制结构(5)及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小茴香热敷器械,其包括外层保护层(1),中层小茴香层(2);及内层电加热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1)包裹小茴香层(2);小茴香层(2)包裹电加热层(3);在保护层(1)及小茴香层(2)上都设置供电加热层(3)的外接导线(4)伸出的伸出结构;小茴香层(2)由内装有小茴香的有多个相互连接的纵向条(21)构成,电加热层(3)内均匀设置有电加热丝(31);电加热层(3)通过外接导线(4)连接一功率控制结构(5)及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小茴香热敷器械,其特征在于,外层保护层(1),中层小茴香层(2)及内层电加热层(3)都为矩形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小茴香热敷器械,其特征在于,外层保护层(1)上的伸出结构为设置在一侧的长开口(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热小茴香热敷器械,其特征在于,长开口(11)的长度大于设置边长度的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小茴香热敷器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志芳王瑞兰张昕牛秀娟周艳芳聂婷婷安林静杨滢沙花燕刘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