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牵引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325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公开了腰椎牵引枕,其包括支架(2)和安装在支架(2)内的充气垫(1),还包括铺设在支架(2)外的包覆层(3),支架(2)包括底板(21)、转动板(22)和伸缩板(23),底板(21)水平放置,底板(21)的前端安装有转动座(4),转动板(22)与转动座(4)配合并通过转动座(4)进行角度定位,底板(21)的后端与伸缩板(23)铰接,转动板(22)的自由端和伸缩板(23)的自由端相互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座和拉杆的配合,调整屈髋角度,不仅能适用与不同需求的病患,也增加了舒适度,此外,角度锁定功能也增加了本申请的安全性能。

Lumbar traction pil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腰椎牵引枕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了腰椎牵引枕。
技术介绍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LDH)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也是导致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劳动力减弱甚或丧失的常见原因之一。腰椎牵引是临床治疗LDH的常用非手术疗法,既往研究发现其能显著扩大突出间盘的椎间隙,减轻对退变突出椎间盘纤维环内压力感受神经末梢和敏感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从而缓解腰腿痛。目前,专利号为200420034022.1的技术专利,解决了调整枕体高度的问题,但还存在支撑力不足、调节角度不精确、舒适度欠佳等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支撑力不足、调节角度不精确、舒适度欠佳等缺点,提供了腰椎牵引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腰椎牵引枕,包括支架和安装在支架内的充气垫,还包括铺设在支架外的包覆层,支架包括底板、转动板和伸缩板,底板水平放置,底板的前端安装有转动座,转动板与转动座配合并通过转动座进行角度定位,底板的后端与伸缩板铰接,转动板的自由端和伸缩板的自由端相互铰接。作为优选,转动座至少有两个且均匀分布在底板前端,底板上设有滑槽,每个转动座均包括底座,底座与滑槽配合并在滑槽内滑动,滑槽的左侧安装有弹簧并通过弹簧将底座压紧在滑槽的右侧,还包括拉杆,拉杆与全部底座固接并拉动底座克服弹簧的作用力,受拉杆拉动的转动座与转动板定位失效并使转动板可自由转动,从而达到调节转动板与底板之间的角度。作为优选,转动座还包括固装在底座上的轴和扇形板,转动板上设有与轴配合的圆环,扇形板上设有多个圆周分布的定位孔,圆环上设有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凸柱。作为优选,伸缩板包括套板和板体,套板的一端开口,板体由套板开口端插入套板中并在套板中滑动,套板的另一端与底板铰接,板体与转动板铰接。作为优选,包覆层为记忆海绵层,包覆层的一端固定在底板前侧,包覆层的另一端通过弹性绳固定在靠近底板前端的下表面上。作为优选,充气垫为截面是三角形的充气垫。作为优选,扇形板上设有刻度。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通过转动座和拉杆的配合,调整屈髋角度,不仅能适用与不同需求的病患,也增加了舒适度,此外,角度锁定功能也增加了本申请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底板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扇形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充气垫、2—支架、3—包覆层、4—转动座、5—拉杆、21—底板、22—转动板、23—伸缩板、211—滑槽、212—弹簧、221—圆环、222—定位凸柱、231—套板、232—板体、41—底座、42—轴、43—扇形板、431—定位孔、432—刻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腰椎牵引枕,如图所示,包括支架2和安装在支架2内的充气垫1,还包括铺设在支架2外的包覆层3,支架2包括底板21、转动板22和伸缩板23,底板21水平放置,底板22的前端安装有转动座4,转动板22与转动座4配合并通过转动座4进行角度定位,底板21的后端与伸缩板23铰接,转动板22的自由端和伸缩板23的自由端相互铰接。转动座4至少有两个且均匀分布在底板21前端,底板21上设有滑槽211,每个转动座4均包括底座41,底座41与滑槽211配合并在滑槽211内滑动,滑槽211的左侧安装有弹簧212并通过弹簧212将底座41压紧在滑槽211的右侧,还包括拉杆5,拉杆5与全部底座41固接并拉动底座41克服弹簧212的作用力,受拉杆5拉动的转动座4与转动板22定位失效并使转动板22可自由转动,从而达到调节转动板22与底板21之间的角度。转动座4还包括固装在底座41上的轴42和扇形板43,转动板22上设有与轴42配合的圆环221,转动板22通过圆环221绕轴42转动,扇形板43上设有多个圆周分布的定位孔431,圆环221上设有与定位孔431配合的定位凸柱222。伸缩板23包括套板231和板体232,套板231的一端开口,板体232由套板231开口端插入套板231中并在套板231中滑动,套板231的另一端与底板21铰接,板体232与转动板22铰接。通过底板21、转动板22和伸缩板23的设置,可实现腰椎牵引枕的角度设置,转动座4上安装的拉杆5可通过拉动底座41,使得底座41带动扇形板43向左移动,从而扇形板43上的定位孔431也向左移动并与定位凸柱22脱离,此时可旋转转动板22,旋转至合适角度时,松开拉杆5,使得底座41受弹簧212的拉力重新回到初始位置,并使定位孔431和定位凸柱22重新配合锁定。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包覆层3为记忆海绵层,包覆层3的一端固定在底板21前侧,包覆层3的另一端通过弹性绳固定在靠近底板3前端的下表面上。实施例3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充气垫1为截面是三角形的充气垫。实施例4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扇形板43上设有刻度432,通过刻度432的指示,可控制转动板22与底板21之间的角度为45°。实施例5与实施例4相同,不同的是转动板22与底板21之间的角度为60°。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腰椎牵引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2)和安装在支架(2)内的充气垫(1),还包括铺设在支架(2)外的包覆层(3),支架(2)包括底板(21)、转动板(22)和伸缩板(23),底板(21)水平放置,底板(21)的前端安装有转动座(4),转动板(22)与转动座(4)配合并通过转动座(4)进行角度定位,底板(21)的后端与伸缩板(23)铰接,转动板(22)的自由端和伸缩板(23)的自由端相互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腰椎牵引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2)和安装在支架(2)内的充气垫(1),还包括铺设在支架(2)外的包覆层(3),支架(2)包括底板(21)、转动板(22)和伸缩板(23),底板(21)水平放置,底板(21)的前端安装有转动座(4),转动板(22)与转动座(4)配合并通过转动座(4)进行角度定位,底板(21)的后端与伸缩板(23)铰接,转动板(22)的自由端和伸缩板(23)的自由端相互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牵引枕,其特征在于:转动座(4)至少有两个且均匀分布在底板(21)前端,底板(21)上设有滑槽(211),每个转动座(4)均包括底座(41),底座(41)与滑槽(211)配合并在滑槽(211)内滑动,滑槽(211)的左侧安装有弹簧(212)并通过弹簧(212)将底座(41)压紧在滑槽(211)的右侧,还包括拉杆(5),拉杆(5)与全部底座(41)固接并拉动底座(41)克服弹簧(212)的作用力,受拉杆(5)拉动的转动座(4)与转动板(22)定位失效并使转动板(22)可自由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椎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艳邵荣学傅晓婷张亮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