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钨冶炼废水中的氨氮、磷、砷的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钨冶炼废水中的氨氮、磷、砷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钨资和钨冶炼的大国,钨产量占世界的80%以上。目前钨冶炼过程主要采用碱法分解、铵盐转化、高温煅烧工艺。该工艺中使用了氨,导致冶炼废水中含有约300mg/L的氨氮,如果进入到自然环境中,则会造成富营养化,导致水体变黑变臭;并且钨矿物本身含有一定量的磷砷,其在碱法分解中磷砷也会进入冶炼流程,最终进入废水,磷砷同样会造成水体污染。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氨氮排放一级标准为15mg/L,砷酸盐浓度(以As计)<0.5mg/L,磷酸盐浓度(以P计)<0.5mg/L,因此钨冶炼废水中的这些污染物需要深度去除。另外,由于冶炼中采用碱法浸出、NH4Cl转型,钨冶炼废水普遍偏碱性,并且还含有140~7600mg/L的Cl-。目前工业上处理氨氮的方法有生物法、吹脱法、沉淀法、离子交换法、折点氯化法等。其中生物法虽然费用低,但处理时间长,且占用空间大;吹脱法用于高浓度溶液中氨氮去除,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钨冶炼废水中的氨氮、磷、砷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氨氮去除:将多个并列设置的惰性电极置于含钨冶炼废水的电解槽中作为阳极,所述的电解槽还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阴极,相邻的两个阴极之间设置一个阳极,所述的阴极与阳极成对设置,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所述的钨冶炼废水从电解槽的一侧流入,依次经过每一个阴极和阳极,从电解槽相对应的另一侧流出,钨冶炼废水在电解槽内发生电解,将氨氮转换为氮气逸出;/n(2)余氯、磷和砷的去除:将从电解槽流出的废水进入脱磷和砷的电解槽中进行电解,余氯还原成氯离子,溶液中形成Fe(O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钨冶炼废水中的氨氮、磷、砷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氨氮去除:将多个并列设置的惰性电极置于含钨冶炼废水的电解槽中作为阳极,所述的电解槽还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阴极,相邻的两个阴极之间设置一个阳极,所述的阴极与阳极成对设置,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所述的钨冶炼废水从电解槽的一侧流入,依次经过每一个阴极和阳极,从电解槽相对应的另一侧流出,钨冶炼废水在电解槽内发生电解,将氨氮转换为氮气逸出;
(2)余氯、磷和砷的去除:将从电解槽流出的废水进入脱磷和砷的电解槽中进行电解,余氯还原成氯离子,溶液中形成Fe(OH)3絮凝沉淀,通过Fe(OH)3的吸附将废水中的磷和砷去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钨冶炼废水中的氨氮、磷、砷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惰性电极为石墨板、钛板或Ti/RuO2-IrO2DSA电极,所述的阴极为不锈钢板或钛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钨冶炼废水中的氨氮、磷、砷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电解槽与水平面具有一定的夹角ɑ,优选的,所述的夹角ɑ为10°-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钨冶炼废水中的氨氮、磷、砷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阴极或阳极的个数均为5-30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钨冶炼废水中的氨氮、磷、砷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钨冶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中伟,陈星宇,刘旭恒,李江涛,何利华,唐忠阳,孙丰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