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S型滤砖及滤砖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291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S型滤砖及滤砖组合,包括第一配水腔、第二配水腔和第三配水腔,所述第一配水腔位于所述第三配水腔的左上侧,所述第一配水腔与所述第三配水腔共用第一斜边;所述第二配水腔位于所述第三配水腔的右上侧,所述第二配水腔与所述第三配水腔共用第二斜边;所述第一配水腔、第二配水腔和第三配水腔的顶部均开设有过水孔,所述第三配水腔与T型滤砖相拼接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S型滤砖,在第三配水腔的侧壁开设通孔,可实现S型滤砖与T型滤砖的完美拼接,从而实现生物滤池配水配气系统中的水、气在横向流动过程中的通畅性和稳定性。

A new S-type filter brick and its combin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S型滤砖及滤砖组合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滤池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S型滤砖及滤砖组合。
技术介绍
生物滤池是一种常用的生物膜法水处理工艺,其对污水中的SS、氨氮、CODcr、BOD5具有良好的去除性能,该工艺目前多应用于河道水体、市政污水等水体净化领域。传统的生物滤池结构包括底部配水区、滤板/滤头、承托层、滤料层和清水区,其配水配气系统为滤板+滤头结构,这种配水配气方式较难实现水、气分配的均匀性,且其施工安装工程量大,运行过程易存在破损、堵塞等问题,难以保证生物滤池的运行效果和使用寿命。目前针对传统的滤板/滤头结构配水配气不均匀的现象,研究者们提出一种新型的配水配气系统-滤砖。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滤砖作为生物滤池的配水配气系统可实现均匀布水布气,反冲洗过程可减少水、气对承托层和滤料层的扰动;同时其施工安装方便快捷,可大幅缩短施工工期。目前研发出的滤砖有两种结构:S型滤砖和T型滤砖(如图1-4所示)。S型滤砖结构形式为:中部设有一个等腰梯形配水腔,上部为两个直角三角形配水腔,可实现两次均匀布水布气;T型滤砖结构形式为:下端为若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S型滤砖,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配水腔、第二配水腔和第三配水腔,所述第一配水腔位于所述第三配水腔的左上侧,所述第一配水腔与所述第三配水腔共用第一斜边;所述第二配水腔位于所述第三配水腔的右上侧,所述第二配水腔与所述第三配水腔共用第二斜边;所述第一配水腔、第二配水腔和第三配水腔的顶部均开设有过水孔,所述第三配水腔与T型滤砖相拼接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S型滤砖,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配水腔、第二配水腔和第三配水腔,所述第一配水腔位于所述第三配水腔的左上侧,所述第一配水腔与所述第三配水腔共用第一斜边;所述第二配水腔位于所述第三配水腔的右上侧,所述第二配水腔与所述第三配水腔共用第二斜边;所述第一配水腔、第二配水腔和第三配水腔的顶部均开设有过水孔,所述第三配水腔与T型滤砖相拼接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S型滤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拱形结构,所述通孔的大小与T型滤砖的拱形腔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S型滤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数量为4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S型滤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配水腔与S型滤砖相拼接的一侧开设有一定高度的空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S型滤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高度不小于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远标张文波赵国辉张程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苏创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