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定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276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锚定夹,该锚定夹包括用于夹持组织的夹持部和用于操控夹持部向近端或远端移动的释放部,释放部的远端内部设置有容纳通道,夹持部的近端可伸缩进出容纳通道,夹持部包括夹片和夹钳管,夹片的近端可伸缩地连接于夹钳管内,夹钳管的管壁上开有窗口,窗口内设置有第一悬臂,第一悬臂的中部连接于夹钳管的管壁上,第一悬臂的两端悬空,第一悬臂的一端设置有卡扣位,夹片的尾部设置有卡扣部;向内挤压第一悬臂的另一端,可使第一悬臂的卡扣位一端外翘,从而使得夹片的卡扣部与所述卡扣位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向第一悬臂施力,使夹片近端向夹钳管轴心合拢,进而使夹片远端打开并与病变组织安全分离,避免了对病变组织的二次伤害。

An anchor c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锚定夹
本技术涉及一种腹腔手术辅助器械,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锚定夹。
技术介绍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治疗手段,也是临床应用前景很好的技术,让更多的早期消化道癌能够在内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免除了开腹手术的风险和切除器官的痛苦。锚定夹作为内镜与X光监视下的夹持装置,用于标记病变组织,为手术器械的进刀位置提供导向,是内镜粘膜下剥离手术过程中的常用辅助器械,现有的锚定夹一般包括夹持部和释放部,夹持部设置于释放部的远端,用于夹持病变组织,释放部用于对夹持部的夹持动作进行调整和控制。锚定夹的应用方法是:确认好病变组织的位置后,通过内镜将该锚定夹探入人体腔道内,并将锚定夹夹持在病变组织上,以使其作为位置标识,在夹持部夹牢病变组织后,释放部断开与夹持部的连接,并退回,夹持部停留于病变组织上,为手术刀提供进刀位置导向。现有的锚定夹,在夹持部远端闭合后,不能在释放部的控制下重新张开,在实际临床使用时,由于人体腔道的正常蠕动,夹子闭合到一半时,容易和待夹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锚定夹,包括用于夹持组织的夹持部和用于操控所述夹持部向近端或远端移动的释放部,所述释放部的远端内部设置有容纳通道,所述夹持部的近端可伸缩进出所述容纳通道,所述夹持部包括夹片(12)和夹钳管(11),所述夹片(12)的近端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夹钳管(1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钳管(11)的管壁上相对的开有两个窗口,每个窗口内均设置有第一悬臂(111),第一悬臂(111)的中部连接于夹钳管(11)的管壁上,第一悬臂(111)的两端悬空,所述第一悬臂(111)的一端设置有卡扣位(112),夹片(12)的尾部设置有卡扣部(122),所述卡扣部(122)与所述卡扣位(112)卡接配合;向内挤压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定夹,包括用于夹持组织的夹持部和用于操控所述夹持部向近端或远端移动的释放部,所述释放部的远端内部设置有容纳通道,所述夹持部的近端可伸缩进出所述容纳通道,所述夹持部包括夹片(12)和夹钳管(11),所述夹片(12)的近端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夹钳管(1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钳管(11)的管壁上相对的开有两个窗口,每个窗口内均设置有第一悬臂(111),第一悬臂(111)的中部连接于夹钳管(11)的管壁上,第一悬臂(111)的两端悬空,所述第一悬臂(111)的一端设置有卡扣位(112),夹片(12)的尾部设置有卡扣部(122),所述卡扣部(122)与所述卡扣位(112)卡接配合;向内挤压第一悬臂(111)的另一端,可使第一悬臂(111)的卡扣位(112)一端外翘,从而使得夹片(12)的卡扣部(122)与所述卡扣位(112)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12)的近端向远离夹钳管(11)轴心的方向弯曲形成卡扣部(1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12)为两片分体式夹片或具有两夹臂的一体式夹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111)为X型杠杆式悬臂,其中部沿垂直于所述夹钳管(11)的轴线方向固定于夹钳管(11)的管壁上,所述卡扣位(112)设置于所述第一悬臂(111)的近端,当第一悬臂(111)的远端受挤压力时,第一悬臂(111)的近端卡扣位(112)外翘,从而使得夹片(12)的卡扣部(122)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刚
申请(专利权)人: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