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坐便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193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用途坐便椅,涉及医疗康复设备的技术领域,解决了患者完成大小便后起身时,患者自身难以完成起身,他人强行拉起又容易伤到患者的问题,其包括:底座、支撑架、连接底座与支撑架的连接件、设置于支撑架上的助起组件以及座便板;底座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穿设孔,支撑架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穿设孔配合使用的连接孔,连接件依次穿设于穿设孔与连接孔上以固连底座与支撑架;助起组件包括助起柱、助起架、助起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驱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以辅助患者排泄完成进行起身,使患者起身更加轻松,同时不易伤到患者,更加方便实用的效果。

A multifunctional toilet ch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途坐便椅
本技术涉及医疗康复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用途坐便椅。
技术介绍
座便器,俗称马桶。这要追溯到北宋时期欧阳修的《归田录二》中的“木马子”,这是对于马桶最早的文字记载。在现代家庭中,坐便器已经成为必不可缺的家庭用品。对于行动不便或年迈的患者来说,独立完成大小便是很困难的事请,即使有家属或医护人员帮助,依然十分费力,特别是患者完成大小便后起身时,患者自身难以完成起身,他人强行拉起又容易伤到患者,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辅助患者起身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用途坐便椅,可以辅助患者排泄完成进行起身,使患者起身更加轻松,同时不易伤到患者,更加方便实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用途坐便椅,包括底座和支撑架,还包括穿设于底座与支撑架上以连接底座与支撑架的连接件、设置于支撑架上的助起组件以及通过助起组件架设于两支撑架之间的座便板;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穿设孔,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穿设孔配合使用的连接孔,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设于穿设孔与连接孔上以固连底座与支撑架;所述助起组件包括:助起柱,依次贯穿于两支撑架上且与两支撑架转动连接;助起架,设置于两支撑架之间以支撑固定座便板;助起板,固定于助起架远离座便板的一侧且与助起柱的轴线垂直并数量至少为一个;第一连杆,一端固定于助起柱上另一端与助起板铰接;第二连杆,一端铰接于支撑架上另一端与助起板铰接并设置于第一连杆的下侧;第三连杆,一端与助起柱的一端固定;驱动件,一端铰接于支撑架上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的另一端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坐便椅的使用高度可以通过穿设孔与连接孔的配合进行调节,以使坐便椅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使用者,提高了坐便椅的适用范围;使用者在排泄完成之后,可以在助起组件的帮助下进行起身,使患者起身更加轻松,同时不易伤到患者,更加方便实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靠近助起柱的一侧还固定有靠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靠背的设置,为使用者的背部提供了支撑,方便使用者进行依靠,设计合理,提高了坐便椅使用时的舒适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靠背的两相对侧均设置有供手握持的扶手,所述扶手的一端与靠背铰接,所述扶手靠近靠背的一侧还设置有与靠背的一侧抵接的限位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扶手可以向上翻起,以方便将使用者转移至坐便椅上,之后再将扶手放下,使用更加方便,提高了坐便椅的使用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至少一所述扶手上设置有供手纸套设的手纸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纸架的设置,方便使用者排泄完成后取放手纸,以进行清理,设计合理,使用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设置于座便板正下方的便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盆的设置,使坐便椅无需配合座便器进行使用,而可以单独使用,也无需患者转移到卫生间进行排便,而可以直接进行排便,使用更加便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设置于底座上以供便盆放置便盆架;所述便盆架包括:还包括设置于底座上以供便盆放置便盆架;所述便盆架包括:架设部,呈“U”形设置且供便盆放置;支撑部,数量为至少两个且设置于架设部的下侧以用于支撑架设部;第一连接部,与架设部的两端以及支撑部呈一体设置以连接架设部与支撑部;握持部,设置于相邻两第一连接部之间且供手握持;第二连接部,一体设置于握持部的两端且与第一连接部呈一体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便盆进行支撑,使便盆与座板的距离较小,以使排泄物不易溅出便盆,更加清洁方便,实用性强;握持部的设置,增加了便盆架的握持面积,方便使用者进行握持,以对便盆架进行移动,提高了便盆架的使用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套设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上一体设置有与架设部、便盆抵接的限位杆,相邻两所述限位杆之间设置有加强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盆通过限位杆进行抵接限位,使便盆在使用时不易在便盆架上发生滑动,提高了便盆使用时的稳定性;把手的设置,方便使用者进行握持,以移动便盆架,提高了便盆架的使用效率;当需要取出便盆时,翻转限位杆,加强杆与把手抵接以支撑限位杆,方便使用者再次使用时进行翻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滑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件的设置,方便便盆架通过滑动件进行移动,提高了便盆架的使用效率,提高了坐便椅的使用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两相对侧面上均固定有供滑动件嵌设滑动的导轨,所述导轨的两端均插接有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件滑移连接于导轨内,对便盆架进行限位,方便对便盆架与便盆进行准确放置;限位块的设置,对便盆架进行抵接限位,使便盆架不易脱离导轨,提高了便盆架使用时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下侧还设置有四个呈对称设置的可调支脚,所述底座靠近助起柱的两端均设置有万向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地面不平时,可通过可调支脚进行调节,使坐便椅使用时更加平稳;万向轮的设置,方便使用者通过万向轮对坐便椅进行移动,提高了坐便椅的移动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可以辅助患者排泄完成进行起身,使患者起身更加轻松,同时不易伤到患者,更加方便实用;2.便盆架对便盆进行支撑,使便盆与座板的距离较小,以使排泄物不易溅出便盆,更加清洁方便,实用性强;3.万向轮的设置,方便使用者通过万向轮对坐便椅进行移动,提高了坐便椅的移动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多用途坐便椅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多用途坐便椅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底座与支撑架的局部爆炸示意图。图4是支撑架与助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助起组件驱使坐便板向上翻起时的状态图。图6是靠背与扶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一中坐便椅的使用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二中坐便椅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三中坐便椅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实施例三中便盆架与便盆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实施例四中便盆架与便盆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实施例五中便盆架与便盆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实施例六中便盆架与便盆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实施例七中底座与便盆架以及便盆的爆炸示意图。图15是实施例八中底座与便盆架以及便盆的爆炸示意图。图16是实施例八中便盆架的使用状态图一。图17是实施例八中便盆架的使用状态图二。图中,10、底座;20、支撑架;30、连接件;40、助起组件;50、座便板;11、穿设孔;21、连接孔;41、助起柱;42、助起架;43、助起板;44、第一连杆;45、第二连杆;46、第三连杆;47、驱动件;60、靠背;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途坐便椅,包括底座(10)和支撑架(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穿设于底座(10)与支撑架(20)上以连接底座(10)与支撑架(20)的连接件(30)、设置于支撑架(20)上的助起组件(40)以及通过助起组件(40)架设于两支撑架(20)之间的座便板(50);/n所述底座(10)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穿设孔(11),所述支撑架(20)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穿设孔(11)配合使用的连接孔(21),所述连接件(30)依次穿设于穿设孔(11)与连接孔(21)上以固连底座(10)与支撑架(20);/n所述助起组件(40)包括:/n助起柱(41),依次贯穿于两支撑架(20)上且与两支撑架(20)转动连接;/n助起架(42),设置于两支撑架(20)之间以支撑固定座便板(50);/n助起板(43),固定于助起架(42)远离座便板(50)的一侧且与助起柱(41)的轴线垂直并数量至少为一个;/n第一连杆(44),一端固定于助起柱(41)上另一端与助起板(43)铰接;/n第二连杆(45),一端铰接于支撑架(20)上另一端与助起板(43)铰接并设置于第一连杆(44)的下侧;/n第三连杆(46),一端与助起柱(41)的一端固定;/n驱动件(47),一端铰接于支撑架(20)上另一端与第三连杆(46)的另一端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坐便椅,包括底座(10)和支撑架(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穿设于底座(10)与支撑架(20)上以连接底座(10)与支撑架(20)的连接件(30)、设置于支撑架(20)上的助起组件(40)以及通过助起组件(40)架设于两支撑架(20)之间的座便板(50);
所述底座(10)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穿设孔(11),所述支撑架(20)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穿设孔(11)配合使用的连接孔(21),所述连接件(30)依次穿设于穿设孔(11)与连接孔(21)上以固连底座(10)与支撑架(20);
所述助起组件(40)包括:
助起柱(41),依次贯穿于两支撑架(20)上且与两支撑架(20)转动连接;
助起架(42),设置于两支撑架(20)之间以支撑固定座便板(50);
助起板(43),固定于助起架(42)远离座便板(50)的一侧且与助起柱(41)的轴线垂直并数量至少为一个;
第一连杆(44),一端固定于助起柱(41)上另一端与助起板(43)铰接;
第二连杆(45),一端铰接于支撑架(20)上另一端与助起板(43)铰接并设置于第一连杆(44)的下侧;
第三连杆(46),一端与助起柱(41)的一端固定;
驱动件(47),一端铰接于支撑架(20)上另一端与第三连杆(46)的另一端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坐便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0)靠近助起柱(41)的一侧还固定有靠背(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用途坐便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60)的两相对侧均设置有供手握持的扶手(70),所述扶手(70)的一端与靠背(60)铰接,所述扶手(70)靠近靠背(60)的一侧还设置有与靠背(60)的一侧抵接的限位柱(7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用途坐便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期定汪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宏健康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