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弹出牙签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069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弹出牙签盒,该自动弹出牙签盒包括外壳以及位于所述外壳内并用于存储牙签的储签盒、弹签块和用于驱动所述弹签块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外壳的顶部具有第一条形孔,所述储签盒具有上端开口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从上至下呈收缩状变化以形成用于收拢牙签的定位壁面,所述储签盒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条形孔,且所述第一条形孔与所述第二条形孔正对布置,所述弹签块嵌入在所述第二条形孔内并可朝向所述第一条形孔移动,所述弹签块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容纳牙签的第一容置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了使用者取用牙签。

Pop up toothpick box automatical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弹出牙签盒
本技术涉及牙签盒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弹出牙签盒。
技术介绍
牙签盒作为一种存储牙签的容器,传统的牙签盒使用时须取下盒盖,用手拿取牙签,再盖上盒盖,从而导致这样取用牙签的方式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弹出牙签盒,旨在解决取用牙签较为繁琐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动弹出牙签盒,该自动弹出牙签盒包括外壳以及位于所述外壳内并用于存储牙签的储签盒、弹签块和用于驱动所述弹签块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外壳的顶部具有第一条形孔,所述储签盒具有上端开口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从上至下呈收缩状变化以形成用于收拢牙签的定位壁面,所述储签盒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条形孔,且所述第一条形孔与所述第二条形孔正对布置,所述弹签块嵌入在所述第二条形孔内并可朝向所述第一条形孔移动,所述弹签块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容纳牙签的第一容置槽。优选地,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一贯穿孔,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以及支柱,所述支柱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第一杆体的中部通过第一腰型孔与所述支柱铰接,且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弹签块的下方以用于支撑所述弹签块;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杆体铰接,另一端穿过所述贯穿孔并位于所述外壳外部。优选地,所述弹签块的底部设置有避位缺口,所述避位缺口内设置有滑柱,所述第一杆体上远离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二腰型孔可套设在所述滑柱上。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壳内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外壳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弹签块连接。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两个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上设置有导向槽,两所述导向柱相对布置在所述弹签块周向上,且所述弹签块的两相对侧边可分别嵌入对应的所述导向槽内。优选地,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条形孔相邻布置的第二容置槽,所述弹签块包括固定块、转动块以及第一扭簧,所述转动块与所述固定块铰接,所述第一扭簧套设在该铰接轴上,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与所述转动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第一容置槽位于所述转动块上,且所述转动块上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边缘处设置有可与所述外壳顶部的内壁抵接的阻挡片、以使所述第一容置槽朝向所述第二容置槽翻转,所述固定块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封堵所述第一条形孔的遮挡板和第二扭簧,所述遮挡板与所述外壳铰接,所述第二扭簧套设在该铰接轴上,所述第二扭簧的一端与所述遮挡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壳连接。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具有一开口端的壳体和盖设在所述壳体的开口端的盖体,所述第一条形孔位于所述盖体上,所述盖体的一边侧与所述壳体的一边侧铰接,所述盖体可绕铰接轴转动并盖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上位于其开口端处设置有卡扣,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相适配的卡腔。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内壁的周向上设置有用于承接所述储签盒的承载部,所述储签盒放置在所述承载部上;所述自动弹出牙签盒还包括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压力传感器和指示灯以及用于供电的电源,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承载部与所述储签盒之间,所述指示灯位于所述外壳上,所述控制器和电源均位于所述外壳内部。优选地,所述容置空间呈漏斗状。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弹出牙签盒,通过在外壳的顶部设置第一条形孔,以及在外壳内设置容纳牙签的储签盒,并在储签盒的底部设置与第一条形孔正对布置的第二条形孔。同时,在弹签块的顶部设置可容纳牙签的第一容置槽,并利用驱动机构驱动容置在第二条形孔内的弹签块朝向第一条形孔移动,以使位于第一容置槽内的牙签位于外壳的外部。相对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方便了使用者取用牙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自动弹出牙签盒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自动弹出牙签盒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图2中所示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所示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所示的储签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弹签块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所示的转动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中所述的自动弹出牙签盒在一视角下的半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动弹出牙签盒,该自动弹出牙签盒包括外壳100以及位于所述外壳100内并用于存储牙签的储签盒200、弹签块300和用于驱动所述弹签块300移动的驱动机构400,所述外壳100的顶部具有第一条形孔121,所述储签盒200具有上端开口的容置空间210,所述容置空间210从上至下呈收缩状变化以形成用于收拢牙签的定位壁面,所述储签盒20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条形孔220,且所述第一条形孔121与所述第二条形孔220正对布置,所述弹签块300嵌入在所述第二条形孔220内并可朝向所述第一条形孔121移动,且所述弹签块300可封堵所述第二条形孔220,所述弹签块300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可容纳牙签的第一容置槽321。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5和图8所示,优选外壳100为矩形,以方便在外壳100内安装储签盒200,为了降低自动弹出牙签盒的重量,外壳100优选采用轻质塑胶材料制作。同时,外壳100的顶部设置有一与其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一条形孔121,第一条形孔121的宽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以可供弹签块300穿过为准,且第一条形孔12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牙签的长度。储签盒200具有一容置空间210,且牙签可横向放置在容置空间210内,同时,储签盒200上开设有一与容置空间210连通的开口端。储签盒200安装在外壳100的内部,且储签盒200的开口端朝向外壳100上的第一条形孔121布置,至于储签盒200与外壳100的固定方式可以是卡接,也可以是通过螺钉进行固定。储签盒20的底部开设有一第二条形孔220,且第一条形孔121位于第二条形孔220的正上方。同时,容置空间210优选为矩形状,且容置空间210的长度与牙签的长度相适配,以方便牙签横向放置在储签盒200内。第二条形孔220的宽度可根据弹签块300的厚度一致,第二条形孔220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弹签块300的宽度,以使弹签块300可容置在第二条形孔220内并对第二条形孔220进行封堵。如图2和图3所示,弹签块300优选为矩形块状体,以与第一条形孔121和第二条形孔220相适配,弹签块300容置在第二条形孔220内,此时优选弹签块300呈竖直状态布置。弹签块300的顶端设置有可容纳牙签的第一容置槽321,优选第一容置槽321的长度与牙签的长度一致,第一容置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弹出牙签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及位于所述外壳内并用于存储牙签的储签盒、弹签块和用于驱动所述弹签块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外壳的顶部具有第一条形孔,所述储签盒具有上端开口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从上至下呈收缩状变化以形成用于收拢牙签的定位壁面,所述储签盒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条形孔,且所述第一条形孔与所述第二条形孔正对布置,所述弹签块嵌入在所述第二条形孔内并可朝向所述第一条形孔移动,所述弹签块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容纳牙签的第一容置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弹出牙签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及位于所述外壳内并用于存储牙签的储签盒、弹签块和用于驱动所述弹签块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外壳的顶部具有第一条形孔,所述储签盒具有上端开口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从上至下呈收缩状变化以形成用于收拢牙签的定位壁面,所述储签盒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条形孔,且所述第一条形孔与所述第二条形孔正对布置,所述弹签块嵌入在所述第二条形孔内并可朝向所述第一条形孔移动,所述弹签块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容纳牙签的第一容置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弹出牙签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一贯穿孔,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以及支柱,所述支柱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第一杆体的中部通过第一腰型孔与所述支柱铰接,且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弹签块的下方以用于支撑所述弹签块;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杆体铰接,另一端穿过所述贯穿孔并位于所述外壳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弹出牙签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签块的底部设置有避位缺口,所述避位缺口内设置有滑柱,所述第一杆体上远离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二腰型孔可套设在所述滑柱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动弹出牙签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壳内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外壳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弹签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弹出牙签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两个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上设置有导向槽,两所述导向柱相对布置在所述弹签块周向上,且所述弹签块的两相对侧边可分别嵌入对应的所述导向槽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