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头拆胎钩及其工作方法,包括一杆体,所述杆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弯曲的钩部,其中一端钩部的长度大于另一端钩部的长度,而另一端钩部的弯曲度大于该其中一端钩部的弯曲度。其工作方法步骤为(1)将该双头拆胎钩通过安装孔安装在拆胎机上;(2)将待拆轮胎放入拆胎机的工作台上,根据轮胎的大小选择长度较长或较短一端的钩部从轮胎与轮圈之间的缝隙插入,锁定双头拆胎钩防止其转动;(3)通过拆胎机驱动轮胎旋转,使得轮胎脱离轮圈。该双头拆胎钩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方便用于拆卸不同大小的轮胎。
A double head tyre removing hook and its work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头拆胎钩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头拆胎钩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轮胎在被轧或磨损达到使用寿命达到时,需要将补胎拆卸进行补胎或更换。现有用于拆卸轮胎的拆胎钩结构较粗糙,而且无法适用于多种型号的轮胎,通常需要根据轮胎的型号进行更换不同拆胎钩。为此,需要一种双头拆胎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头拆胎钩及其工作方法,该双头拆胎钩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方便用于拆卸不同大小的轮胎,工作方法简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双头拆胎钩,包括一杆体,所述杆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弯曲的钩部,其中一端钩部的长度大于另一端钩部的长度,而另一端钩部的弯曲度大于该其中一端钩部的弯曲度。进一步地,所述杆体两端的钩部同时朝顺时针方向弯曲或逆时针方向弯曲。进一步地,所述杆体一端的钩部朝顺时针方向弯曲,杆体另一端的钩部朝逆时针方向弯曲。进一步地,所述杆体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设置有向安装孔圆心方向凸起的止动凸块。进一步地,所述杆体的宽度由中部向两端逐渐缩小并在两端的钩部处开始趋于均匀宽度。进一步地,所述杆体中部的宽度为30~55mm,所述止动凸块的宽度为5~7mm。进一步地,其中一端钩部的长度为70~80mm,且该端钩部的端部到安装孔圆心的距离为150~250mm;另一端钩部的长度为40~50mm,且该端钩部的端部到安装孔圆心的距离为100~200mm,且其中一端钩部的端部到安装孔圆心的距离比另一端钩部的端部到安装孔圆心的距离长30~80mm。进一步地,其中一端的钩部与杆体的夹角为45~55°,另一端钩部与杆体的夹角为60~70°。一种双头拆胎钩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该双头拆胎钩通过安装孔安装在拆胎机上;(2)将待拆轮胎放入拆胎机的工作台上,根据轮胎的大小选择长度较长或较短一端的钩部从轮胎与轮圈之间的缝隙插入,锁定双头拆胎钩防止其转动;(3)通过拆胎机驱动轮胎旋转,使得轮胎脱离轮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该双头拆胎钩不仅结构简单、紧凑,而且安装方便,便于拆卸不同大小的轮胎,工作方法简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杆体11-其中一端钩部12-另一端钩部13-安装孔14-止动凸块15-其中一端钩部的端部到安装孔圆心的距离16-另一端钩部的端部到安装孔圆心的距离17-其中一端的钩部与杆体的夹角18-另一端钩部与杆体的夹角。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浅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参考图1一种双头拆胎钩,包括一杆体10,所述杆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弯曲的钩部,其中一端钩部11的长度大于另一端钩部12的长度,而另一端钩部12的弯曲度大于该其中一端钩部11的弯曲度。本实施例中,为了满足不同需求,所述杆体两端的钩部同时朝顺时针方向弯曲或逆时针方向弯曲。或杆体一端的钩部朝顺时针方向弯曲,杆体另一端的钩部朝逆时针方向弯曲。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安装使用,所述杆体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孔13。所述安装孔的内壁设置有向安装孔圆心方向凸起的止动凸块14,以便通过止动凸块与拆胎机上的轴杆相配合,进而防止拆胎钩部工作时发生转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双头拆胎钩的结构更紧凑,所述杆体的宽度由中部向两端逐渐缩小并在两端的钩部处开始趋于均匀宽度。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与拆胎机相配合的,所述杆体中部的宽度为30~55mm,其中,最佳宽度为40mm。所述止动凸块的宽度为5~7mm,其中最佳宽度为6mm。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使用多种尺寸的轮胎,其中一端钩部的长度为75mm,且该端钩部的端部到安装孔圆心的距离15为195mm;另一端钩部的长度为45mm,且该端钩部的端部到安装孔圆心的距离16为160mm。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用时,更好地完成拆胎,其中一端的钩部与杆体的夹角17为45~55°,另一端钩部与杆体的夹角18为60~70°。一种双头拆胎钩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该双头拆胎钩通过安装孔安装在拆胎机的轴杆上;(2)将待拆轮胎放入拆胎机的工作台上,根据轮胎的大小选择长度较长或较短一端的钩部从轮胎与轮圈之间的缝隙插入,其中尺寸较大的轮胎使用长度较长的钩部,尺寸较小的轮胎使用长度较短的钩部,之后锁定双头拆胎钩防止其转动;(3)通过拆胎机工作台驱动轮胎旋转,使得轮胎一侧脱离轮圈,及完成拆胎工作。上述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专利技术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本专利技术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另外,上述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教导,设计出不同形式的双头拆胎钩并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皆应属本专利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头拆胎钩,包括一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弯曲的钩部,其中一端钩部的长度大于另一端钩部的长度,而另一端钩部的弯曲度大于该其中一端钩部的弯曲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头拆胎钩,包括一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弯曲的钩部,其中一端钩部的长度大于另一端钩部的长度,而另一端钩部的弯曲度大于该其中一端钩部的弯曲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拆胎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两端的钩部同时朝顺时针方向弯曲或逆时针方向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拆胎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一端的钩部朝顺时针方向弯曲,杆体另一端的钩部朝逆时针方向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双头拆胎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设置有向安装孔圆心方向凸起的止动凸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头拆胎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的宽度由中部向两端逐渐缩小并在两端的钩部处开始趋于均匀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头拆胎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中部的宽度为30~55mm,所述止动凸块的宽度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学建,
申请(专利权)人:池学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