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008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座椅,包括具有座椅工作状态的座椅架,所述座椅架包括底撑架和设置在底撑架上的座兜架,底撑架包括上部相互转动连接的前支架与后支架,座兜架通过座兜连接件安装在前支架上,其中,座兜连接件包括能够沿前支架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设置在前支架上的滑动件,后支架具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弧形支撑面,底撑架还包括连杆,连杆的一端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支架上,连杆的另一端部与滑动件转动地连接,该座椅架还具有摇椅工作状态,当座椅架处于摇椅工作状态时,前支架脱离地面并与后支架相互收拢,弧形支撑面向下拱起并支撑于地面。这丰富了座椅的使用功能,转换操作也十分的快速方便,利于用户的日常使用。

Multifunction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座椅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座椅。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座椅的功能往往比较单一,其往往包括用于支撑在地面上的底撑架,以及设置在底撑架上用于对人体形成支撑的人体支撑装置。底撑架要么是固定地支撑在地面上而形成固定的座椅,要么是通过设置弧形杆并通过弧形杆支撑于地面而形成摇椅,但固定座椅与摇椅之间往往不能转换,或者仅是在弧形杆的底部增设可转动的支撑件来使得摇椅在固定状态与摇摆状态之间予以转换,部件较多且操作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转换为摇椅使用的多功能座椅。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座椅,包括具有座椅工作状态的座椅架,所述座椅架包括用于支撑地面的底撑架和设置在所述底撑架上用于对人体形成支撑的座兜架,所述底撑架包括均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部相互转动连接的前支架与后支架,所述座兜架通过座兜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前支架上,其中,所述座兜连接件包括能够沿所述前支架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前支架上的滑动件,以及用于安装所述座兜架的连接架,所述后支架具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弧形支撑面,所述底撑架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支架上,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连接架之间位置相对固定地设置,且所述连杆与所述连接架这两者中的至少一者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座椅架还具有摇椅工作状态,当所述座椅架处于摇椅工作状态时,所述前支架脱离地面并与所述后支架相互收拢,所述弧形支撑面向下拱起并支撑于地面。优选地,所述座椅架处于所述座椅工作状态下,所述前支架与所述后支架的下部相对远离并共同支撑于地面;当所述座椅架转换至所述摇椅工作状态时,所述连杆驱使所述前支架与所述后支架相互转动收拢,并使得所述座兜连接件由所述前支架的上部转换至所述前支架的中部。优选地,所述连接架能够相对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滑动件上。进一步地,所述连杆与所述连接架之间相对固定地设置而共同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上。更进一步地,当所述座椅架处于座椅工作状态或是处于所述摇椅工作状态时,所述连接架均沿竖直方向向上竖立延伸。优选地,所述座兜架包括围框架、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围框架上的座兜接口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座兜接口架与所述围框架之间的座兜锁定件,所述座兜接口架与所述座兜连接件之间可拆卸地连接。优选地,所述前支架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根前支杆;所述后支架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根后支杆,所述底撑架的左右各侧上,所述前支杆的上部与所述后支杆的上部相互连接,每侧的所述前支杆上均设置有所述的座兜连接件,所述座兜架连接在两组所述座兜连接件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前支杆呈向前拱起的弧形杆,所述后支杆呈向后拱起的弧形杆。更进一步地,当所述座椅架处于摇椅工作状态时,所述前支杆的下部与所述后支杆的下部相互抵靠。进一步地,两组所述连杆沿左右方向位于两侧的所述前支杆及两侧的所述后支杆之间。以上及以下关于上下、左右的方位词定义,均是按照该多功能座椅的座椅架处于座椅工作状态下,坐立在座椅上的使用者观察到的方向予以参考定义的。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多功能座椅,其结构简洁,通过驱使座兜连接件沿前支架上下滑动,并翻转底撑架来调整底撑架与地面的支撑部位,便能够将座椅架在座椅工作状态与摇椅工作状态之间进行转换,丰富了座椅的使用功能,转换操作也十分的快速方便,利于用户的日常使用。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多功能座椅的立体图,其中座椅架处于座椅工作状态;附图2为附图1的多功能座椅的侧视图;附图3为附图1的多功能座椅转换至摇椅工作状态时的侧视图,其中座兜架处于坐姿状态;附图4为附图1的多功能座椅转换至摇椅工作状态时的侧视图,其中座兜架处于躺姿状态;其中:1、前支架;11、前支杆;12、前横杆;2、后支架;21、后支杆;22、后横杆;3、连杆;4、座兜连接件;41、滑动件(滑套);42、连接架;5、座兜接口架;6、围框架;7、座兜锁定件;10、底撑架;20、座兜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参见图1至图4所示的多功能座椅,其包括具有座椅工作状态的座椅架,该座椅架包括用于支撑于地面的底撑架10和设置在底撑架10上用于对人体形成支撑的座兜架20。底撑架20包括相互连接且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前支架1与后支架2,座兜架20通过座兜连接件4安装在前支架1上,其中,座兜连接件4能够沿前支架1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安装在前支架1上,后支架2具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弧形支撑面。参见图1、图2所示,当座椅架处于座椅工作状态时,前支架1与后支架2共同支撑于地面,后支架2的弧形支撑面不与地面接触,该底撑架10此时稳定地支撑于地面,提供座兜架20以稳定的支撑。该座椅架还具有通过转换操作获得的摇椅工作状态,当该座椅架处于摇椅工作状态时,参见图3、图4所示,当座椅架转换至摇椅工作状态时,前支架1脱离地面,后支架2的弧形支撑面向下拱起并支撑于地面,使得底撑架10整体能够前后摇摆,提供座兜架20以前后摇摆的支撑。该工作状态下,座兜连接件4在前支架1上的位置发生调整,以使得底撑架10能够提供座兜架20以稳定的支撑。具体地,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前支架1的上部与后支架2的上部转动地连接,当座椅架处于座椅工作状态时,前支架1的下部与后支架2的下部相对远离并共同支撑于地面;当座椅架转换至摇椅工作状态时,前支架1的下部与后支架2的下部相互靠拢,且前支架1与后支架2均转换至沿前后方向延伸,底撑架10通过后支架2支撑于地面。参见各附图所示,座兜连接件4至少包括沿前支架1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设置在前支架1上的滑动件41,以及用于安装座兜架20的连接架42,底撑架10还包括设置在前支架1与后支架2之间的连杆3,该连杆3的一端部转动地连接在后支架2上,连杆3的另一端部与连接架42之间位置相对固定地设置,且连杆3与连接架42这两者中的至少一者转动地连接在滑动件41上。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连杆3与连接架41之间相对固定地设置而共同转动地设置在滑动件42上。前支架1与后支架2相对转动收拢的过程中,连杆3转动而驱使滑动件41沿前支架1向下滑动。这样,当座椅架20由座椅工作状态转换至摇椅工作状态时,连杆3驱使座兜连接件4由前支架1的上部自动地转换至前支架1的中部,从而不需要在底撑架10完成转换后再手动地调整座兜连接件4在前支架1上的位置。同时,在连杆3相对前支架1转动的过程中,连杆3带动连接架42随之相对滑动件41转动,使得座椅架无论是处于座椅工作状态还是摇椅工作状态,连接架42均沿竖直方向竖立延伸,从而形成对座兜架20的稳定支撑。具体地,前支架1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且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两根前支杆11、连接在两侧前支杆11之间的前横杆12,此处,前横杆12设于两前支杆11的下部之间使得前支架1整体呈开口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座椅,包括具有座椅工作状态的座椅架,所述座椅架包括用于支撑地面的底撑架和设置在所述底撑架上用于对人体形成支撑的座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撑架包括均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部相互转动连接的前支架与后支架,所述座兜架通过座兜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前支架上,其中,所述座兜连接件包括能够沿所述前支架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前支架上的滑动件,以及用于安装所述座兜架的连接架,/n所述后支架具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弧形支撑面,所述底撑架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支架上,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连接架之间位置相对固定地设置,且所述连杆与所述连接架这两者中的至少一者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座椅架还具有摇椅工作状态,当所述座椅架处于摇椅工作状态时,所述前支架脱离地面并与所述后支架相互收拢,所述弧形支撑面向下拱起并支撑于地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座椅,包括具有座椅工作状态的座椅架,所述座椅架包括用于支撑地面的底撑架和设置在所述底撑架上用于对人体形成支撑的座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撑架包括均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部相互转动连接的前支架与后支架,所述座兜架通过座兜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前支架上,其中,所述座兜连接件包括能够沿所述前支架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前支架上的滑动件,以及用于安装所述座兜架的连接架,
所述后支架具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弧形支撑面,所述底撑架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支架上,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连接架之间位置相对固定地设置,且所述连杆与所述连接架这两者中的至少一者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座椅架还具有摇椅工作状态,当所述座椅架处于摇椅工作状态时,所述前支架脱离地面并与所述后支架相互收拢,所述弧形支撑面向下拱起并支撑于地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架处于所述座椅工作状态下,所述前支架与所述后支架的下部相对远离并共同支撑于地面;当所述座椅架转换至所述摇椅工作状态时,所述连杆驱使所述前支架与所述后支架相互转动收拢,并使得所述座兜连接件由所述前支架的上部转换至所述前支架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能够相对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滑动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鸣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