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垫的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99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床垫的支撑结构,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折叠、便于携带及使用舒适的床垫的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柔性本体,所述柔性本体的上端面设置有凹凸支撑层,所述凹凸支撑层上阵列设置有若干个柔性凸起,相邻的两列所述柔性凸起之间均设置有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床垫的技术领域。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matt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床垫的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床垫的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床垫是为了保证消费者获得健康而又舒适的睡眠而使用的一种介于人体和床之间的物品,床垫材质繁多,不同材料制作的床垫能给人带来不同的睡眠效果。目前现有的床垫舒适度不足,床垫无法适应人体弧度,同时现有的床垫大多硬度相同,无法根据人体不同的压力进行调整;此外,目前市场上的床垫大部分不能进行折叠或拆卸,导致运输和贮存极不方便,尤其是楼道较小的地方,搬运更是不方便,存放时也存在因块头太大,收纳极为不便,且对于喜欢野外活动的人来说,外出露营时携带也很困难。因此,目前需要研发出一种能够折叠、便于携带及使用舒适的床垫的支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折叠、便于携带及使用舒适的床垫的支撑结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柔性本体,所述柔性本体的上端面设置有凹凸支撑层,所述凹凸支撑层上阵列设置有若干个柔性凸起,相邻的两列所述柔性凸起之间均设置有凹槽。进一步,所述柔性凸起与所述凹凸支撑层一体成型。进一步,所述柔性凸起包括下部凸起层、中部凸起层及上部凸起层,所述中部凸起层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上部凸起层的下端及所述下部凸起层的上端相接,所述中部凸起层的硬度大于所述下部凸起层及所述上部凸起层。进一步,述柔性本体及所述凹凸支撑层的材质均为聚氨酯。进一步,所述柔性本体下端面设置有第一连接件及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配合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靠近所述柔性本体下端面的中部,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柔性本体的右侧。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连接方式为纽扣配合,或者为魔术贴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平面床垫舒适度不足的情况,在本技术中,若干个所述柔性凸起的设置使得所述凹凸支撑层能够适应人体弧形,紧贴人体,且所述柔性凸起的顶端能够支撑起人体的重量,使得使用者能够舒适的躺在所述柔性本体上,现有技术的整体床垫都是一样的硬度,无法根据人体不同的压力进行调整,在本技术中,所述中部凸起层的硬度大于所述下部凸起层及所述上部凸起层的设置使得所述柔性凸起的整体硬度不同,由于人体处于不同睡眠姿势时压力是不同的,使得所述中部凸起层能够适应不同人体的压力而做出调整,所述柔性本体的左端折叠在所述柔性本体的中部,所述柔性本体的右端折叠在所述柔性本体的左端上,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连接,所以,本技术具有能够折叠、便于携带及使用舒适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柔性凸起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处于折叠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处于折叠状态下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包括柔性本体1,所述柔性本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凹凸支撑层2,所述凹凸支撑层2上阵列设置有若干个柔性凸起3,相邻的两列所述柔性凸起3之间均设置有凹槽4。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平面床垫舒适度不足的情况,在本技术中,若干个所述柔性凸起3的设置使得所述凹凸支撑层2能够适应人体弧形,紧贴人体,且所述柔性凸起3的顶端能够支撑起人体的重量,使得使用者能够舒适的躺在所述柔性本体1上,因此,本技术具有使用舒适的优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凸起3与所述凹凸支撑层2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凸起3包括下部凸起层5、中部凸起层6及上部凸起层7,所述中部凸起层6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上部凸起层7的下端及所述下部凸起层5的上端相接,所述中部凸起层6的硬度大于所述下部凸起层5及所述上部凸起层7。现有技术的整体床垫都是一样的硬度,无法根据人体不同的压力进行调整,在本技术中,所述中部凸起层6的硬度大于所述下部凸起层5及所述上部凸起层7的设置使得所述柔性凸起3的整体硬度不同,由于人体处于不同睡眠姿势时压力是不同的,使得所述中部凸起层6能够适应不同人体的压力而做出调整,使得本技术具有使用舒适的优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本体1及所述凹凸支撑层2的材质均为聚氨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本体1下端面设置有第一连接件8及与所述第一连接件8相配合的第二连接件9,所述第一连接件8靠近所述柔性本体1下端面的中部,所述第二连接件9位于所述柔性本体1的右侧;使用时,所述柔性本体1的左端折叠在所述柔性本体1的中部,所述柔性本体1的右端折叠在所述柔性本体1的左端上,所述第一连接件8与所述第二连接件9相连接,使得本技术具有能够折叠、便于携带的优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8及所述第二连接件9的连接方式为纽扣配合,或者为魔术贴配合。本技术应用于床垫的
虽然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含义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床垫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柔性本体(1),所述柔性本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凹凸支撑层(2),所述凹凸支撑层(2)上阵列设置有若干个柔性凸起(3),相邻的两列所述柔性凸起(3)之间均设置有凹槽(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床垫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柔性本体(1),所述柔性本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凹凸支撑层(2),所述凹凸支撑层(2)上阵列设置有若干个柔性凸起(3),相邻的两列所述柔性凸起(3)之间均设置有凹槽(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垫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凸起(3)与所述凹凸支撑层(2)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垫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凸起(3)包括下部凸起层(5)、中部凸起层(6)及上部凸起层(7),所述中部凸起层(6)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上部凸起层(7)的下端及所述下部凸起层(5)的上端相接,所述中部凸起层(6)的硬度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仕鹏李道文吴江平坂一広龙海艳赵祥荣张荣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正川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