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松专利>正文

电动床及其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995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07
本申请涉及电动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床及其扶手。所述电动床扶手包括手握部,所述手握部设有触摸传感器和力传感器,所述手握部包括靠近床板的内侧和与所述内侧相对的外侧,所述外侧包括上侧壁和下侧壁,所述触摸传感器设于所述下侧壁,当人体的皮肤接触所述触摸传感器时,所述力传感器检测到作用力时发出控制所述电动床翘起或者放平的控制信号。用户起身或者躺下需要助力时,习惯手握住电动床扶手,手会接触到设置于电动床扶手中手握部的触摸传感器,并对手握部的力传感器产生作用力,进而允许控制电动床翘起或者放平,就能够实现通过用户的自然动作来操控,而不需要用户专门进行遥控器或声音操作,大幅度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Electric bed and handra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床及其扶手
本申请涉及电动床
,特别涉及一种电动床及其扶手。
技术介绍
传统电动床是通过遥控器或者床边按钮控制床板的翘起或者放平,也有部分的电动床是通过智能音箱解析自然语言进行控制,但是这些电动床都需要用户专门进行操控,不能很好地为用户提供便利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申请提出一种电动床及其扶手,旨在解决现有的电动床,需要用户专门进行操控,不能很好地为用户提供便利操作的问题。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床扶手,所述电动床扶手包括手握部,所述手握部设有触摸传感器和力传感器,所述手握部包括靠近床板的内侧和与所述内侧相对的外侧,所述外侧包括上侧壁和下侧壁,所述触摸传感器设于所述下侧壁,当人体的皮肤接触所述触摸传感器时,所述力传感器检测到作用力时发出控制所述电动床翘起或者放平的控制信号。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床扶手由柱状体形成,所述手握部由所述柱状体折弯形成。进一步地,所述柱状体为圆柱体,所述柱状体与竖直面相切处为所述柱状体的内侧的第一切线、所述柱状体的外侧的第三切线,所述柱状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床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床扶手包括手握部,所述手握部设有触摸传感器和力传感器,所述手握部包括靠近床板的内侧和与所述内侧相对的外侧,所述外侧包括上侧壁和下侧壁,所述触摸传感器设于所述下侧壁,当人体的皮肤接触所述触摸传感器时,所述力传感器检测到作用力时发出控制所述电动床翘起或者放平的控制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床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床扶手包括手握部,所述手握部设有触摸传感器和力传感器,所述手握部包括靠近床板的内侧和与所述内侧相对的外侧,所述外侧包括上侧壁和下侧壁,所述触摸传感器设于所述下侧壁,当人体的皮肤接触所述触摸传感器时,所述力传感器检测到作用力时发出控制所述电动床翘起或者放平的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床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床扶手由柱状体形成,所述手握部由所述柱状体折弯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床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体为圆柱体,所述柱状体与竖直面相切处为所述柱状体的内侧的第一切线、所述柱状体的外侧的第三切线,所述柱状体与水平面相切处为所述柱状体的上侧的第二切线、所述柱状体的下侧的第四切线,所述竖直面与所述水平面相互垂直,所述上侧壁、所述下侧壁是以所述第三切线分别与所述第二切线、所述第四切线之间的区域。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松
申请(专利权)人:杨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