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银平专利>正文

地温气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793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温气空调,其特征在于:水温交换器放置在水井的底部,水温交换器的一端通过通风管道与设置在水井水面上方的风机的出口相连接,水温交换器的另一端通过带保温护套的通风管道与设置在室内的送风口相连接,在带保温护套的通风管道上设有阀门,通过阀门控制排水。在水温交换器的底部是积排水装置,水温交换器内的水通过下部的孔流入积排水装置,积排水装置再将水排到水井的水面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方便安装、节能、环保、造价低、使用费用小的特点,它利用地温作冷热源,节能降耗,不排放任何有害气体,使用时将新鲜的空气送入室内,有利于人体健康,对广大农村开发的实用性较强,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空调
,涉及一种地热交换空调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地温气空调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在现有技术中在地热换热装置中,有一种地热空调,其结构是由风机、散热器、水泵、地热交换器构成,散热器的进水管与水泵的出水管相连接,水泵的进水管与地热交换器的出水管相连接,地热交换器的进水管与散热器的出水管相连接,地热交换器在有一定深度的下水井中,将风机和散热器设置于室内,在使用时将水泵、散热器、地热交换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启动风机和水泵,使水泵、散热器、地热交换器中的水不断产生循环,水在地热交换器中与外界的低温地下水进行热交换后,由水泵打入散热器,风机吹动室内气流与散热器进行热交换,降低空气温度,同时水温升高,经不断循环室内气温降低。但存在结构复杂,水在循环过程中水管易堵塞,地热交换器内易结垢,影响传热效果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地温为冷热源的室内空气调节,其工质是空气,将置于井水底部的水温交换器内的空气经风机通过管道吹到室内,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本技术地温气空调内容简述本技术地温气空调,是由风机、通风管道、水温交换器、带保温护套的通风管道、送风口、阀门、积排水装置、水井构成,其特征在于水温交换器采用导热系数大、材质价格低、不易氧化的材料如不锈钢或电镀钢管制成,放置在水井的底部,水温交换器的一端通过通风管道与设置在水井水面上方的风机的出口相连接,水温交换器的另一端通过带保温护套的通风管道与设置在室内的送风口相连接,在带保温护套的通风管道上设有阀门,通过阀门控制排水。在水温交换器的底部是积排水装置,水温交换器内的水通过下部的孔流入积排水装置,积排水装置再将水排到水井的水面上方。本技术地温气空调,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方便安装、节能、环保、造价低、使用费用小的特点,它利用地温作冷热源,节能降耗,不排放任何有害气体,使用时将新鲜的空气送入室内,有利于人体健康。本技术地温气空调由于造价低、使用费用小,并可利用农村现有的水井设施,不需打回水井的特点,因此向广大农村开发的实用性较强,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地温气空调结构示意图图2是积排水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地温气空调是这样实现的,以下结合附图作具体说明。见图1是地温气空调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风机、2是通风管道、3是水温交换器、4是带保温护套的通风管道、5是送风口、6是阀门、7是积排水装置、8是水井,水温交换器3采用导热系数大、材质价格低、不易氧化的材料如不锈钢或电镀钢管制成,放置在水井8的底部,水温交换器3的一端通过通风管道2与设置在水井8水面上方的风机1的出口相连接,水温交换器3的另一端通过带保温护套的通风管道4与设置在室内的送风口5相连接,在水温交换器3的底部是积排水装置7,在带保温护套的通风管道4上设有阀门6,通过阀门6控制排水。见图2是积排水装置结构示意图,积排水装置7是由底部的积水槽9、和排水管10组成,积排水装置7设置在水温交换器3的下面,排水管10的孔径不能过粗和过细,直径应为8~10mm,水温交换器3内的水通过下部的流水孔11流入积排水装置7,积排水装置7再将水排到水井8的水面上方。为减少向室内排湿及解决水温交换器3内的结露积水问题,设置了积排水装置7,空气遇冷结露流进积排水装置7内,可采用电动或手动定期关闭阀门6,水温交换器3内的压力增大,将积水从排水管自动定期排水,然后开启阀门6正常制冷。使用时,风机1启动后,吸入的空气经过通风管道2到达水温交换器3,使已被水井8内的水冷却的水温交换器3内的空气,经带保温护套的通风管道4,由送风口5送到室内,井水不断地冷却水温交换器3内的空气,冷气源源不断地被送到室内,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由于地下水温受气温影响较小,当夏季时一般在18℃左右为夏季制冷,及对恒温冷藏用以温度调节,在有地热的地区,还可以用作冬季制热。权利要求1.一种地温气空调,是由风机(1)、通风管道(2)、水温交换器(3)、带保温护套的通风管道(4)、送风口(5)、阀门(6)、积排水装置(7)、水井(8)构成,其特征在于水温交换器(3)采用导热系数大、材质价格低、不易氧化的材料如不锈钢或电镀钢管制成,放置在水井(8)的底部,水温交换器(3)的一端通过通风管道(2)与设置在水井(8)水面上方的风机(1)的出口相连接,水温交换器(3)的另一端通过带保温护套的通风管道(4)与设置在室内的送风口(5)相连接,在带保温护套的通风管道{4}上设有阀门(6);在水温交换器(3)的底部是积排水装置(7),水温交换器(3)内的水通过下部的孔流入积排水装置(7),积排水装置(7)再将水排到水井(8)的水面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地温气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积排水装置(7)是由底部的积水槽(9)、和排水管(10)组成,积排水装置(7)设置在水温交换器(3)的下面,排水管(10)的直径为8~10m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地温气空调,其特征在于水温交换器放置在水井的底部,水温交换器的一端通过通风管道与设置在水井水面上方的风机的出口相连接,水温交换器的另一端通过带保温护套的通风管道与设置在室内的送风口相连接,在带保温护套的通风管道上设有阀门,通过阀门控制排水。在水温交换器的底部是积排水装置,水温交换器内的水通过下部的孔流入积排水装置,积排水装置再将水排到水井的水面上方。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方便安装、节能、环保、造价低、使用费用小的特点,它利用地温作冷热源,节能降耗,不排放任何有害气体,使用时将新鲜的空气送入室内,有利于人体健康,对广大农村开发的实用性较强,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档编号F24F5/00GK2893506SQ20062009037公开日2007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4日专利技术者徐银平 申请人:徐银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温气空调,是由:风机(1)、通风管道(2)、水温交换器(3)、带保温护套的通风管道(4)、送风口(5)、阀门(6)、积排水装置(7)、水井(8)构成,其特征在于:水温交换器(3)采用导热系数大、材质价格低、不易氧化的材料如:不锈钢或电镀钢管制成,放置在水井(8)的底部,水温交换器(3)的一端通过通风管道(2)与设置在水井(8)水面上方的风机(1)的出口相连接,水温交换器(3)的另一端通过带保温护套的通风管道(4)与设置在室内的送风口(5)相连接,在带保温护套的通风管道{4}上设有阀门(6);在水温交换器(3)的底部是积排水装置(7),水温交换器(3)内的水通过下部的孔流入积排水装置(7),积排水装置(7)再将水排到水井(8)的水面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银平
申请(专利权)人:徐银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