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除尘漏斗的循环除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8611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除尘漏斗的循环除尘系统,除尘漏斗由格栅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格栅上开设有若干单向连通下腔体的落料口,除尘漏斗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和上腔体相连通的出气口,除尘漏斗的侧壁外设有与出气口相连通的循环风装置,除尘漏斗的侧壁上还开设有至少两个和下腔体连通的进气口,除尘漏斗的侧壁外还设有与进气口相连通的除尘装置,除尘装置中的过滤室上开设有与朝向下腔体落灰的卸灰口,清洁室通过风机与循环风装置上的循环风进风口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有效防止码头接卸作业中粉尘飘扬,进而符合环保要求的用于除尘漏斗的循环除尘系统。

Circulating dedusting system for dedusting f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除尘漏斗的循环除尘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码头上的转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除尘漏斗的循环除尘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码头上的接卸料漏斗基本上均为简单的单层结构形式,没有除尘装置,在抓斗装卸作业时,大量粉尘在作业中心附近随风向变化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粉尘飘扬,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往往超出环保要求的扬尘标准。随着国家和居民对环保的要求的逐步提高,现有漏斗形式已不能满足要求。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带有循环风进行除尘的用于除尘漏斗的循环除尘系统,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循环风进行除尘的用于除尘漏斗的循环除尘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除尘漏斗的循环除尘系统,包括除尘漏斗,所述除尘漏斗由格栅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格栅上开设有若干单向连通所述下腔体的落料口,所述除尘漏斗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和所述上腔体相连通的出气口,所述除尘漏斗的侧壁外设有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的循环风装置,所述除尘漏斗的侧壁上还开设有至少两个和所述下腔体连通的进气口,所述除尘漏斗的侧壁外还设有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的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中的过滤室上开设有与朝向所述下腔体落灰的卸灰口,所述清洁室通过风机与所述循环风装置上的循环风进风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循环风装置上还开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通风口。进一步的,所述除尘漏斗包括一体成型的上漏斗和下漏斗。更进一步的,所述上漏斗由格栅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漏斗四个竖立的侧壁外均设有除尘器。更进一步的,所述下漏斗的四面斜坡壁中至少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斜坡壁上方设有所述卸灰口。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处覆盖有集尘网。进一步的,所述除尘漏斗的四个侧壁上开设有两两相对的和所述上腔体相连通的出气口。进一步的,所述循环风装置上的循环风管连接所述出风口和循环风进风口。借由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能够将装卸物料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通过除尘器和循环风装置及时有效的收集到漏斗内,通过循环风,做到不浪费风机排风能量,增加收尘动能,增强除尘效果,并节能降耗,从根本上解决了漏斗装卸带有粉尘的物料过程中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除尘漏斗的循环除尘系统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图1中循环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格栅2上腔体3下腔体4落料口5出气口6循环风装置7进气口8除尘装置9过滤室10卸灰口11清洁室12循环风进风口13通风口14上漏斗15下漏斗16集尘网17循环风管18抓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除尘漏斗的循环除尘系统,包括除尘漏斗,除尘漏斗由格栅1分为上腔体2和下腔体3,格栅1上开设有若干单向连通下腔体3的落料口4,除尘漏斗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和上腔体2相连通的出气口5,除尘漏斗的侧壁外设有与出气口5相连通的循环风装置6,除尘漏斗的侧壁上还开设有至少两个和下腔体3连通的进气口7,除尘漏斗的侧壁外还设有与进气口7相连通的除尘装置8,除尘装置8中的过滤室9上开设有与朝向下腔体3落灰的卸灰口10,位于过滤室9上方的除尘装置8中的清洁室11通过风机与循环风装置6上的循环风进风口12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除尘漏斗的循环除尘系统的原理如下:由于除尘漏斗内的格栅1上开设有若干单向连通下腔体3的落料口4,这样,经过落料口4落入下腔体3内的物料带起来的粉尘通过进气口7进入除尘装置8中的过滤室9内,经过滤室9过滤后的清洁空气进入清洁室11,清洁室11内的清洁空气通过循环风装置6上的循环风进风口12进入上腔体2中,推动上腔体2内的物料经过格栅1上的落料口4落料,以此形成一个循环。其中,格栅1上的落料口4可以是由若干通过一个与格栅1底部活动连接的挡片形成的一个单向连通下腔体3的下料口组成,也可以是其他可以形成单向连通下腔体3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进气口7处粉尘过多挡住从下腔体3进气,从而导致清洁室11内压力过高,循环风装置12上还开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通风口13;这样,清洁室6内的清洁空气经过循环风装置12上的循环风进风口12循环进入上腔体2内实现上腔体2和下腔体3之间的单向循环除尘。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上漏斗14和下漏斗15之间的接缝处漏灰,除尘漏斗包括一体成型的上漏斗14和下漏斗15。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在漏斗的整个内腔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上漏斗14由格栅1分为上腔体2和下腔体3,上漏斗14四个竖立的侧壁外均设有除尘装置8;这样,与相向设置的除尘装置8配套的有与上腔体2连通的出气口5以及与下腔体3连通的进气口7,从而形成完整循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过滤室9内收集到的粉尘落入下漏斗15中,下漏斗15的四面斜坡壁中至少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斜坡壁上方设有卸灰口10。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粒径较大的粉尘直接落入下漏斗15中,进气口7处覆盖有集尘网16。在本实施例中,除尘漏斗的四个侧壁上开设有两两相对的和上腔体2相连通的出气口5,这样,与相向设置的除尘装置8配套的有与上腔体2连通的出气口5以及与下腔体3连通的进气口7,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在本实施例中,循环风装置上的循环风管17连接出气口5和循环风进风口12;这样,循环风装置12上设有的循环风管17可以连接清洁室6的循环风进风口12、出气口5以及通风口13,以此形成一个循环。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1、可有效防止抓斗接卸作业中粉尘飘扬,不符合环保要求,严重影响作业区附近环境卫生,居民身体健康等问题;2、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带有粉尘收集功能的空气循环过程,使得上内腔内不易扬尘和积尘;3、通过循环风,做到不浪费风机排风能量,增加收尘动能,增强除尘效果,并节能降耗。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除尘漏斗的循环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漏斗,所述除尘漏斗由格栅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格栅上开设有若干单向连通所述下腔体的落料口,所述除尘漏斗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和所述上腔体相连通的出气口,所述除尘漏斗的侧壁外设有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的循环风装置,所述除尘漏斗的侧壁上还开设有至少两个和所述下腔体连通的进气口,所述除尘漏斗的侧壁外还设有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的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中的过滤室上开设有与朝向所述下腔体落灰的卸灰口,所述清洁室通过风机与所述循环风装置上的循环风进风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除尘漏斗的循环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漏斗,所述除尘漏斗由格栅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格栅上开设有若干单向连通所述下腔体的落料口,所述除尘漏斗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和所述上腔体相连通的出气口,所述除尘漏斗的侧壁外设有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的循环风装置,所述除尘漏斗的侧壁上还开设有至少两个和所述下腔体连通的进气口,所述除尘漏斗的侧壁外还设有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的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中的过滤室上开设有与朝向所述下腔体落灰的卸灰口,所述清洁室通过风机与所述循环风装置上的循环风进风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除尘漏斗的循环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装置上还开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通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除尘漏斗的循环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漏斗包括一体成型的上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国王强郑重建沈伟娟
申请(专利权)人:恩倍力昆山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