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湖泊水处理用柔性围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56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河道湖泊水处理用柔性围隔,包括呈方环形的围隔幔、四块长条形的浮体、四块长条形的配重块,浮体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一排种植孔,种植孔中种植有水培植物,围隔幔的顶部安装有矩形的上边框,围隔幔的底部安装有矩形的下边框,浮体通过卡扣和螺丝安装在上边框上,并且四块浮体围合成矩形的浮体框,相邻两块浮体连接的拐角处安装一组升降式固定机构,配重块通过卡扣和螺丝与下边框连接固定,并且四块配重块围合成矩形的配重框。有益效果是:在浮体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开设一排种植孔,在种植孔中种植水培植物,利用水培植物的枝叶来遮挡浮体,避免将浮体直接暴露在水面,从而提高园林中水面的美观性。

A flexible enclosure for water treatment of rivers and lak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湖泊水处理用柔性围隔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道湖泊水处理用柔性围隔。
技术介绍
江河湖泊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现在的城市建设为了给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常常临河、临湖建设园林,随着人流量的增加,导致江河湖泊中的生活垃圾大幅提升,使得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严重,进而造成诸如蓝藻水华、鱼类死亡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依靠水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的生态修复收到了广大生态学者和水处理专家的一致认可。然而每个江河湖泊的水体环境都是一个独特且非常复杂的生态系统,在进行整体的生态修复之前,需要在江河湖泊中选取多点进行实验,然后提供科学可行的整体的生态修复实施方案。在江河湖泊中选取多点进行实验时,主要要用围隔在水体中隔开一个单独的水域。然而现有的围隔顶部的浮体直接暴露在水面,造成园林中水面的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河道湖泊水处理用柔性围隔。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河道湖泊水处理用柔性围隔,包括呈方环形的围隔幔、四块长条形的浮体、四块长条形的配重块,所述浮体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一排种植孔,所述种植孔中种植有水培植物,所述围隔幔的顶部安装有矩形的上边框,围隔幔的底部安装有矩形的下边框,所述浮体通过卡扣和螺丝安装在上边框上,并且四块浮体围合成矩形的浮体框,相邻两块浮体连接的拐角处安装一组升降式固定机构,所述配重块通过卡扣和螺丝与下边框连接固定,并且四块配重块围合成矩形的配重框。进一步的,所述水培植物选用绿萝、常春藤、水竹、吊竹梅、虎耳草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的,所述浮体的横截面呈“凸”字形。进一步的,所述浮体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向上凹陷的第一卡槽,所述配重块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二卡槽,所述卡扣呈“几”字形,所述卡扣的一面设置有第三卡槽,所述上边框夹在第一卡槽与第三卡槽中,所述下边框夹在第二卡槽与第三卡槽中。进一步的,所述上边框和下边框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的横截面均为半圆形。进一步的,所述种植孔呈圆台形,并且所述种植孔的大口端朝上。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式固定机构包括具有直角形凹槽的夹块、导向杆、导向管、下部呈圆锥体的桩柱,所述导向杆的顶端固接在夹块的底端,所述导向管的底端固接在桩柱的顶端,所述导向管的侧壁上沿导向管的轴线方向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导向杆套在导向管中,并且导向杆的底部侧面螺接有穿过条形通孔的螺栓。进一步的,所述夹块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螺孔,所述浮体的拐角处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通过螺栓串联,使浮体与夹块连接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浮体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开设一排种植孔,在种植孔中种植水培植物,利用水培植物的枝叶来遮挡浮体,避免将浮体直接暴露在水面,从而提高园林中水面的美观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围隔幔、上边框、下边框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浮体与升降式固定机构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浮体一端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浮体一端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配重块一端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升降式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河道湖泊水处理用柔性围隔,包括呈方环形的围隔幔3、四块长条形的浮体7、四块长条形的配重块14,浮体7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一排种植孔8,种植孔8中种植有水培植物,围隔幔3的顶部安装有矩形的上边框2,围隔幔3的底部安装有矩形的下边框4,浮体7通过卡扣11和螺丝13安装在上边框2上,并且四块浮体7围合成矩形的浮体框1,相邻两块浮体7连接的拐角处安装一组升降式固定机构6,配重块14通过卡扣11和螺丝13与下边框4连接固定,并且四块配重块14围合成矩形的配重框5。在浮体7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开设一排种植孔8,在种植孔8中种植水培植物,利用水培植物的枝叶来遮挡浮体,避免将浮体7直接暴露在水面,从而提高园林中水面的美观性。水培植物选用绿萝、常春藤、水竹、吊竹梅、虎耳草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上几种水培植物均为观叶型水培植物,且四季常青。浮体7的横截面呈“凸”字形。浮体7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向上凹陷的第一卡槽9,配重块14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二卡槽15,卡扣11呈“几”字形,卡扣的一面设置有第三卡槽12,上边框2夹在第一卡槽9与第三卡槽12中,下边框夹在第二卡槽15与第三卡槽12中。上边框2和下边框4的横截面均为圆形,第一卡槽9、第二卡槽15、第三卡槽12的横截面均为半圆形。种植孔8呈圆台形,并且种植孔8的大口端朝上。升降式固定机构6包括具有直角形凹槽16的夹块17、导向杆19、导向管20、下部呈圆锥体的桩柱23,导向杆19的顶端固接在夹块17的底端,导向管20的底端固接在桩柱23的顶端,导向管20的侧壁上沿导向管20的轴线方向开设有条形通孔21,导向杆19套在导向管20中,并且导向杆19的底部侧面螺接有穿过条形通孔21的螺栓22。条形通孔21一方面供螺接在导向杆19底部侧面的螺栓22穿出,防止导向杆19从导向管20中脱离,另一方面供导向管20中的水溢出。夹块17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螺孔18,浮体7的拐角处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二螺孔10,第一螺孔18与第二螺孔10通过螺栓24串联,使浮体7与夹块17连接固定。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湖泊水处理用柔性围隔,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方环形的围隔幔、四块长条形的浮体、四块长条形的配重块,所述浮体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一排种植孔,所述种植孔中种植有水培植物,所述围隔幔的顶部安装有矩形的上边框,围隔幔的底部安装有矩形的下边框,所述浮体通过卡扣和螺丝安装在上边框上,并且四块浮体围合成矩形的浮体框,相邻两块浮体连接的拐角处安装一组升降式固定机构,所述配重块通过卡扣和螺丝与下边框连接固定,并且四块配重块围合成矩形的配重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湖泊水处理用柔性围隔,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方环形的围隔幔、四块长条形的浮体、四块长条形的配重块,所述浮体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一排种植孔,所述种植孔中种植有水培植物,所述围隔幔的顶部安装有矩形的上边框,围隔幔的底部安装有矩形的下边框,所述浮体通过卡扣和螺丝安装在上边框上,并且四块浮体围合成矩形的浮体框,相邻两块浮体连接的拐角处安装一组升降式固定机构,所述配重块通过卡扣和螺丝与下边框连接固定,并且四块配重块围合成矩形的配重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湖泊水处理用柔性围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培植物选用绿萝、常春藤、水竹、吊竹梅、虎耳草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湖泊水处理用柔性围隔,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的横截面呈“凸”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湖泊水处理用柔性围隔,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向上凹陷的第一卡槽,所述配重块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二卡槽,所述卡扣呈“几”字形,所述卡扣的一面设置有第三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权余一俞佳音王哲一王晓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园林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