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湖泊水处理用柔性围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567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河道湖泊水处理用柔性围隔,包括呈方环形的围隔幔、四块长条形的浮体、四块长条形的配重块,浮体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一排种植孔,种植孔中种植有水培植物,围隔幔的顶部安装有矩形的上边框,围隔幔的底部安装有矩形的下边框,浮体通过卡扣和螺丝安装在上边框上,并且四块浮体围合成矩形的浮体框,相邻两块浮体连接的拐角处安装一组升降式固定机构,配重块通过卡扣和螺丝与下边框连接固定,并且四块配重块围合成矩形的配重框。有益效果是:在浮体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开设一排种植孔,在种植孔中种植水培植物,利用水培植物的枝叶来遮挡浮体,避免将浮体直接暴露在水面,从而提高园林中水面的美观性。

A flexible enclosure for water treatment of rivers and lak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湖泊水处理用柔性围隔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道湖泊水处理用柔性围隔。
技术介绍
江河湖泊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现在的城市建设为了给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常常临河、临湖建设园林,随着人流量的增加,导致江河湖泊中的生活垃圾大幅提升,使得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严重,进而造成诸如蓝藻水华、鱼类死亡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依靠水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的生态修复收到了广大生态学者和水处理专家的一致认可。然而每个江河湖泊的水体环境都是一个独特且非常复杂的生态系统,在进行整体的生态修复之前,需要在江河湖泊中选取多点进行实验,然后提供科学可行的整体的生态修复实施方案。在江河湖泊中选取多点进行实验时,主要要用围隔在水体中隔开一个单独的水域。然而现有的围隔顶部的浮体直接暴露在水面,造成园林中水面的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河道湖泊水处理用柔性围隔。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湖泊水处理用柔性围隔,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方环形的围隔幔、四块长条形的浮体、四块长条形的配重块,所述浮体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一排种植孔,所述种植孔中种植有水培植物,所述围隔幔的顶部安装有矩形的上边框,围隔幔的底部安装有矩形的下边框,所述浮体通过卡扣和螺丝安装在上边框上,并且四块浮体围合成矩形的浮体框,相邻两块浮体连接的拐角处安装一组升降式固定机构,所述配重块通过卡扣和螺丝与下边框连接固定,并且四块配重块围合成矩形的配重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湖泊水处理用柔性围隔,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方环形的围隔幔、四块长条形的浮体、四块长条形的配重块,所述浮体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一排种植孔,所述种植孔中种植有水培植物,所述围隔幔的顶部安装有矩形的上边框,围隔幔的底部安装有矩形的下边框,所述浮体通过卡扣和螺丝安装在上边框上,并且四块浮体围合成矩形的浮体框,相邻两块浮体连接的拐角处安装一组升降式固定机构,所述配重块通过卡扣和螺丝与下边框连接固定,并且四块配重块围合成矩形的配重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湖泊水处理用柔性围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培植物选用绿萝、常春藤、水竹、吊竹梅、虎耳草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湖泊水处理用柔性围隔,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的横截面呈“凸”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湖泊水处理用柔性围隔,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向上凹陷的第一卡槽,所述配重块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二卡槽,所述卡扣呈“几”字形,所述卡扣的一面设置有第三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权余一俞佳音王哲一王晓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园林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